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要:遼代古建筑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于中國天津薊洲區,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促使各大行業開始創新,融入了新媒體的行業。對于傳統建筑來說,利用新媒體使傳統建筑煥發新的商機成為宣傳的重要手段之一。傳統建筑不僅是歷史文化的延續,更是一個國家文化自信、文化自尊的關鍵,它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情感、道德、文化藝術、精神文明。遼代古建筑獨樂寺就是我國傳統文明的一個體現。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建筑
中圖分類號:TU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277-01
一、新媒體環境下遼代古建筑獨樂寺的傳播優勢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媒介之間的邊界由清晰變得模糊”。因此,“打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墻”尤為重要。傳統媒體形式單一,所需資源占比也很多。但是在新媒體時代下,社會逐漸發展成為全媒體、自媒體時代,一部手機、一部電腦、一個網絡就可以打造出屬于自身的品牌。每個人不在僅僅是受眾,也可以成為傳播者,傳播自己的故事,展現自己的想法,擁有自己的IP。因為傳播媒介、傳播主體和受眾群體的變化,這對傳統建筑來說更是新的機遇,新的挑戰。
1.傳播媒介發展帶來的新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播媒介逐漸由紙媒轉變為互聯網傳播。互聯網傳播消息最大的特點是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內容多樣化,加上在新媒體方式下,內容用碎片化的形式呈現,而且信息量大,內容豐富,人們隨時隨地就可以看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內容。傳統建筑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傳統文化是社會歷史的沉淀物,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發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是當代國人必須要做的事。對于遼代古建筑獨樂寺來說,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它擁有更多的宣傳方式。新媒體的趣味性、及時性、多樣性促使人們更快速的接受信息,再次傳遞信息。運營商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等各類宣傳軟件,運用不同的方式,展現出遼代古建筑獨樂寺的魅力所在,從而傳播古文化中蘊含的時代特征和精神文明。
2.傳播主體和受眾群體的變化,帶來新的機遇。新媒體的參與性非常強,每個人都能成為傳播者,甚至成為意見領袖。對于任何事情,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也可以通過簡單的設備創造出各具的作品,促使更多的人看到,帶來更多新的商機。運營商也可以及時的知道用戶的想法和游客的體驗,通過對用戶和游客提供的評價,可以及時的對下一步宣傳計劃進行調整,快速形成用戶和游客更喜歡的文化品牌。這種具有雙向性互動的傳播方式,給傳統建筑帶來了新的發展。過去,因為西方文化快速大量的涌入和新興文化的興起,使人們容易忽略掉對傳統文化的想象和繼承。但是隨著近年來傳統文化的不斷傳播,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探求、興趣更加濃厚,也對講好中國故事、繼承優秀的中華傳統美德有了使命感。傳統文化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新一代人,傳統古建筑背后的故事和蘊含的文化意義,也正是現代人所需要的。
二、新媒體時代下遼代古建筑獨樂寺的發展策略
1.利用新媒體的特點,對傳統建筑進行藝術創作。新媒體的傳播是全球性的,也具有交互式、即時性、多媒體、超文本性等特點,這極大的提高了傳統建筑宣傳的速度和傳播度,而且極大的降低了宣傳成本,促使傳統文化進一步有效的傳播。每一個游客可以把自己在獨樂寺經歷的故事,看到的景色,吸取的知識通過現下擁有的媒體途徑傳遞出去,使更多的人看到,并且向更大的平臺傳播。運營商也可以自行編織一些具有文化底蘊的故事、舞蹈、歌曲,或者定時舉辦一些活動,通過新媒體傳播出去,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和游客。加上盤山5A級景區和周圍高爾夫球場、滑雪場、中國國家畫院盤龍谷創作基地等文化消費場所的組合,使整個薊州形成旅游經濟帶,更好的發展經濟,更好的傳播民族經典、傳播民族文化、傳播民族精神。
2.利用新媒體增加傳統建筑中的娛樂活動,打造傳統文化品牌。新媒體快速發展下,虛擬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沉浸式體驗的游戲項目也越來越多。在每一個傳統古建筑之中,它們的背后都蘊含著屬于它的時代故事。對于遼代古建筑獨樂寺來說,它從遼代發展至今,歷朝歷代所經歷的風風雨雨它都有見證,通過虛擬技術將每個故事串聯起來,形成獨樂寺最獨特的文化經典,讓游客感受到獨樂寺文化魅力的同時傳遞傳統文化精神,并且打造屬于獨樂寺的傳統文化品牌。
三、結語
眾所周知,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是單向的,這使得受眾所看到的也是上層建筑希望人們看到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受眾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時便對傳統媒體的發展提出了挑戰,也為它們未來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傳統媒體想要發展便需要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實現自身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對于遼代古建筑獨樂寺來說,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需要抓住時機,進行自身的文化故事融合,形成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時至今日,我們的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遼代古建筑獨樂寺來說,我們需要的是讓它再次驚艷世人,再次重獲生機。
★基金項目: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
參考文獻:
[1]孟文瑤。淺談新媒體時代下傳統文化的發展策略[J].視聽,2017.
[2]搜狗百科詞條“新媒體”。
[3]百度百科詞條“獨樂寺”.
[4]孫靜.淺談獨樂寺的五尊遼代泥塑[J].卷宗,2017(24).
[5]尹盼盼.海外文摘[J].學術,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