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杰
摘要: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在釋放企業經濟增長活力的同時,也使得更多企業進入市場,導致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企業管理一直是企業經營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科學合理的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于是,本文從生產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產品質量管理與市場營銷管理等多個視角出發,探究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方法,確保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企業管理;經濟效益;解決策略
如何科學合理地管理企業,如何綜合運用不同管理工具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是企業管理者一直以來關心的重要話題。近年來,市場化改革促使更多國內中小微企業進入市場,同時中國營商環境的改善吸引更多的國外企業在我國投資設廠,國內和國外的雙重壓力使市場競爭程度不斷攀升。如果企業無法科學合理地管理企業,很容易導致企業經濟效益的降低,長時間內還會迫使企業退出市場。因此企業管理者比任何時期都更加需要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的各個環節開展科學管理,確保企業經濟效益的穩中向好。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本文分別從生產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產品質量管理與市場營銷管理等多個視角出發,提出有助于改善企業管理水平的方法,期望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穩步提升的目標。
一、生產成本管理
(一)創新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大量實踐證明,技術創新所帶來的技術進步,確實是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第一生產力,是增加企業利潤的最根本動力。同時,市場中率先擁有先進生產技術的企業,不僅能夠在同樣的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產品,而且還能夠在生產同質量產品的情況下花費更少的生產費用,從而更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壟斷利潤。由此看來,企業要想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就必須重視對于先進生產技術的創新。具體而言,企業需要增加用于研發先進生產技術的資金投入力度,以保證生產技術創新過程的平穩開展;需要培育或引進一批高層次的研發人員,用于指導先進生產技術的創新過程。
(二)調整員工結構,減輕薪資負擔
目前,大部分企業普遍存在員工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即員工能力與職位要求不匹配,這會導致企業出現大材小用以及員工無法勝任更高層次工作內容的現象,進而阻礙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針對這種現象,企業管理層應該綜合考慮職位性質、員工能力與員工專業等因素,按照職位高低、職位工作內容、員工能力強弱與員工專業修養等內容分類,最終將每一位員工都分配進入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之中。此外,企業管理者需要建立明確的賞罰機制與員工淘汰機制,對于業績突出的優秀員工要給予豐厚的獎勵,鼓勵這些員工再創新高;而對于業績持續不達標的員工要采取減少薪資、降低福利待遇的方法給予警告;對于不思進取、工作態度敷衍的員工要及時將其從企業中淘汰出去,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助于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有助于減少企業的薪資支出。
(三)制定開支預算,避免浪費現象
企業在采購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或投資項目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資金浪費的現象,因此需要提前制定開支預算。開支預算的制定需要真實合理,需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主要包含企業近期需要購進的固定資產的價格以及企業在投資新項目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需要花費的金額。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以及項目投資評估部門制定的支出預算表需要經企業領導層審核通過,最后將審核通過后的支出預算表報財務部門備案。開支預算表的制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企業資金運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進而避免企業在采購過程與投資過程中的浪費現象或虧損現象。
二、人力資源管理
(一)培養優秀員工,帶動企業發展
人力資源是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它強調人才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作用,因此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尤其重視對于優秀員工的培養。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對員工定期開展培訓的方式,進而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也可以鼓勵各個部門內的優秀員工積極分享自身的工作經驗,進而提高部門內其他員工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校園招聘的方式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還可以通過獵頭公司舉薦的方式引進專業人才,從而不斷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匯聚專業人才。
(二)鼓勵員工創新,提高企業活力
具有創新思維的員工是企業最為寶貴的人力資源,也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企業管理者要積極鼓勵員工創新,提倡員工大膽試、大膽干,容納員工在創新探索過程中的小錯誤,對于創新成功的員工給予豐厚的獎金,不斷為促進員工創新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
(三)提高員工待遇,增加員工忠誠
企業管理者在培養與引進一批優秀人才之后,還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將這些優秀員工長期留在企業內部,如何發揮這些優秀員工對于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貢獻作用。歸根結底,優秀員工能否長期留在企業內部取決于他們是否能夠享受到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薪資待遇。因此,企業管理者需要提高這些優秀員工的福利待遇水平,在保障他們基本物質需求的基礎上兼顧他們能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同時對于表現突出的優秀員工給予升職獎勵,這樣的做法能夠讓優秀員工感受到個人價值得到尊重,從而自覺提升自身對于企業的忠誠度。
三、產品質量管理
(一)把控產品質量,提高市場信譽
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惠及我國十幾億人口,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本質變化,即由之前的追求更低價格轉變為如今的追求更高質量。因此,過硬的產品質量能夠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有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也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信譽度。企業需要在產品生產、運輸與銷售的各個環節,做到嚴格把控產品質量,不允許存在任何質量瑕疵的產品進入市場。
(二)設置監管部門,確保質量過關
為了進一步保證產品質量合格,企業管理者需要在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監管部門。監管部門的工作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兩點:一是監督產品生產人員、運輸人員和銷售人員的行為,監督他們不會為了自身利益而偷工減料、進而危害產品質量。二是監督產品的質量,具體就是監督部門人員需要在產品生產、運輸與銷售的各個環節,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盡可能確保每一件流入到消費者手中的產品都不存在質量問題。
四、市場營銷管理
(一)增加廣告投入,擴大企業影響
一直以來,廣告因其所具有的受眾面廣泛、傳播速度快、更加生動形象的優點,而被國內外企業廣泛使用,成為企業宣傳自身產品最重要的渠道。如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不斷豐富著廣告的表達形式,推動廣告行業發展至一個全新的階段。因此,企業管理者需要增加企業在廣告方面的資金投入,可以通過在機場、商場、地鐵站等人流密集區域租用廣告牌、贊助綜藝節目、在電視劇或電影中植入產品廣告等方式宣傳企業產品,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企業文化、熟悉產品信息。
(二)打造營銷隊伍,增加營業收入
企業除了可以借助投放廣告的形式宣傳產品信息之外,還可以通過借助專業的營銷人員推廣產品。比起廣告而言,營銷人員能夠深入消費群體之中,搜集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要,進而向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推薦適合他們的產品,從而能夠極大提高產品推銷成功的概率。此外,營銷人員還可以將收集到的消費者需要信息反饋給企業管理層,然后企業管理層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生產方案,從而能夠避免產品供給過多或者產品滯銷等問題的發生。
五、結語
本文在以上部分詳細介紹了企業管理者應該如何管控生產成本、積累人力資源、把控產品質量以及發展市場營銷的方法,這為企業管理者從生產成本、人力資源、產品質量與市場營銷等四個方面科學合理開展企業管理事務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價值,有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當然,以上內容是在大部分企業共同屬性的基礎上提出的,因此,不同類型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經營產品種類、經營管理內容、企業所有權性質等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管理方式,這樣才可以實現每個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亞如.人力資源培訓對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措施研究[J].商訊,2019(2):154.
[2]周曉明.試論新時期以企業管理提升煤礦企業經濟效益的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58+61.
[3]楊雪瑞.基于企業管理提升企業經濟效益解決策略[J].低碳世界,2019,9(8):298-299.
作者簡介:褚 杰(1989—),男,漢族,河北井陘人,學歷:本科,畢業于中北大學,主要從事工商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