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潘洗塵和他的詩歌黃金時代

2020-08-06 14:17:41姜紅偉
北方文學 2020年13期
關鍵詞:大學生

姜紅偉

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大學時代無疑是他最美好的黃金歲月。對于大學生詩人潘洗塵來說,20世紀80年代則是他的詩歌黃金時代。

在那個詩歌黃金時代里,潘洗塵憑借自己橫溢的才華、出色的才干、出眾的才智、優秀的才能、激揚的才情,創作詩歌,組織社團,舉辦詩展,組建學會,創辦刊物,編輯詩集,出版詩集,撰寫評論,舉辦詩會,串聯演講,在中國高校詩壇上書寫了一段又一段輝煌歲月,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傳奇佳話,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精彩樂章,成為了中國大學生詩歌史上的重要人物。正如著名詩歌評論家謝冕評價的那樣:“潘洗塵在80年代很活躍,他的詩歌實踐在同代人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校園詩人中還是個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組織者。”

一、北斗文學社

潘洗塵的詩歌黃金時代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地點在哈爾濱師范大學。

1982年9月初,大學開學的日子。來自大慶市肇源縣第三中學的學生潘洗塵經過“過五關斬六將”的高考,順利成為了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八二級大一學生。

潘洗塵就讀的哈師大是黑龍江省的重點大學,不但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而且具有濃厚的詩歌氛圍。入學之初,潘洗塵就聽學長們介紹說,1978年,母校曾經成立過黑土詩社,并涌現出了李琦、賀平、駱中林、姚洪斌、范洵、魏宇光等一批熱愛詩歌的大學生詩人。

黑土詩社既是黑龍江省創辦最早、影響最大的詩社,更是中國新時期創辦最早、影響最大的高校詩歌社團之一。對此,潘洗塵深為母校的黑土詩社而驕傲。

1982年,堪稱是中國高校大學生詩歌的黃金時代元年。那時候,全國各地的大學校園詩情盎然,詩意濃烈,詩人輩出,詩社成批,詩會盛開,詩作連篇,詩刊林立,形成了一種蔚為壯觀的“全國高校一片詩”的罕見景象。

哈師大也不例外,詩情蕩漾。而對于自幼喜歡文學、喜歡詩歌寫作的潘洗塵來說,更是一個幸運兒,因為他有幸趕上了一個詩歌的好時代。充滿詩意的哈師大,無疑對他產生了難以抗拒的誘惑。置身于這個難得的詩歌黃金時代,置身在這座既盛開著丁香花,又蕩漾著濃烈詩意的大學校園,潘洗塵的內心深處頓時產生了如魚得水的美好感覺。

那時候,全國各地高校掀起了創辦大學生詩歌社團和文學社團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一波強過一波,并先后涌現出復旦大學復旦詩社、華東師范大學夏雨詩社、蘭州大學詩社等大批詩歌社團和文學社團。

而這股強大的社團浪潮,很快便波及到了潘洗塵的母校。在哈師大,和潘洗塵一樣喜歡詩歌的大學生燦若群星。其中,有名氣、有影響、有聲望的首推他的師兄、七九級學生李光武。經過他的倡議和組織,在大家的支持下,由七位中文系學生創辦的文學社團——北斗文學社成立了。

對此,李光武回憶說:“我和同學們創辦了母校哈爾濱師大當年唯一的文學社團——北斗文學社,被推舉擔任社長。記得文學社成立于1981年。之所以取名北斗文學社,一是源于《詩經》中《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北有斗,西柄之揭的詩句,又與歷史上著名的南社相對應,哈爾濱市地處北方,文學社初始倡建者為七人,故名北斗文學社。社長李光武、總編輯王愛中,最初成員劉榮升、楊樹軍、姜曉燕、付石林、王永巨,后來加入了潘洗塵、吳曉東等。文學社顧問是中文系教寫作課的王寶大老師。

