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沛竹
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通信工具基本上已成為我國中小學生的標配物品,目前,以微信、微博.Q為代表的互聯網新媒體成為現階段中小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主要溝通工具,也對傳統中小學教學方式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因此,本文首先從微信自身應用功能的角度出發,對微信在美術教學應用中的優勢和特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微信;教學;美術
中圖分類號:J50-4;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228-02
一、前言
微信是一款跨平臺的網絡通訊工具,其可通過手機網絡發送語音、圖片、視頻和文字等信息,另外其還整合了社交媒體(公眾號)、平臺應用開發(小程序)等功能,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互聯網媒體.工具之一,從騰訊公司最新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10月,微信全球月活躍量已達10.8億,其中11-18歲中小學生年齡階段的用戶高達6200萬”。但從目前我國中小學的教學情況來看,微信在教學領域的應用認可度還比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部分家長認為手機媒體技術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本文主要從美術教學的角度出發,認為通過使用微信支持下的混合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能力。
二、微信在美術教學中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對美術專業學習的最大推動力。因此,在實際的美術教學課堂中,我們可以通過微信輔助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教育方式,使美術課堂的教學時間和空間不再受限制。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微信互聯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具有參考意義的學習材料,如相關美術專業學習公眾號文章的推薦,優秀學生作品的推送等,并利用這種互動平臺和學生進行互動探討交流,讓學生了解到美術專業方面的新鮮資訊以及美術專業的疑難雜點,使得學生對美術專業的學習充滿興趣及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更有利于學生對美術專業知識的接收,以達到提高美術教學效率和質量的目的。
(二)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的發展需求
不同的學生個性發展會存有差異,傳統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理念在微信中可以發揮其最大效果。我們可以通過微信作為媒體平臺,在課堂下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教學,從而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中一材多教的教學弊端,這樣采用微信的教學方式可以使每位學生都能通過不同教學材料進而接受美術專業知識,提高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課堂中美術的教學質量,已達到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發展的需求。
另外,微信作為新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在微信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少數文字和作品圖片就能達到承載美術專業多樣內容的特點,以此符合我們在實際美術教學內容完全傳授宗旨。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加學生對美術學習的參與感和對美術作品的臨摹感,從而使得不同個性的學生思維更加自由,以達到完全發揮自身能力的目的。
(三)有利于專業知識信息的即時傳播
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學校美術教學內容主要還是以紙質書籍為主,由于紙質信息傳輸的局限性,其知識技能的更新會相對滯后,在一定程度上無法跟上市場發展的需求。因此,在我們中小學美術教學應用中,我們要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微信的教學方式,通過微信這種新時代媒體對知識信息即時傳播的特性,將美術專業多樣特性內容和綜合性的信息資料及時傳達給學生。另外,通過微信教學的教學方式可以打破了傳統教學課堂中學習時間段的限制,因為課堂短短的40分鐘時間無法對學生傳授大量的美術專業知識,我們使用微信的教學應用方式,可以把整合后的教學資源在微信中對學生群體進行發布分享,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按照預定的教學計劃完成知識的吸收,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和課堂教學內容形成互補,課后如有學生遇到問題也可隨時問答。
(四)開拓學生視野,提升綜合能力
美術課程是一門涉,及面較廣的專業學科,需要學生具有一定審美感和創意思維,因此,在美術教學課程中我們需要開拓學生的視野,將美術涉及相關的知識領域對學生們進行一講解,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對美術專業的綜合藝術能力。如世界名畫鑒賞課程,其中會涉及到畫作的歷史背景、人物性格、創作手法等知識,目前采用傳統的書本教學方式,主要有以下問題,一書本內容固定化,內容不夠靈活,或課本涉及到的專業知識面不夠廣泛,深淺不一,學生不容易吸收。因此,我們需要利用微信這個知識面較高的應用作為媒介,將一些具有創意思維的畫作和美術專業技巧理論和應用知識通過微信的形式進行分享,從而讓學生可以涉獵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在微信平臺中,學生們可以通對畫作的理解進行深度討,教師采用微信語音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對畫作進行詳細分析,另外還可以采用微信視頻接入的方式,面對面指導學生臨摹畫作,這樣地動靜態想結合方式,可以做到視覺聽覺美感一呈現,學生的藝術細胞能夠得到更好的升華和對美學認知進一步提高和融會貫通,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目的。
