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麟
摘 ?要:《中小學現代教育理念》,輯錄了新課改實施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掌握的十三種現代教育理念,對我的教育教學之路影響頗深。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是內心的寧靜;做最好的老師,是對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最莊嚴的宣誓;做最好的教師,是激情、是豪情、更是扎實的行動!
武海燕、代虹編著的《中小學現代教育理念》,輯錄了新課改實施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掌握的十三種現代教育理念,共13章39節。該書是我在2010年新教師崗前培訓學習的課程,從此常握其書,今又“焚香啜茗而領略之”,感概頗多。
彈指一揮間,十年的歲月就在繪聲繪色的講課聲中,就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就在一節又一節課的交替聲中滑過。回顧耕耘之路,有歡笑也有淚水,雖然腳印參差不齊,深淺不一,但每個腳印里都傾住了我滿腔的愛心和辛勤的汗水!我無怨無悔!因為我心中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師!我所說“最好的教師”不是與我敬仰的霍懋征、竇桂梅、李鎮西等老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我所說的“最好的老師”也不敢與“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相比——在肇事客車逼向放學的學生的危急時刻,柔弱的女老師推開2名學生,自己卻被碾到車下,造成雙腿截肢。他們用鮮血甚至生命踐行了師愛的無私與永恒,而我只是滄海一粟。只是懷有一顆熾熱的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我是默默的耕耘者,我是悄悄的播種人。每天做的只是一些非常細膩、瑣碎的工作,僅此而已。但我要和有一個人比,那就是我自己。和自己比!就是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相比——備課是不是更認真?上課是不是更精彩?布置的訓練任務是不是更科學?幫助“學困生”是不是更細心?聽到各種“不理解”時是不是更冷靜?……我堅信每天都這樣和自己比,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近。現在我可以驕傲地說,同樣是教師,今天的我與十年前的“我”相比,可以說是“最好的教師”了。但對于明天而言,和未來相比,我還不算是“最好的教師”。所以我還會繼續和自己比,因為“做最好的教師”是我永遠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終點。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是內心的寧靜,是“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閑適與從容,更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我出生在一九八七年,親眼見證了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國富民強。法制中國,和諧社會,科教興邦,做最好的老師,是對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最莊嚴的宣誓;做最好的教師,是激情、是豪情、更是扎實的行動!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課堂,我的生命在學生。雖然那間教室里守巢的是自己,可它卻放飛了希望,雖然那支粉筆灑下了淚滴,可它卻畫出了彩虹。我覺得作為教師,生活在學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獲益匪淺,今后還需要多多閱讀這類的好書。相信有豐實的理論來指導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學實踐,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路也會走得越來越扎實,越來越寬廣。
以上是我閱讀《中小學現代教育理念》后一些淺薄的體會,其中必定還是存在許多弊陋之處,或許未必能與諸君意見一統,還望大家多多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