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霞
摘要:將計算機技能大賽融入“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以賽促學。通過競賽,學生的技能素養、職業素養,人文素養有所提升;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有所提升;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案例,為教材建設和教學內容改革提供了資源;豐富了過程考核的形式,更能體現高職教育教學的特色;更新了教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教學相長。文章從微觀角度研究高職技能競賽活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技能競賽;技術技能型人才;計算機基礎;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20)07-90-03
0引言
高職教育主要培養具有職業精神、高素質、全面發展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層次與類型多、項目設置豐富、比賽形式靈活多樣,對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計算機基礎”是一門突出技能培養的公共基礎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處于基礎地位,是最能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課程之一。從2013年開始,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全校性的技能大賽,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目的。
通過幾年的技能競賽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積累了一些經驗。如限定主題,讓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品作為項目考核的評分依據,能更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等。技能競賽活動也存在很多問題,如職業素養的培養該如何融入到技能競賽中尚沒有成熟的做法,開放式的考核形式使得個別的學生上課不認真,抱有“反正不考試,可以蒙混過關”的想法,對競賽作品的評價學生參與度較低等等。
1概念界定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現代職業教育要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高職院校需要產學研密切合作,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加強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結合我院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職業素養、技能素養“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將本研究中涉及到的術語做以下說明。
1.1技術技能型人才
技術型人才又稱工藝型、執行型人才,是指在生產第一線工作現場從事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工作,將設計、規劃、決策變換成物質形態或對社會產生具體作用的一類人才。通常稱為“中間型”或“橋梁型”人才。按照不同的類型和層次,分別由不同層次的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培養。其中能將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用來進行具有較高智力含量的創造性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主要由高職教育來培養。
技能型人才又稱技藝型、操作型人才,也是指在生產第一線工作現場從事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工作的一類人才。他們與技術型人才的主要區別在于主要依靠操作技能進行工作。
1.2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識和由這些知識內化成的人文精神,具體表現為人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心理素質、人生態度、道德修養等豐富的精神世界。人文素養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綜合表現,也是一個現代人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
1.3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包括職業精神和職業能力。職業精神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能動地表現自己所形成的一種內在的精神動力,它是以職業理想為前提,以職業道德為支柱,以敬業奉獻、自覺承擔職業責任為核心的職業價值觀和態度。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
1.4技能素養
技能素養是指在某一專業領域,學習者通過學習、訓練和實踐,逐漸形成的專業操作技能和解決專業問題的思維能力。
2計算機專業技能競賽活動的現狀、成果及問題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從2008年開始舉辦,項目設置豐富、比賽形式靈活多樣,其中高職組計算機類技能競賽活動有辦公自動化應用技能競賽、程序設計競賽、計算機網絡組建與安全維護競賽等。競賽項目側重基本設計和實際測試等環節,主要培養實際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大部分賽項都包含讓學生自由發揮的部分,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
技能大賽分為國賽、省賽和校賽。每一賽項都有具體的賽項規程,校賽以省賽為參考依據,省賽以國賽為參考依據,無論校賽、省賽還是國賽,都有專門的大賽組委會、執委會等組織部門負責大賽的具體組織和實施過程,包括報名、比賽、評分、頒獎等環節。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創新,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規模和影響力逐年增大,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通過技能大賽,促進教育與行業、學校與企業緊密合作,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新機制、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建立人才培養方案與職業標準的對接機制,同時展現了職院師生的風采。技能大賽已成為促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
技能競賽活動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1)技能競賽活動沒有面向全體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是少數優秀的學生,大多數學生與競賽無緣,在一定程度上有失教育公平。
(2)技能競賽活動并沒有立足本校實際,與常規教學結合不夠緊密。為了能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以國賽、省賽的賽項章程為依據展開訓練,并沒有很好的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甚至購買昂貴的實訓設備,但在實際教學中用的很少,沒有實現技能大賽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目的。