“那時文學社的名氣日漸擴大,在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中雄踞北方。文學社的同學們熱情如火,風華正茂,志同道合,視詩歌為生命,又各有所長,能寫能編能畫能張羅,組織了許多詩歌創作、研討、講座和作品展出活動。詩歌板報展出一般在中文系和校圖書館舉行,版面很大,文圖精美,吸引了校內外師生前來圍觀。另外,系、校黑板報、校報、校廣播站和校外的文學刊物等也是詩歌發表園地。記得當時好像還編過油印的《北斗》詩歌刊物。詩歌是一代人生命怒放的花朵,使80年代的春天沸騰了。這青春的記憶成了我們人生寶貴的財富。”

在北斗文學社中,盡管潘洗塵的年紀最小、年級最低,但是,卻既有組織統籌才能又有溝通協調能力,因此,深受師兄們的信賴。

創社元老陸續畢業以后,文學社的重擔便落在了潘洗塵的肩上。擔任了北斗文學社主編的潘洗塵不負眾望,勵精圖治,帶領廣大文學社員,勤奮創作,發表佳作,舉辦詩會,將北斗文學社辦得風生水起,風起云涌,最終辦成了在國內高校詩壇最有實力、最有影響、最有名氣的文學社團之一。

二、 《六月,我們看海去》

加入北斗文學社之后,潘洗塵的詩歌創作激情被徹底點燃了。

大約是1983年3月的一天深夜,在他居住的218寢室,潘洗塵的靈感突然之間迸發出來,詩興大發的他急忙找出紙和筆,趴在床上,奮筆疾書,僅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寫出了一首題為《六月,我們看海去》的詩作。

這首詩運用“惠特曼式”的長句式,洋洋灑灑地書寫了一位青年向往大海,向往自由,向往未來的理想,表達了一代青年人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是一首充滿了正能量的詩歌佳作。

看海去看海去沒有駝鈴我們也要去遠方

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們的身上和臉上

像小時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嚀我們早已遺忘

大海啊大海離我們遙遠遙遠該有多么遙遠

可我們今天已不屬于童稚屬于單純屬于幻想

我們一群群五顏六色風風火火我們年輕

精力旺盛總喜歡一天到晚歡歡樂樂匆匆忙忙

像一臺機器迂回于教室書館食堂我們和知識苦戀

有時對著臟衣服我們也嘻嘻哈哈發泄淡淡的憂傷

常常我們登上陽臺眺望遠方也把六月眺望

風撩起我們的長發像一曲《藍色的多瑙河》飄飄蕩蕩

我們我們我們相信自己的腳步就像相信天空啊

盡管生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響

……

1984年5月,潘洗塵的好友、黑龍江大學中文系80級學生、冰帆詩社社長楊川慶讀到了這首詩,當即拍案叫絕,決定在他主編的詩歌刊物《冰帆》創刊號上發表。

1984年5月,《冰帆》創刊號刊發了潘洗塵的《六月,我們看海去》。由于這首詩朗朗上口,充滿詩意,受到了大學生讀者的一致好評,從此不脛而走,在省內外校園流傳開來。

對于這首詩作,潘洗塵是這樣回憶創作過程的:“《六月,我們看海去》的寫作時間是1983年初,那時我雖然還從未真正地見過大海,但內心深處卻早已被海水和波濤填得滿滿的了;像我們這個年紀的八十年代的大學生,就有自己的單純、樂觀、渴望時代的暴風雨沖擊的特點。這樣,我就力爭準確地表現它。在創作這首詩時,我著力刻劃當代大學生的樂觀向上的情緒。由于它準確地反映了這一時代大學生的特點,引來了讀者來信四百余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進行了播送。”

1984年8月,著名詩人林子在讀了他的這首詩后,欣然撰寫了評論。在評論中,林子寫道:“潘洗塵的《六月,我們看海去》,由于準確地把握住了自我,從而較自如地塑造出了‘這一個所代表的充滿青春活力的群像;這首詩在表現形式上也頗具特色,借鑒了國外詩歌中某種形式,以多層次的重疊句,形成了旋風式的基調,使人感受到一唱三嘆的音樂美。”

而有關潘洗塵和《六月,我們看海去》的更多好戲,從此便接二連三地登場。

1985年1月,在遼寧省沈陽市文聯創辦的《詩潮》創刊號上,潘洗塵的這首佳作被選登在醒目位置。1985年1月,新疆自治區石河子市文聯創辦的詩歌雙月刊《綠風》第1期轉發了潘洗塵的這首《六月,我們看海去》,從而使這首詩在詩歌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那一年,《綠風》詩刊舉辦了“奔馬獎”評選活動,《六月,我們看海去》最終獲獎。

