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平
摘 要:農村高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主要是老齡化、工作量大、外出學習機會缺乏、專業指導不足等,而改變現實困境的策略和思路應圍繞搭建專業發展平臺、加強培訓、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年輕教師等展開。
關鍵詞:農村;高中教師;專業困境;策略
農村高中教師作為教師的主體,其專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成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把農村高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農村高中教師的專業發展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文試圖從多方面探討農村高中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困境,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和思路。
一、農村高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
1.教師數量不足,老齡化嚴重
通過我實地調查走訪的幾所農村高中學校來看,農村高中教師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由于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師學歷要求的不斷提高,所以極大地限制了新教師的來源。據調查顯示,農村高中老教師仍然占主導地位,因此一部分新教師無法取代他們。
2.教學工作量大,外出學習機會少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發展,農村高中教師在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下已經身心俱疲,加上教育主管部門不定期的教學常規檢查,使農村高中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極為艱難,要提高自己的學歷更是舉步維艱。因此,許多農村高中教師只能應付教學工作,沒有外出的學習機會。
3.工作環境簡陋,發展條件有限
新課程改革要求農村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多地使用多媒體,以提高教學質量。農村高中教師大多不能及時地改變教學觀念,對多媒體教學也是漠不關心。對于年青的農村高中教師來說,他們也有希望利用多媒體來提高教學質量的強烈愿望,但是當他們上課時教室里除了普通的黑板什么都沒有。惡劣的工作環境使農村年青的高中教師灰心喪氣,從而影響了他們對工作的熱情。
4.沒有“吹哨人”,身邊缺乏專業的指導
農村高中各學科的骨干教師供不應求,大部分老師缺乏專業的引導,無法評價一堂課的優缺點,更不能講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農村高中教師由于水平相同,沒有“吹哨人”,所以沒有教研活動的動力。雖然農村高中進入了課程改革,但課堂教學仍是老一套,教師的教學模式并沒有改變,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5.科研創新熱情滯后
農村高中教師的科研創新積極性滯后,大部分科研活動以評優秀或評職稱為目的,很少有教師真正有意識地從事教學和科研活動。農村高中教師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維并且很難改變,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他們很難適應,甚至無法適應。
二、針對以上情況,為促進農村高中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以下策略和思路
1.搭建專業發展的平臺讓教師“勁舞”
面對農村高中教師專業沒有進步、沒有熱情的現實狀況,首先要實施教師素質的提升工程,促進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的合作,如:組織縣重點中學的優秀教師開展送教下鄉活動,解決農村信息閉塞、缺乏溝通、教學任務繁重的困難,并讓他們及時、準確獲得各種各樣的先進的教育教學信息。其次,建立農村學校之間的教研網絡,實現教研互動。再次,定期舉辦農村高中教師基礎教學技能大賽,并提高獲獎比例,以增強榮譽感,促進農村高中教師專業的發展。
2.加強教師培訓
為了提高農村高中教師的專業素質,應重視各門學科的骨干教師和普通教師的培養。培訓內容與各門學科專業對口,力求簡明實用。要解決農村高中教師普遍面臨的問題,在觀念和教育思想上給予新的啟示,在技術上給予專業指導。認真落實培訓工作,杜絕舞弊現象。各學校應該選送骨干教師或者教研組長參加相關培訓,使他們成為教育和科研的骨干力量,以提高農村高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
3.制定優惠政策,拓寬教師來源和渠道,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年輕教師,鼓勵教師到農村任教
合理優化和平衡配置教師資源,建立很多優惠條件,如:提供教師公寓、發放山區津貼等來吸引大多數優秀畢業生或有經驗的青年教師到農村任教,優化農村教師結構,提高農村高中教師的整體戰斗力。
4.以人為本,激發活力
要突出校長和教師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校長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教師的活力。按崗位的設置,根據實際需求,依據公開招聘、平等競爭和擇優聘用的原則,在平等自愿和共識的基礎上,學校和教師應當簽訂勞動合同,明確崗位職責、工作目標、任務和相應的工作報酬。在就業期間,完善教師工資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實施優秀教師優先分配政策,對在教學和管理工作中有顯著業績和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相對優惠的績效工資或獎勵。農村高中要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的正確導向,將教師教育科研的態度、能力、取得的成果等納入教師的年度考核,并且和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績效工資的考核掛鉤,學校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加大其權重,從而有效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覺從事科研教育。
總之,要促進農村高中教師專業的發展,有必要轉變思想,加強理論學習,引進新的教育觀念,構建起適應農村高中教育教學的研究模式,創建一個新形勢下農村高中教育和教學研究的新局面。
注:本文為嘉應學院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2018年度研究課題的成果。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