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摘 ?要:素質教育,德育為先,德育是學校教育教學中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富含豐富的德育素材,是開展德育實踐的重要陣地。基于此,本文將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并結合教學經驗,從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主題德育活動三個維度出發,來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德育實踐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德育實踐;策略
新課程改革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地滲透德育教育,以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全面化的發展。所以說,廣大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把握全新的理念和要求,基于現實學情來展開深入的探索,去推進創新方法和策略的運用,以實現道德與法治課德育實踐的開展,發揮出德育的功能,最終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是與學生聯系最為密切的主體,其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直接且深刻的影響,因此教師的道德素養和榜樣示范成為德育實踐的基礎所在。具體來說,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加強學習,不斷地來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道德修養,重視職業道德的建設,并端正教學的態度,樹立嚴謹的工作作風,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和舉止,以身作則,發揮自己對于學生的榜樣和示范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積極影響、感染下規范自己的言行和舉止,嚴格要求自己并逐步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教授《師生交往》時,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知道師生交往的意義,結合課程內容,筆者革新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首先,筆者以師生情感為主題,與學生們展開了對話活動,讓學生們近距離了解筆者。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會鼓勵學生們多提出自己的疑問,并主動與學生們進行交談,通過對話的方式了解學生們的內心。然后,筆者再針對自身行為,為學生們樹立榜樣作用,讓學生們從筆者身上學習正確的行為舉止。另外,筆者每個月都會針對自身情況進行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榜樣作用。這樣,筆者通過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德育實踐效果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等先進的教學手段被廣泛地應用到了教學實踐過程中,這不僅有利于革新知識呈現的形式,還能促進德育教育的滲透、提高德育實效的效果。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順應信息時代的發展和變化,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教學能力,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通過圖片展示、動畫演示、視頻播放等功能來強化德育內容的融入,創設直觀化的德育情境,有效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層次,促使學生不斷地認識和完善自我。
例如,在教授《感受生命的意義》時,傳統的課堂通常以語言講解為主,而對于部分內容而言,單純的語言講解很難促進學生們的知識理解。所以,筆者在課堂中借助了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如,筆者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們展示課件,讓學生們通過課件了解本節課程的學習內容。然后,筆者再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通過視頻內容來深度介紹課程內容。另外,筆者還會將德育教育與課程內容進行融合,為學生們播放一些相關的影片,促進學生們的理解。這樣,筆者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了德育實踐的效果。
三、開展主題德育活動,優化學生的道德行為
活動是促進德育實踐開展和實施的有效載體,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深化學生的道德觀念、體驗和行為。對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有效地創新教學方式,依據到道德與法治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生的思維、認知發展狀況,來積極地組織和開展主題性的德育活動,包括禮貌、誠信、法律、環保等形式各樣的活動,有效突出德育的內涵和要求,促使每個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升華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并內化為自覺的道德行為。
例如,在教授《尊重他人》時,為了優化學生們的道德行為,筆者根據課程內容為學生們開展了主題活動。在活動開始前,筆者先讓學生們搜集相關的資料,做好活動前的準備。然后,筆者再讓學生們根據搜集的內容展開活動,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樣,筆者通過開展主題德育活動,優化了學生的道德行為。
總而言之,德育是基礎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功能和價值所在。所以,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必須要回歸教育教學的本質,擺脫傳統觀念和思想的束縛,基于學科特性和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來展開積極的思考、探索,通過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主題德育活動等途徑,來促進德育實踐的開展和實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促使學生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習中獲取基本的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實現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余先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8(37):73.
[2]陳田峰,曹春華.多維德育的實施原則與實踐價值——以初中《道德與法治》為例[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0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