(3)技能競賽活動如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需進一步研究。通過參加國賽、省賽,使部分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人文素養有所提高,如何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參加技能競賽獲益,促其全面發展,還需各校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技能大賽為抓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應理性看待技能競賽活動的作用,技能競賽是促進職院學生發展的重要平臺,也是職院學生的重要經歷,但不是職業教育的全部。如何讓技能競賽活動服務人才培養、與本校實際相結合,融入日常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需要展開深入研究。
3我院舉辦計算機技能大賽的情況
3.1我院計算機技能競賽的組織及實施過程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職業崗位定位是各行各業的信息處理工作。所以要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工具對信息加工與處理,提高學生對于公共事務的信息化處理能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全校性的技能大賽,根據不同學期不同時段學習內容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比賽項目,將技能大賽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近兩年的賽項有電子手抄報大賽、求職簡歷制作大賽、幻燈片制作大賽等。競賽通常指定三到四個主題,例如我的專業我的夢、我愛我家、科技改變生活、舌尖上的家鄉等,通常會制定詳細的技術要求,參賽對象為全院大一學生。競賽作品的評審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
初賽:由任課教師在課堂上組織選拔,推選優秀作品,每班按照人數比例推選出優秀作品。
復賽:將各班選出的優秀作品進行編號,全體任課教師根據技術要求及評分標準,以投票的方式評選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一等獎進入決賽。
決賽:獲得一等獎的10名學生在學院的報告廳展示自己的作品,主要說明自己作品的創意、設計思路、用到的技術技能,創意、制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根據學生的解說及作品的展示,評委進行打分,最終確定特等獎3人,一等獎7人。
學院對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學生頒發榮譽證書,給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的學生學分獎勵和一定的物質獎勵,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在學院官網展示。
3.2取得的成績
(1)通過競賽學生的技能素養、職業素養,人文素養有所提升。讓學生自己創意完成作品,從構思、設計、收集素材、制作完成作品到展示作品的全過程,都是學生自己主動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到解決具體的問題中,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同時,守時、保持機房衛生,禮儀、語言表達、臨場發揮、應變能力、審美能力、責任感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2)通過競賽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有所提升。本課程采用項目化教學,對不同的項目設置不同的競賽題目,競賽的題目來源于學生的生活,貼近實際的工作任務,按照課程標準,教學案例的選取更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學生愿學、樂學,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整體效果好。
(3)通過競賽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案例,為教材建設和教學內容改革提供了資源。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教師自編的教材(微課版)。將競賽中選出的學生優秀作品作為案例寫入教材,告訴學生這些作品都是他們的同齡人創作的,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具有示范作用。同時,教材的可讀性強,可以很好的輔助學生的學習。
(4)通過競賽豐富了過程考核的形式,更能體現高職教育教學的特色。本課程在考核方式上有創新,采用過程考核,取消期末考試,學一個項目考核一個項目,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檢驗,根據考核結果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調整。考核形式也靈活多樣,有的項目采用上機考試考核,有的項目采用平時作業考核,有的項目采用競賽考核。通過競賽,可以展示學生的創意能力、制作水平、演講才能等,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考核。
(5)通過競賽更新了教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教學相長。在準備競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查找相關資料,了解計算機領域的新技術、新發明,了解辦公軟件的最新動態,對我院各專業學生畢業后所從事崗位所需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信息素養進行深入調研,才能制定出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實際工作任務的競賽題目。在競賽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和深厚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才能指導學生創造性的完成參賽作品。
3.3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1)競賽的影響力不夠。參賽對象為大一學生,沒有將比賽的熱情帶到全院學生中。在后續的競賽中,加大競賽宣傳力度,鼓勵全院學生參加競賽,通過參加競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對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還需進一步加強。競賽項目多為個人賽項,在后續的競賽中,應嘗試設置以小組為單位參加比賽的項目,在比賽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3)部分學生在完成作品時,態度不認真,有下載,拷貝等投機取巧的現象。在后續的競賽中,選擇更具有趣味性、實用性的題目,激發學生的參賽興趣,正面地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同時讓學生明白競賽作品的成績也是項目考核的成績,如果作假、抄襲,該項目考核成績為零,按缺考處理,沒有補考的資格,讓學生明白作假、抄襲的后果很嚴重。
4結束語
技能競賽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有促進作用,我院基于計算機基礎課程開展計算機技能大賽,對學生人文素養、職業素養、技能素養的培養產生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后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我們還將結合本院的辦學特色,進一步將技能競賽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學有所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希望本研究能為其他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