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李鑫
摘要:隨著國家科技快速的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高職學校作為持續為國家輸送大量技術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平臺,其教育問題一直為國家所重視。社會在不斷進步,國家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國家對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斷在提高,不僅僅要求人才要技術專業過硬,更要擁有良好的道德和品格。因此,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一定要切實有效,才有利于學生良好道德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能夠促進高職教育中思政教育的開展,本文重點探究工匠精神的培養和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工匠精神;思政教育;高職;融合
我國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無論是經濟水平還是科技實力,都需要有大量的人才來支持社會的發展。相對于其他高校來說,高職院校更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長久以來,高職學校一直致力于為國家輸出大量的技術型人才,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國家的不斷發展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自身品德的培養。
一、“工匠精神”的內在含義
自古以來,我國都一直擁有數量相當可觀的手藝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但是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的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這些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們,不僅僅擁有高超的技藝,更是擁有很多難能可貴的品德。他們對待自己的工作一絲不茍,勤勤懇懇,更是在遇到困難時迎難而上,鍥而不舍,他們身上具有許多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傳承的閃光之處。我國的工匠精神是悠久的歷史沉淀出來的良好美德,如今社會的急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逐漸緊張起來,短時間內,似乎許多的工作都以快速為目標,工作者的心情也不再如之前一樣沉靜,隨著社會的快速的節奏而變得浮躁起來,工匠精神也慢慢地消失了。優秀的工匠精神能夠促進學生優良品德的培養,能夠保證學生學習與之后工作的認真態度。因此在高職思政教育中,一定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進行融合的意義
思政教育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相比于其他大學生來說,高職院校學生對應的更多的是社會上的技術崗位,是社會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了順應社會的不斷發展,一定要嚴格要求自身,培養自己優良的品德,爭取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技術崗位更要求人才一定要一絲不茍,認真專注,愛崗敬業,才能在崗位上發光發熱。工匠精神就是意味著對待崗位認真負責,堅持不懈,不抱怨不放棄,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將工匠精神與思政教育進行融合,在開展思政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讓學生在今后走入工作崗位之后,能夠熱愛自己的工作,對在工作中能夠吃苦耐鬧,不驕不躁,擁有甘愿為社會的發展奉獻自身的偉大精神。
三、思政教育與培養工匠精神進行有效融合的具體策略
1.通過高職教育課堂,讓思政教育與培養工匠精神進行融合
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來源就是課堂,因此,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效率最高的環境,在課堂中進項工匠精神的傳遞與講解,是十分有效的一種品德培養方式,思政教育課程原本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與品德,這與培養工匠精神有著相同的目的。在思政教育課堂中開展工匠精神的教育,能夠讓兩種精神教育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另一方面,品德的培養也不能只依靠理論知識的傳輸,更要采取能夠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的方式來教育學生,教師可以在思政教育的課堂上讓學生們觀看紀錄片《工匠精神》,讓學生們深刻理解這個偉大的詞語中具體的內涵,讓學生能夠為中華優良的美德而感到驕傲。也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示一些具有中國工匠精神的偉大人物的資料,讓學生以這些道德高尚的人為榜樣,嚴格要求自身,規范自身行為,立志為國家的發展竭盡全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2.為工匠精神的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融合建立良好的環境
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十分適宜的培養環境,想要實現工匠精神培養和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就有必要為學生建立一個合適的環境。無論是學生的生活環境還是學生的學習環境,都要嚴格要求,想要培養學生的品質,就要為他們提供合適的環境,在耳濡目染中,能讓學生更加自然地接受道德的培養。只有在合適的環境中讓兩種教育內容自然融合,才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才能讓學生的道德文化學習更加高效,進而能讓學生道德的培養得到更加有效的幫助。
結語
國家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不僅需要大量的技術性人才,更需要道德與專業能力都具備的全面發展型人才。道德高尚的人才才能給國家帶來有意義的幫助,才能推進國家的發展。高職學生身上的責任是十分重大的。因此,高職的學生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身,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也一定要注重自身道德品質的培養,保證自身的全面發展,才能為祖國的建設增添來自自己的一磚一瓦。
參考文獻:
[1]張坤晶.論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高職思政教育創新——以工匠精神培養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6(10).
[2]林杰.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實現路徑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037(012):196-197.
[3]羅文芳.探析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養與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途徑[J].教育現代化,2017(50).
作者簡介:
李莎莎(1990年—)女,漢族,河北魏縣人,輔導員/助教,本科,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