三、微信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通過微信作品分享
通俗教育理念上,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外,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對專業問題本源的深入挖掘和思考,中學美術教學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核心內容是讓學生學會審美,如何讓學生學會從畫作的技能到體會畫作本質靈魂進行思考。這種核心的美術教育理念采用傳統的教育手段已不能很好地滿足。因此,我們可以借助微信應用平臺的支持,以微信教育的手段作為輔助,進一步擴大教學資源,突破教學環境的限制。通過微信語音和文字的分享的方式,我們在美術教學上能夠做到更加便捷、有效的傳授知識。
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中特定的好友查看功能,對美術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設定畫作水平展示,這種微信分階層式好友展示可以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夠做到更好的潛移默化,使學生能夠更好領悟和學習各個層次的教學內容。
分享是一種快樂的過程,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必經之路,目前我國中學生普遍面臨這種狀況:大部分學生將自己領悟的心得體會無法通過更多的途徑進行有效的分享。因此,我們在美術教學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借助微信這種社交媒體工具,每畫一幅作品,都可以用微信朋友圈的形式進行展示,教師和其他同學都可以看到并且可以在朋友圈畫作圖片下方進行評論或者點贊,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欣賞到其他同學的作品,通過微信分享的形式實現共同發展的目的,也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提高學生對美術專業學習的樂趣。
(二)通過微信共享資源
相對語、數、英等傳統主課來看,我國中學美術課程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都比較少,大部分學校一周才有2-4個課時,在教學課堂上,教師一般都是采用口述的方式對課程內容進行講解,無法給學生進行專業全面普及。因此,我們需要借助微信來開展教學應用。例如高中美術素描課程的設計安排,我們可以采用微信朋友圈分享等功能,在上課之前提前將相關的素材臨摹發布出來,讓學生對課堂準備臨摹的作品進行初步接觸和了解,另外,老師還可以將一些臨摹技法和要點進行分享。最后,我們教師在本堂課結束后,可以在微信群里分享其他班級和年紀的優秀學生作品,讓學生能夠欣賞到其他同學畫作,提高他們對優秀作品的借鑒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
(三)利用微信圖片共享輔助美術專業教學
一節生動有趣的美術鑒賞課程,需要我們教師做很多備課準備,如畫作素材圖片、影視資料等,我們需要用這些圖片和影視素材對學生進行詳細描述。由于傳統的教學課堂會受到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教師一般只讓學生對圖片和影視材料進行大致瀏覽,類似于灌鴨子式的填充式教育,大部分學生都覺得乏味無趣,無法對知識全面吸收。因此,微信在美術鑒賞課程中的使用就更能突出其重要性。例如高中國畫課程設計,我們可以在上課之前在微信群聊里面提前給學生展示國畫創作過程圖片或者將相關的畫作的背景資料以鏈接的形式進行共享,讓學生們在上課之前進行自由瀏覽,然后再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國畫大師作品的逐一展示和賞析,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提高學生們對國畫的鑒賞水平
(四)移動教學輔導,收集教學信息反饋
目前我國中學生持有智能手機的比率越來越高,我們可以通過微信群消息的功能讓學生進行隨時移動碎片化學習。因此,在微信教學的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教師首先要將整理好的文字資料、美術畫作視頻、相關的美術課程學習鏈接等資料在群里面發給學生,學生按照自己的時間點在任何地域都可以隨時接收教師傳授的知識點,碎片化的學習可以彌補課堂教學內容的不足。另外,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懂得問題也可隨時在微信群中提出,教師隨時隨地可以進行解答。
(五)使用微信公眾平臺推廣美術教學
學校可以開通美術群體微信公眾號,學生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關注訂閱,而負責美術群體公眾號編輯管理的教師也可以按照預定的時間段進行精選內容推送,這樣也便于學生自行獲取所需的學習信息。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微信公眾號的評分插件功能,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打分評選,讓每位學生的作品分數都能透明公開,公平公正。微信公眾號可以采用圖文、音頻等方式進行推廣,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從不類型的資訊獲取美術專業知識點。高中美術課程內容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提出了一定的標準要求,而微信公眾號的使用可以完全契合目前我國中學美術課程多元化發展的思想需求。采用微信公眾號推廣美術教學這種方式也就更便于融入專業教學中,另外,微信公眾號的關注沒有微信群的人數數量限制,也彌補非好友才可查看信息的短板。
四、結語
在中學階段利用微信進行美術教學應用,是對傳統教學方式不足之處的補充,除此之外,微信教學對學生專業思維的影響是傳統教學課堂中所不能夠實現的。我們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微信教學為輔,然后利用微信的即時互動和資源共享等功能特點,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目標,為我國培養更多具有高素質、高藝術造詣能力的美術人才。
注釋:
①郝連科,劉玉玲.微信支持下的高校混合式學習模式應用效果分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7(08).
②常玲艷.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