《綠風》“奔馬獎”是潘洗塵在他的詩歌黃金時代里榮獲的第一個詩歌獎項。正是因為這次獲獎,使潘洗塵在中國詩壇上開始嶄露頭角。

三、《中國當代大學生詩選》

在中國高校大學生詩壇上,潘洗塵堪稱是一位創造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因為他不但是一位優秀的大學生詩人,而且還是一位優秀的大學生文學社團領袖,同時更是一位優秀的詩歌編選者。

那時候的中國高校詩壇,正是大學生詩歌黃金時代的開啟之年。全國各地高校,從七七級至八三級,大學生詩人輩出,在客觀上形成了一個大學生詩人群體,他們創作發表了大量優秀詩歌作品,在高校內外掀起了一場大學生詩歌運動。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縱觀全國高校詩壇,卻沒有一本收入各地大學生優秀詩歌作品的選集。

在寫詩、辦刊之余,潘洗塵十分關注全國各地高校大學生的詩歌創作現狀。面對風起云涌的大學生詩歌創作熱潮,置身大學生詩歌創作現場,縱觀精英薈萃的大學生詩歌創作群體,作為在場者的潘洗塵覺得很有必要編選一本全國高校大學生詩人作品選集,展現全國高校大學生詩歌優秀成果,推動全國大學生詩歌創作。

1983年4月,潘洗塵獨自開始了編選全國性大學生詩選這項工作。由于此前沒有一本類似的詩選供他參考借鑒,因此,給他的編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為了編好這本詩選,潘洗塵采取了多種方法。第一種是到學校圖書館閱覽室里翻閱全國各地出版的文學報刊,從中收集整理各地高校大學生詩歌作品。第二種是給全國各地高校文學社團和詩歌社團寄去征稿啟事,接收各地大學生詩歌作者的投稿。

潘洗塵編選全國高校大學生詩歌選集的計劃,不但得到了全國各地高校大學生詩歌作者的支持,在短短的三個月內收到了全國各地各種類型大專院校的500多名作者的幾千首詩作。

1985年8月,由潘洗塵選編,并以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北斗文學社、北方文藝出版社編輯部合編署名的《中國當代大學生詩選》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了。這本《中國當代大學生詩選》收入了葉延濱、于堅等74位作者的140首詩作,暢銷全國各地高校,受到了廣大青年詩歌讀者尤其是大學生詩歌讀者的好評。

《中國當代大學生詩選》是中國百年新詩史上出版最早,影響最大的全國第一部大學生詩歌選集,它的問世不但填補了中國新詩史上沒有大學生詩歌選集的空白,而且還引領了全國各地出版社出版了《中國當代校園詩歌選粹》《開放的天空——最新中國校園詩歌選萃》《再見20世紀——當代中國大陸學院詩選(1979—1988)》《中國當代大學生優秀文學作品賞析》詩歌卷(上、下冊)《當代大學生抒情詩精選》《秋葉紅了——校園詩人詩選》《當代大學生詩選》《中國大學生詩選》《最新當代大學生詩選》《中國當代大學生百家抒情詩》等一批優秀大學生詩歌選本,為中國高校詩歌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作為編選全國高校大學生詩歌作品選集的始作俑者,應該說,潘洗塵為中國高校詩歌的發展繁榮立下了汗馬功勞,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開放在校園里的詩花》

潘洗塵在寫作詩歌的同時,更注重詩歌評論工作。由于長期從事寫作和研究大學生詩歌,他產生了評述全國高校大學生詩歌創作現狀的想法。

1983年5月,在和好友、黑龍江大學楊川慶聚會的時候,兩個人聊起了當代大學生詩歌創作的成就和問題,不約而同地產生了寫一篇全景式評論大學生詩歌創作現狀的念頭。于是,兩個人決定合作完成這篇評論大學生詩歌創作的文章。

