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君
摘要:隨著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逐漸注重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各種教學平臺的誕生,網絡使學習的時效性大大的提高,更加注重成果教育。結合高職院校招生特點,在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美育的融合顯得十分的必要且亟待改善,本文以《插圖設計》課程為例,探討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美育的重要性與實施策略。
關鍵詞:插圖設計;美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246-01
一、前言
全國各大高職院校的廣告設計專業幾乎都開設了《插圖設計》課程,插圖又具有極強的視覺效果,所以在廣告設計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據了解,在當今的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插圖設計》課程的教學方式基本分為兩大類:第一,因高職學生的招生特點,學生的繪畫功底低甚至無基礎,教學中以理論教學為主,臨摹經典插圖為輔的保守教學模式。第二,隨著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教學平臺等教育手段的多元化,使《插圖設計》課程走向項目化和任務化教學,學生不光利用繪畫工具,還利用各類圖像制作軟件繪制簡單的矢量插圖。我院2017年因專業建設需要開設了《插圖設計》課程,在教學設計初期,目的是為今后的圖形創作課程打下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注重項目成果的展現,以及軟件操作的熟練程度,忽視美育的建設和學生創意思維的培養。學生對信息化的實踐過程的興趣大于課程本身。《插圖設計》課程作為廣告設計專業的美育實施載體,其美育的功能能夠減少信息化教學帶來的負面問題。
二、美育在《插圖設計》課程中的重要性
1.我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招生特點決定其重要性。近年來高職院校招生途徑多樣化,自主招生、對口單招、普招生、退伍軍人等多種招生方式,其中自主招生占據主要地位。在這幾類招生方式中,幾乎只有普招生中的藝術類學生有繪畫功底,因此,在高職藝術系專業中,具有繪畫功底的學生少之又少。其審美情趣的培養需要教師系統的教授。根據招生特點,在藝術類基礎課程中設有《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寫生課程等藝術性的入門課程,注重繪畫技法的訓練。《插圖設計》課程因兼具“繪圖”和“設計”兩個要素,設置在基礎課程之后,具有承接的作用。課程設置的時間既可以反映學生的基礎造型能力,也可以憑借此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審美情趣。
2.此課程的應用范圍廣決定其美育的重要性。插圖在分類上可以分為藝術類插圖和商業類插圖,廣告設計專業主要涉及商業類插圖,如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招貼設計等廣告設計專業課程無一不涉及插圖。各類廣告設計中,利用插圖的具象化和形象化的藝術性表達,起到文字的補充作用。也就是說插圖貫穿于廣告專業課程的整個過程,是一門需要長期學習的課程。結合之前所提到的高職學生的特點,所以在《插圖設計》課程中貫穿美育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審美的有效方式之一。
3.專業性質決定美育的重要性。廣告中的插圖越來越多的設計來源于藝術類插圖。我們以飲料包裝為例,農夫山泉學生水系列插圖就是出自英國插畫師Brett Ryder之手,Brett Ryder的插畫充滿趣味與童話色彩,符合受眾人群的審美需求。越來越多的設計涉及藝術類作品。然而,在設計中的審美需求是一種過程性的、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學生需要具備此能力需要提高審美意識。
三、《插圖設計》課程中如何實施審美教育
1.教學模式的改變。傳統或者現代化的教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傳統的插圖設計教學常常以概述——風格——表現技法——臨摹的思路,教師講授、學生進行臨摹,教學方式傳統且忽視了學生審美的提高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低,學習效果不佳,為完成教學任務而被動的提交作業。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對現代化技術的運用的興趣遠大于課程本身,其授課思路常常是理論學習+項目實操為主,忽視了插圖設計課程在廣告設計專業中的意義,此課程因涉及范圍廣、專業聯系性強等原因,在專業建設中起到橋梁作用。而現代化教學模式中,重結果輕過程。所以教學模式的改變才是實施美育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不光要重視成果教育,更要在過程中讓學生積累素材、提高聯想力和創造力,注重插圖的原創性和藝術性。
2.教師美育的引導。近年來,大眾對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借鑒、拼湊網絡圖片已經難以滿足大眾的需求。設計師自己創作或者購買藝術版權已成為趨勢。這就要求在學習時對審美有高要求。教師在講授插圖史、插圖風格時可以引入當代插圖藝術,甚至是油畫、國畫、剪紙等多種形式的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創造能力。其次,在課余時間推薦展覽、網站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所以在教授過程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完成項目任務,才是一名專業教師應該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謙.談高校藝術教學中開設插圖設計課程的重要性[J].藝術科技,2015(02).
[2]李銳.基于高職招生模式的高職學生特點的再分析[J].智謀方略,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