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群
摘 要 文章描述RapidILL系統是如何擴大其服務效率,從加快期刊文章索取及傳遞拓展到圖書章節的索取與傳遞。概述RapidILL服務,并指出該服務內在優勢,以及RapidILL系統是如何改變并調節適應圖書章節的索取請求和傳遞。文章相當于介紹了一項新服務,館藏數據來源于主要參與成員館。希望能夠對正在使用或想加入RapidILL的從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RapidILL系統 圖書章節 館際互借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how RapidILL system expands its service performance from expedited request and delivery of journal articles to request and delivery of book chapters. I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apidILL service and indicates its inherent advantages as well as how the RapidILL system changes and adapts to the request and delivery of book chapters. By introducing a new service, the paper shows us that the collected data are from key participating libraries in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ractitioners who are using or wanting to join the RapidILL system.
Keyword RapidILL system; book chapter; inter-library borrowing
一、RapidILL的概述
一段時間,關于館際互借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你可以擁有最好、最快或低價的館際互借服務,任選兩個。”而RapidILL使實現最好、最快或低價的文章傳遞已經成為可能。RAPID是Rapid Access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Delivery的縮寫,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自主研發的文獻系統。1997年7月,一場毀滅性的洪水嚴重摧毀了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的多數期刊館藏,RapidILL的研發是一種低價、低維護,高效的共享服務[1]。Delaney 和Richins在他們2012年發表的文章里已經很好地證明了Rapid系統的功能與對參與館的服務預期[2]。
RapidILL的獨特性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運行RapidILL系統的軟件是專門為資源共享而設計的,該軟件的特性包括自動化處理、專門路線及負載均衡;館藏數據庫是根據資源共享的需求而定制的,數據庫的需求匹配度精確到具體的年份;每個參與RapidILL系統的圖書館都簽訂了一份承諾,即對等服務承諾,每個參與館的服務效能都受到RapidILL系統工作人員的密切關注;具有創新的RapidX功能,RapidX是RapidILL自帶的一種文件上傳服務方式[1]。
二、RapidILL系統的館際互借操作
RapidILL系統內,所有參與館都秉持24小時之內或最短完成文獻傳遞時間(turnaround time)這一原則來進行文獻傳遞。RapidILL最開始的設計初衷就是利用自動化的手段來傳遞文獻,替代工作人員的人工操作,節省時間,提升效率。因此,RapidILL長期保持著高于94%的填寫率的紀錄,系統內完成文獻傳遞的時間以小時來計,而不是以天數來計。
在加入RapidILL系統之前,所有的參與館都必須提供一份館藏清單,包括電子及紙質館藏。并指明每個標題是否可用于其他成員館或者僅限于本地使用。如果被標明為“僅本地使用”狀態,則意味著該館不接收此類文獻的館際互借申請。當文獻申請件被提交至RapidILL系統后,RapidILL系統會自動搜尋與之匹配的,且將其優先轉至有該館藏但處理量較少的成員館,以實現自動平衡負載的目的。這項操作不但能夠大幅節省時間與人力,同時也不必擔心在處理其他成員申請件時負載過重,有效避免了館藏量豐富的成員館因負荷過重而不得不采取高價方案,影響申請件的處理進度。RapidILL系統內,服務館只需要接受符合他們館藏條件且易完成的申請件,每一條RapidILL的申請件上都附有服務館的索書號和館藏地,因此服務館的工作人員無需重復核對,可直接從書架上下載,并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給申請人。當然,如果書架上未找到滿足條件的文獻,則迅速取消此申請件在此館的獲取進程并將之順延給下一家可能擁有滿足申請需求的成員館,這個也稱作“look-once”模式[3]。
參與RapidILL的成員館都同意對所請求的項目執行單一貨架檢查(single shelf-check)的標準做法。換言之,要在書架上look-once。如果書架上有符合需求的文獻,則瀏覽并填寫申請件;如果書架上沒有滿足需求的文獻,服務館的工作人員需要在申請件上標記”unfilled”,并迅速將申請件順延給其他可能有符合需求文獻的成員館。如果申請件的引用出現錯誤,工作人員則需加上“Bad Citation”的標記,并將其返回給申請人。圖書章節或者期刊文章的掃描及傳遞方式包括Ariel,Odyssey或者RapidX。RapidILL完成文獻傳遞的時間權衡著一個服務館的服務績效,因為文獻是以電子方式傳遞的,并且申請件是在文章或者圖書章節被掃描之后才會被更新為已填寫。同時,申請館必須在對所申請文獻掃描時立即接收已填寫的申請件。
三、RapidILL系統實現圖書章節館際互借探究——以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為例
RapidILL系統文獻傳遞的高填寫率很大程度是取決于申請件路線是基于服務館的館藏狀態的。事實上,圖書館很少查閱期刊,或者僅制作了簡短的查閱期。極有可能的是,如果工作人員在書架上尋找一本裝訂好的期刊,它就應準確地出現在它應該在的地方。此外,越來越多的電子期刊文章也增加了申請件填寫的機率,因為這些文章更容易找到和填寫。RapidILL系統中的電子日志應始終可用,且不能作為物理卷簽出或被錯誤地擱置。雖然有些期刊確實存在禁止傳遞時期,但借閱圖書館可向RapidILL工作人員報告這一情況,這些被禁止的年份是可以從期刊館藏中取消的,最終借閱圖書館不會收到有關禁止傳遞時期的請求。同樣地,如果程序包或聚合器發生了變化,那么通過通知RapidILL工作人員,借閱圖書館就可以很簡單地更改其館藏量。
圖書館有必要就像期刊文章一樣迅速地接收圖書章節。從事館際互借的的工作人員發現,相對于所要求的整本圖書,對圖書章節的需求正在增加。從2005年到2012年,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的圖書章節請求增加了120%。由此可知,圖書館正在成為一些收藏感興趣的論文或文章的便捷庫。在許多情況下,它不再是一個可以被讀取的對象,而是一個可以覆蓋的對象。RapidILL系統是否也可以為圖書章節的收藏提供便利?