在這里,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潘洗塵的這位好友楊川慶。他是黑龍江大學中文系80級學生,時任黑大中文系學生會宣傳部長,冰帆詩社社長兼《冰帆》詩刊主編。自1980年開始,楊川慶便陸續在《人民日報》《丑小鴨》《黑龍江日報》等四十余家報刊發表詩歌、小說等作品百余首(篇),個別篇章被選入《全國大學生優秀作文選》《中國當代大學生詩選》等權威選本,是黑龍江大學生詩壇的領軍人物。

由于兩個人對大學生詩歌現狀了如指掌,因此,這篇文章很快便完成了初稿。經過半年的修改,當年年末完成了定稿。

這篇題為《開放在校園里的詩花——漫談我國近年來的大學生詩歌創作》的文章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1979年至1981年的反思階段:走出噩夢,對歷史和現實進行嚴峻的思索”。第二部分是“1982年至1983年的嘗試階段:走向生活,表現新時代的新節奏”。對近年來的大學生詩歌創作,進行了比較全面而不乏深度的分析和評介。

1984年年初,他們將這篇文章寄給了當時在全國文藝評論刊物中影響極大的甘肅《當代文藝思潮》編輯部。

當年3月,該刊編輯收到此文后,深表贊賞,很快地發表于該刊當年第3期。

《開放在校園里的詩花》堪稱是中國高校大學生詩歌史上第一篇公開發表的有關大學生詩歌創作的評論文章,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該文在《當代文藝思潮》1984年第3期發表后,不但在高校大學生詩歌愛好者中引起了熱烈好評,而且還受到了國內詩歌評論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五、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聯展

1984年,洶涌澎湃的大學生詩潮席卷全國各地高校。盡管黑龍江偏居東北,但依然深受這股詩潮的影響,大學生詩歌寫作呈現出星火燎原的態勢,遍及全省各高校,并先后涌現出一批大學生詩人。

面對黑土地上涌動的勢不可擋的大學生詩潮,思想敏銳的潘洗塵審時度勢,順應潮流,頓時產生了在全省發起舉辦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征文的念頭,通過征文形式,全面了解全省大學生詩歌創作現狀,凝聚全省大學生詩歌創作力量,激發全省大學生詩歌愛好者投入到大學生詩歌創作中,共同為繁榮中國高校大學生詩歌創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了組織好這次征文活動,潘洗塵精心策劃了方案,并向哈師大、黑龍江省高教局、黑龍江省學聯進行了匯報,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同時,聘請了著名詩人、作家關沫南、黃益庸、陳昊、梁南、陸偉然、肖英俊、中流、巴彥布、聶振邦、章華以及省學聯秘書長于曉鋒擔任顧問。1984年3月,潘洗塵起草了舉辦全省大學生詩歌征文活動的征稿啟事,散發到全省幾十所大專院校。

經過一個多月的征稿,潘洗塵收到了來自全省各地大學生詩歌愛好者寄來的幾百首詩作。經過精挑細選,最終入選了19所大學中77位大學生的詩作100余首。

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征文活動的舉辦,在全省高校大學生中引起了熱烈反響,好評如潮。這次征文活動,展現了全省大學生詩歌創作實力,發現了一批有才華的校園詩人,促進了全省大學生詩歌創作,成為了黑龍江省高校詩歌史上的重要事件。

1984年5月,由黑龍江省學聯詩展籌委會主辦,由潘洗塵主編的《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聯展(作品專輯)》以油印的方式編印出版,印發全省各高校大學生詩歌作者,成為了一本在黑龍江高校詩歌史上十分珍貴、十分重要的大學生詩歌史料。

六、 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

1984年夏天,面對全國各地風起云涌的大學生詩歌創作潮流,為了推動黑龍江大學生詩歌創作,繁榮和發展大學生校園詩歌,潘洗塵產生了創辦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的想法。對此,黑龍江團省委學校部和省學聯給予了大力支持,決定由他牽頭組織成立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經過潘洗塵聯合其他院校大學生詩人的緊張組織籌備,中國第一家高等院校大學生詩歌愛好者組織——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于1984年8月正式宣告成立。會長由于曉鋒擔任,關沫南、黃益庸、李北開、陳昊、滿銳、陸偉然、劉暢園、林子、中流、肖英俊、巴彥布、章華、聶振邦擔任顧問。

