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齊
摘要:開展公益文化藝術培訓是文化館重要社會文化職責。在鋼琴藝術普及化的今天,文化館開展鋼琴公益培訓對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提高群眾文化素質有重要作用。本文擬就文化館鋼琴公益培訓的必要性、培訓目標及培訓方法談點粗淺的認識,以期對完善鋼琴公益培訓有所裨益。
關鍵詞:文化館;鋼琴培訓;必要性;目標;方法
中圖分類號:J6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189-01
一文化館鋼琴公益培訓的必要性
過去鋼琴可以說只是少數專業院校、團體學習演奏的樂器。今天,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文化水平的提高,鋼琴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習鋼琴的好處,許多人把學習鋼琴作為豐富自己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家長更是熱衷于讓孩子學習鋼琴,期望通過學習鋼琴,開啟孩子智力、提升孩子綜合素質。
在我國鋼琴學習熱中,青少年無疑是學習主體。特別是在我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文化傳統中,父母更是極盡所能,為孩子創造學習成長的良好環境。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盡管鋼琴學習在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一項普及性、大眾化的音樂學習項目,但是學習鋼琴畢競花費較大,從購買鋼琴到鋼琴維修、調律、學琴,都是一項不小的開支。學習鋼琴不僅僅是個人愛好,更需要一定的經濟支撐。這樣對于一些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而言,學習鋼琴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文化館開展鋼琴公益培訓,不僅能滿足群眾學習鋼琴的愿望,還能為部分弱勢家庭的孩子提供學習鋼琴的機會,體現文化館鋼琴培訓的公益性,更可借機普及群眾的文化藝術教育,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
二、文化館鋼琴公益培訓的主要目標
文化館是我國各級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擔負著對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輔導、培訓等任務。根據群眾所需,開展各類公益文化藝術培訓,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素養,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其職責所在。這就決定了文化館鋼琴公益培訓必須服從、服務于這一目標??梢娢幕^的鋼琴公益培訓不同于專業鋼琴教育,也不同于社會一般的鋼琴培訓機構。其目標不是培養鋼琴專業人才,也不是為了經濟利益,一味迎合家長趣味。而是重在借助鋼琴這一樂器,培養學員的音樂素質,進而推動群眾文化素質的提高。
從社會的發展來看,在鋼琴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而走向大眾化、普及化的今天,鋼琴教育不可能把每個人都訓練成專業人才,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只能是根據不同需要實行分層的鋼琴教育。即少數鋼琴專業人才的培養和面向社會大眾的素質教育。從大多數學員的訴求看,老年學員主要是為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圖個老有所樂。成年學員主要是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涵養心性。父母給孩子報名大多數也不是為了將來要成為什么大師,主要還是為了促進孩子心智發展,綜合素質的提高。可見,從鋼琴的社會化發展和大多數學員的訴求來看,音樂素質教育也應該成為文化館鋼琴公益培訓的主要目標。
三、文化館鋼琴公益培訓的教學方法
我們知道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既然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是文化館鋼琴公益培訓的主要目標,那么文化館鋼琴教學也必須為這一目標服務。文化館鋼琴公益培訓畢竟不是專業鋼琴教育,培養的目標也不是專業人才,因此技法要求不可太過嚴苛。但技法畢競是鋼琴表演的基礎和前提,不可忽視,因此具體教學中,應該在注重學員基本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兼顧對學員興趣、素質的培養。
首先要注重鋼琴教學的趣味性、靈活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體教學中不妨更加靈活多樣一些。例如教材選用上除傳統的《湯姆森》《拜爾》《車爾尼》等練習曲外,可以選用部分以簡易民歌改編的鋼琴曲作為練習教材,這樣歌與曲融合,更易引起學員共鳴。技法訓練中可通過游戲化、形象化手段,加強對學員眼、耳、口、手、腦各個器官配合能力的訓練,促進學員對鋼琴彈奏技巧的掌握。教學態度上對學員以鼓勵為主等,盡可能調動學員學習鋼琴的積極性。其次要拓寬對學員進行音樂知識的培養。除了基本演奏技能的訓練,應重視音樂知識間的鏈接,穿插對學員進行相應的音樂知識的輔導。包括樂理知識、節奏練習、視唱練耳、視奏、音樂欣賞等幾個方面。學員只有吸取更為廣泛的知識,才能拓寬藝術視野,增強融會貫通的能力。再就是要注重實踐與交流。充分利用文化館群眾文化活動豐富的優勢,多為學員提供展現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讓學員到舞臺上充分地感受與他人分享音樂體驗的無限樂趣。這樣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又培養鍛煉了學員,可謂一舉兩得。
四、結語
總之,文化館鋼琴公益培訓必須立足群眾所需,圍繞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文化素養這個主題,創新鋼琴教學的方式方法,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高陸平.文化館職能淺談[J].內蒙古藝術,2012.
[2]張強.談公益性藝術培訓的引導與發展[J].四川戲劇,2017(10).
[3]張晶.淺談鋼琴教學方法[J].北方音樂,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