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澄
摘要:當前時期,初中體育課在現代教育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籃球教學更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最佳途徑,讓學生在籃球訓練中學會人與人之間如何進行團結協作及合作精神。因此本文主要以研究初中籃球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為主,分析了當前階段籃球教學的現狀和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學建議,以此提高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
關鍵詞:體育;籃球;教學培養;合作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248-01
一、引言
籃球教學在初中體育課中具有著重要的作用,簡單的戰術配合便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更是讓合作精神融入到學生的運動世界當中,籃球運動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活動,它是培養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體能素質的最好方法。學生要想打好籃球對抗賽,就一定要注意學生之間的戰術配合,強調團隊之間的合作意識,只有通過團結合作最終才能獲得比賽的勝利。
二、初中籃球教學的局限性
現階段很多學校在初中籃球教學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初中學生本身的身體素質極差,一個班沒有幾個學生受到過體育訓練,再加上現代生活條件的改善,使得學生變成每一個家庭的“寶”,更是不讓學生受一點苦、另外初中學生的文化課也是極為繁重的,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是承受一定壓力的,還有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爆發期,其心情與情緒都在發生著不一樣的變化。因此面對這些情況,籃球教學方式也需要不斷的調整,以此來適應初中階段學生的現狀,幫助學生達到強身健體,提升綜合素質的目的。初中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3-15歲左右,這個階段的學生人生觀與世界觀并不完善,身體的爆發力強,情緒比較容易急躁、沖動,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是相對極端,好“逞兇斗狠”,所以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極為重視對學生情緒的把控,不能把負面的情緒帶到籃球運動中,更不能讓學生在籃球比賽中產生矛盾,進而影響到籃球教學的目的。
三、初中籃球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途徑
(一)科學的分組搭配好小組內的合作基礎
初中籃球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分組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對班內學生進行分組,根據學生的籃球技術、身體素質、運動興趣和學習動機等進行有機的劃分,各小組之間的水平也需保持均衡,這樣的分組可以保證小組內學生之間進行優勢互補,更加便利于學生自行完成戰術配合,也就促使他們形成了簡單的合作需求。班級內小組可以分為6組,每組6個人,5人上場,1人替補,形成一個簡單的籃球隊。教學中教師以小組為單位,對小組整體進行獎勵與批評,以此激發學生對于合作意識的理解,另外,教師構建“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新模式,激發學生參加籃球訓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在合作中找到訓練的快樂,進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二)借助戰術配合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當學生掌握了籃球基本的動作和技術后,教師便可以進行戰術訓練了,這種訓練對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具有極大的幫助。籃球戰術分為個人技術、團隊協同搭配等,在戰術分類中更是分為:進攻、防守(單人防守、聯合防守等)、個人行動、部分隊員配合、全隊戰術配合等方式。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進攻和防守配合,培養其合作能力與意識,配合主要指的是各個防守隊員有目的的合作行為,教師可讓學生在組內進行防守訓練,將他們分為兩隊,分別負責進攻和防守,進而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配合。
三、通過籃球比賽讓合作變成實踐
籃球比賽是籃球教學中的重要活動,也是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最佳方式,學生從比賽中實踐到基本訓練、戰術訓練和小組合作等多個內容。學生在比賽中獲得快速的成長,學會團隊間合作的重要性,進而獲得集體榮譽和個人價值。當學生掌握了基礎動作和戰術技能后,便可以嘗試進行一些比賽活動,比賽的項目包括運球、傳接配合和投籃等,比賽則可進行半場4vs4,小組內確定主力和替補,進行實踐比賽。對獲勝的小組要進行表揚,失敗的小組要進行批評,并指出失敗的原因,進而激發小組之間的合作意識。隨著比賽活動的逐漸深入,慢慢的學生對于合作意識的理解也就更為深入了,認識到比賽中單純依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獲勝的,籃球比賽是一種團隊運動。
合作意識是現代體育教育中的重要培養方向,是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為前提的教育潮流,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思考如何讓學生通過籃球運動獲得感悟,認識到相互之間的配合是極為重要的,而要想配合的好,便需要具備合作意識,讓合作變成籃球中的紐帶,進而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當然,籃球教學最終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毛占洋.籃球比賽中防守策略的幾點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2).
[2]何斌.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攻防能力的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9(03).
[3]錢逸蓉.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3(09).
[4]安迪.淺談初中體育課程中籃球教學的合作式體驗[J].學周刊,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