潘洗塵擔任理事長,許寶健、蘇顯鐘、張可夫、陸少平任常務理事,理事則由各校分會負責人擔任。

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成立之后,在潘洗塵的主持下,舉辦了全省大學生詩歌朗誦會,創辦了大學生詩歌刊物《大學生詩壇》,組織了全省大學生會員創作詩歌,全省大學生詩歌呈現出熱火朝天、風生水起的景象。

1984年金秋時節,《綠風》詩刊社在對國內群眾性青年詩歌社團調查后,組建了“國內群眾性青年詩歌社團聯絡中心”。由于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和潘洗塵名聲在外,影響甚大,《綠風》詩刊在1985年第1期開設的“虹橋”專欄上刊登了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的名錄,向全國廣大詩歌愛好者進行了推介,從而使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揚名全國各地高校。

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是中國高校詩歌史上最早成立的大學生詩歌組織,它的成立,不但是黑龍江高校詩歌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也是中國高校詩壇的一件大事,在各地高校引起了巨大反響。受此影響,全國各地高校先后涌現出重慶市大學生聯合詩社、福建大學生詩歌學會、上海大學生聯合詩社、中國大學生詩歌協會籌備會、中華全國高校文學聯合會、成都大學生詩歌聯合會、湖北武漢高校詩歌聯合會、湖南省高校文學社團聯誼會、湖北省大學生詩歌學會、甘肅省大學生文學協會、河北省大學生詩歌學會、山西省大學生詩人協會、上海市高校詩人聯合會、四川省大學生詩人聯合會、江西省大學生詩歌聯合會、沈陽大學生詩歌聯誼會等大批跨校的大學生詩歌組織,有力地推動了全國大學生詩歌創作。

七、 《大學生詩壇》創刊號

黑龍江省大學生詩歌學會成立之后,當務之急便是創辦詩歌學會的會刊。而如何辦好這本詩歌刊物,便成了潘洗塵絞盡腦汁冥思苦想的一件大事。

他想得最多的問題,便是:是辦成地方性的大學生詩歌刊物,還是辦成全國性的大學生詩歌刊物?

此前,盡管全國各地高校涌現出復旦大學的《詩耕地》、華東師范大學的《夏雨島》、中國人民大學的《七色虹詩刊》、蘭州大學的《同代》、云南大學的《高原詩輯》、成都科技大學的《第三代人》、安徽師范大學的《江南詩刊》、西南師院的《五月詩刊》、延邊大學的《天池詩刊》、北京師范大學的《雙桅船》、吉林大學的《北極星》、福建師范大學的《南十字星》、北京大學的《啟明星》、黑龍江大學的《冰帆》、浙江湖州師專的《遠方》、武漢大學的《浪淘石》等各種詩歌刊物,但是,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的詩歌刊物卻從來沒有一本,而面向全國各地高校征訂、出版的鉛印的大學生詩歌刊物,更是不曾有過。

潘洗塵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大學生詩歌社團領袖。在他心里,“要辦就辦國內第一家大學生詩歌刊物,要辦就辦國內第一流大學生詩歌刊物”成為了他的信念。

他的想法很快便得到了黑龍江省學聯領導的大力支持,授權他主編這本名為《大學生詩壇》的大學生詩歌刊物。

在籌備刊物創刊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里,潘洗塵整天奔忙著。他給全國各地高校大學生詩社郵去了征訂函,他給各地高校大學生詩人寫去了約稿信,并和責任編輯、哈爾濱師專中文系的大學生詩人蘇顯鐘一起審閱全國各地成千上萬份的大學生詩歌來稿和信件。

對于他主編《大學生詩壇》這本刊物,滿銳、巴彥布、何鷹、林子、葉延濱等中青年詩人給予了大力支持,紛紛寫來祝賀信件,寫來評論文章,支持潘洗塵辦好《大學生詩壇》。

1984年8月,經過潘洗塵辛辛苦苦的主編,經過省內外大學生詩人的鼎力相助,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本大學生鉛印詩歌刊物《大學生詩壇》創刊號出版問世了!