由于RapiILL系統基于成員館期刊館藏,因此從RapiILL方構建圖書章節傳遞服務所面臨的挑戰是從感興趣的參與館中接收圖書館藏。圖書館藏文件是作為單獨的負載發送的,需要對系統進行適度的重新架構,以適應與圖書館藏一起提供的不同類型的信息。圖書文件往往比期刊文件大,是由于每個圖書文件中包含更多的書目信息。例如,ISBN信息存儲在獨立于ISSN的字段中,對于書籍(而不是期刊)來說,特定的版本信息可能很重要。此外,有些書籍是以多卷集的形式出版的,因此捕獲所需的卷數據也是很重要的。對于參與館來說,相比通常每半年更新一次的期刊館藏,定期提供圖書館藏會有更多的挑戰。雖然這個過程并沒有什么不同,也沒有什么困難,但由于書籍的不斷獲取、丟失或取消選擇,過程操作會更頻繁。由于服務的成功取決于準確的圖書館藏信息,因此經常更新圖書館藏信息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考慮到參與圖書章節傳遞服務的圖書館最初關注的問題之一是缺乏對圖書可用性的實時檢查。由于通常對期刊借閱的限制,因此在需要時不可能借閱或下架期刊卷集,但需要的圖書是可能被借閱的。正如大多數館際互借工作人員所知道的,一本在目錄中處于“可用”狀態的書并不一定意味著它實際上就在書架上。它可能最近剛被還回,但還沒來得及上架,此外,用戶可以從書架上取出,瀏覽或復制其中的一章,或者干脆將其錯誤擱置。由于RapidILL申請單已經附有服務館的索書號和館藏地,所以只需進行常規書架搜索并快速查看。如果書不在書架上,圖書館只需標記未填寫的申請件,并迅速轉移給其他可能有符合需求圖書的成員館。與期刊傳遞的處理過程一樣,RapidILL系統內進行圖書章節傳遞的請求操作也是十分便利及迅速的。也就是說,如果發生無論是書籍還是期刊都不容易找到的情況,而且請求無法迅速滿足,那么最好將申請件轉移到另一個有更好機會滿足的服務館上。
根據館際互借的標準做法,如果圖書館希望索取圖書章節,那么也應該統一提供自身的圖書館藏。以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為例,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館際互借部門共收到了2792份圖書章節的館際互借申請,完成了1945份的館際互借申請,申請件填寫率為70%,整個RapidILL系統的平均填寫率為67%。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處理已填寫的館際互借請求的平均周轉時間為14.4小時,對于未能填寫的館際互借請求的平均周轉時間為13.3小時。與之相比,整個系統范圍內,處理已填寫的館際互借請求的平均周轉時間為15.9小時,對于未能填寫的館際互借請求的平均周轉時間為10.4小時[4]。
如果把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作為發出文獻傳遞申請的角度來看,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向系統內其他參與館提出了438個圖書章節傳遞的要求,收到369個已被填寫的申請反饋。在這369個請求中,完成文獻傳遞的周轉時間為17.8小時,平均填充率為84%。整個RapidILL系統的圖書章節申請件的平均填寫率為88%和周轉時間為15.9小時。與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圖書館同期的期刊申請進行比較,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申請人向RapidILL系統提交了17763份申請。其中,完成填寫的申請件為16560份,填寫率為93%,平均周轉時間為16.2小時。整個系統范圍內已填寫的文章請求的平均填寫率時間為94%,平均周轉時間為13.8小時[4]。值得注意的是,其他RapidILL系統參與館可能會經歷不同的系統平均值,系統平均值是存在變動的。因為RapidILL由一組稱為“PODS”的圖書館聯盟組成。PODS的成立是為了支持對等或聯盟資源共享。參與的圖書館可以選擇加入一個或多個“PODS”,從而使圖書館能夠衡量其個人績效以及合作伙伴的集體績效[1]。
四、結語
總之,RapidILL系統內的圖書章節館際互借服務已經被證明是獲取圖書章節的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盡管供應館最初曾擔心缺乏對圖書可用性的實時檢查會成為該項服務的一大阻礙。但實踐證明,這并不會造成供應者的過度負擔,也不會造成申請者的文獻需求被拖延。RapidILL系統內的圖書章節館際互借服務對申請者與供應館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該項服務為供應館的工作人員大大地減輕了重復查找圖書館章節請求的相應索書號和館藏地的負擔,因為發過來的申請件本身附有索書號和館藏地。發出申請的圖書館能夠為其RapidILL訂閱,有效處理更多接收到的文獻申請,更好地避免利用OCLC進行圖書章節傳遞時產生的費用。RapidILL成員館預期的挑戰最終并沒有具體化,相關要求和提供圖書章節所需的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與提供期刊文章所需的系統相同。與期刊文章相比,圖書章節供應率(fill rate)和完成文獻傳遞的時間(turnaround time)也更加理想。
參考文獻
[1]RapidILL[EB/OL].[2019-04-22].http://rapidill.org/.
[2]Delaney,T.G. and Richins,M.RapidILL:an enhanced ,low cost and low impact solution to Interlending[J].Interlending & Document Supply,2012(1):12-18.
[3]黃靜.國際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新典范——RapidILL[J].圖書館學研究,2012(23):41-46.
[4]Cristi,M.W. Having it all:using RapidILL for book chapter interlending[J].Interlending & Document Supply,2013,41(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