《大學生詩壇》創刊號共計開設了十二個欄目,發表了全國各地高校大學生詩歌作者的百余首詩作。

《大學生詩壇》的問世,在中國詩歌史上創造了三項記錄。第一項記錄:該刊是自1907年中國有新詩以來第一家專門為大學生讀者創辦、專門發表大學生作品的詩歌刊物;第二項記錄:該刊是自1907年中國有新詩以來第一家由大學生詩人主編的詩歌刊物;第三項記錄:該刊是自1907年中國有新詩以來第一家面向大學生公開發行的鉛印詩歌刊物。僅此三項記錄,就足以說明《大學生詩壇》當之無愧是中國新詩史上大學生詩歌“第一刊”。

1984年8月,《大學生詩壇》創刊號出版發行。印數高達1萬冊,發行全國各地高校,立即在大學生詩歌愛好者中引起巨大反響,并迅速擴大到整個詩歌界,成為了1984年詩壇最轟動的新聞事件,主編潘洗塵因此成為1984年大學生詩歌界乃至全國詩壇的新聞人物。《大學生詩壇》的創辦,不但對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創作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且還在全國各地高等院校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大學生詩歌愛好者創辦詩報、詩刊“大地震”,從而將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創作推向了中國有新詩以來的最高潮,使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壇形成了詩人眾多、佳作眾多、詩社眾多、報刊眾多、詩集眾多、詩會眾多的壯觀景象,并最終有力地促進了后來中國當代新詩的發展和繁榮。

可惜的是,由于種種原因,《大學生詩壇》僅僅出版了一期,創刊號成了終刊號。但是,憑借這期《大學生詩壇》眾多的發行量、廣泛的覆蓋面、巨大的影響力和其中刊登的潘洗塵代表作《六月,我們看海去》的感染力,潘洗塵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很快傳遍了全國高校大學生詩壇,使其成為了20世紀80年代最有影響、最有名氣、最有威望、最有成就的全國大學生詩歌領袖人物之一,開創了一個屬于潘洗塵的大學生詩歌黃金時代。

八、《多夢時節》

盡管,《大學生詩壇》停刊了,但是,身為主編的潘洗塵卻依然堅持著自己推動大學生校園詩歌創作的夢想。

1985年初的一天,在宿舍里翻閱全國各地大學生寄來的詩歌作品,他再次萌發了編選一本中國當代大學生校園詩人抒情詩選的想法,作為《大學生詩壇叢書》出版。然而,由于當時的詩集出版存在著極大的難度,因此,潘洗塵決定自費出版這本書。

對于一個農村家庭出身的窮學生來說,想要自掏腰包作出版費用,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潘洗塵毅然決然地決定采取兩種方法實施自己的計劃:一邊靠預訂的書款,一邊靠自己的稿費。通過雙管齊下,潘洗塵湊齊了出版詩選的費用,交給了印刷廠。

1985年7月,由潘洗塵主編,他的好友蘇顯鐘擔任責任編輯的當代大學生校園詩人抒情詩選《多夢時節》出版了。

對于《多夢時節》的編選工作,著名詩歌評論家謝冕給予了高度關注和鼎力支持,并應邀擔任了特約顧問。6月10日,他以寫信的形式為《多夢時節》一書撰寫了序言:

洗塵同學:

《多夢時節》的出版,是一種力量的呈現。謹致祝賀。

在新詩潮的海平面上,年青的校園詩人揚起了片片白帆!它們無拘無束地在海上滑行沖擊,其勇敢而自由的姿態令人羨慕。

新詩潮快節奏的演進,展示了詩歌發展的生機。它作為多元藝術的匯聚,其中誕生于校園的詩歌提供了最具活力、最富于變革精神的范例。

校園詩歌對于中國新詩發展的貢獻,值得我們久遠紀念的,是當年受到聞一多、朱自清等先生支持的以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為中心的校園詩人們。他們為新詩適應新的時代作出的創造性的調節, 為中國新詩向著世界現代詩歌的推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我在你們身上看到了他們精神的延續。當然,你們是屬于我們這個值得驕傲的時代的。你們屬于今天。

對于編選《多夢時節》的過程,潘洗塵在《后記》中寫道:

《多夢時節》終于問世了。

說心里話,就我個人各方面的精力所限,完成這件工作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所追求的事業又歷史地把我逼到了這一步,這就是說,我幾乎是身不由己。

感謝我們所熱愛和信賴的謝冕老師。要知道,我們是絕不會把感情輕易獻給誰的。

……

希望這本書能引起理論界的重視,我相信該書必定為研究中國當代校園詩創作起到資料性、文獻性作用。

《多夢時節》出版后,再一次轟動了全國高校大學生詩壇,購者如云,讀者如潮,不但沒有讓潘洗塵“虧本”,而且還小小地賺了一筆“辛苦錢”,最后和同學們在小飯店里分享了。

九、? 《多情的天空》和《歷程》

1985年,是中國高校大學生詩歌集出版的黃金年。在這一年里,程寶林出版了國內第一本大學生自費詩集《雨季來臨》,蘇歷銘和楊榴紅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男女大學生詩歌合集《白沙島》等等。

而作為潘洗塵來說,這一年,應該被命名為“潘洗塵詩集出版年”。

熟悉20世紀80年代詩壇的人,都知道,在那個年代,出版一本詩集,對于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來說,是一件多么難的事。

而潘洗塵卻是幸運的,他的幸運之處在于,他的母校哈師大不但公費為他出版了第一本詩歌與詩歌評論合集,而且還支持他自費出版了詩歌集,從而使潘洗塵成為了20世紀80年代出版詩集最多的大學生詩人。

自1982年開始詩歌寫作至1985年,在短短的四年時間里,潘洗塵的詩歌創作和評論寫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后在《詩潮》《綠風》《青年詩人》《青年文學》《文學青年》《青春》《詩林》《當代文藝思潮》《文藝評論》等刊物發表了一百余首詩作和十余篇詩評,其報告文學《位卑未敢忘憂國》及其續篇榮獲黑龍江省1984年“五四”征文一等獎,從而成為了哈爾濱師范大學在詩歌創作上取得成就最大、影響最大的學生。

為了獎勵潘洗塵在詩歌創作和評論寫作上取得的成就,激勵全校學生,哈師大決定為潘洗塵出版一本詩歌和評論合集《多情的天空》。

就這樣,1985年6月,潘洗塵的第一本詩歌作品與詩歌評論合集《多情的天空》出版了。

潘洗塵的《多情的天空》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本由高校為大學生出版的詩作詩評作品集,薈萃了潘洗塵的詩作31首,詩歌評論文章7篇。由于潘洗塵的名氣在當年的高校大學生詩壇已經如日中天,《多情的天空》出版之后,不但在哈師大校園乃至全省各地高校引起了巨大轟動,而且在全國高校也引發了“搶購”熱潮,三千冊詩集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便被“一搶而光”。

俗話說,好事成雙。而對于潘洗塵來說,自費出版詩集《歷程》則是他的另外一件好事。

1985年8月,潘洗塵采取“眾籌”的方式,通過向全國各地高校大學生詩歌愛好者征訂來的預訂款,自費出版了第二本詩集《歷程》。這本《歷程》作為“中國當代青年詩人叢書”,由青年詩人渭水主編。在這本詩集中,收入了潘洗塵近作16首。對于這本詩集,著名詩歌評論家謝冕撰寫了精彩的序言,對潘洗塵的詩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結? 語

1986年7月,潘洗塵從哈爾濱師范大學畢業了,結束了他的大學時代,同時,也結束了他的詩歌黃金時代。

責任編輯? 喬柏梁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今日農業(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06
國際大學生節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學生之歌
北方音樂(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大學生實習“注水”誰之過
教育與職業(2014年7期)2014-04-17 18:46:57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中國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
媽媽背出來的大學生
中國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91九色最新地址| 伊人中文网|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天堂av综合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伊人天堂|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爽爽视频| 91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亚洲激情区|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igao国产精品|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久草视频中文|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久久永久视频|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高清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黄片在线永久|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色婷婷成人|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国产视频入口|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 日日拍夜夜操|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熟女视频91|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观|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欧美| 国产精品视屏| 97se亚洲|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99久久99视频|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