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赟
摘 要:互聯網技術協同移動通訊技術飛速發展,傳統的信用卡消費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快捷、方便的消費需求,新的消費需求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為大眾帶來全新、便捷、即時消費體驗的同時,互聯網金融也存在諸多風險問題,加大了管理難度。以支付寶平臺中的螞蟻花唄為例,介紹了其運營模式,引出了消費信貸普遍潛在的風險,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建議,以實現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螞蟻花唄;風險;防范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4-0158-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724.6;F832.4? ?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背景
在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訊高速發展下,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絕大多數人出門都不帶現金,用手機就可以完成各種消費。互聯網金融建立在互聯網、移動支付、云計算、搜索引擎等多種現代化信息基礎之上[1]。短短幾年時間,互聯網金融行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風險。
2? 螞蟻花唄的運營模式
2.1? 螞蟻花唄簡介
螞蟻花唄是支付寶平臺下的一款消費信貸產品,自2015年4月上線以來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用戶在申請開通后,平臺對用戶的信用度進行評估,授權用戶不等的消費額度,用戶在消費時可以預支螞蟻花唄的額度,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購物體驗[2]。
2.2? 螞蟻花唄應用場景與用戶群體
螞蟻花唄最初是為了滿足阿里旗下淘寶、天貓平臺用戶的超前消費需求,之后迎合市場的發展擴大了使用范圍,與多家電商平臺、主流3C類官方商城、本地生活服務類網站合作,例如蘇寧、國美、海爾、華為、美團等,開拓線下購物市場,大到百貨商場,小到賣早餐的個體戶都可以使用,打破了線上購物平臺的限制。螞蟻花唄的用戶主體是新生代消費群體,即“00后”“90后”“80后”。對他們而言,螞蟻花唄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可以憑借個人信用額度超前消費,淘寶、天貓平臺的很多賣家都提供3期、6期甚至長達24期的無手續費購物。例如購買價值1 700多元的商品時,選擇24期分期付款,享受0手續費,每個月只需要還款70多元。
2.3? 授信額度與還款方式
螞蟻花唄通過大數據運算,結合風控模型,綜合考慮消費者的網購情況、信用風險等因素,授予用戶不等的初始消費額度。用戶支付方式優先選擇花唄,保持良好使用行為和信用記錄有助于提升花唄額度。用戶在消費時可以預支額度,在確認收貨后的下個月9號還款。在還款日,用戶需要將已經產生的賬單還清或者選擇最低還款額,也可以提前還款,有助于提升消費額度。如果逾期不還,將按未還部分每天收取萬分之五的逾期費。花唄有延期還款功能,例如賬單日需還款6 000元,選擇先還4 000元,剩余2 000元自動計入下個月賬單,在下個月還款日一次還清,不可再分期或延期。
3? 螞蟻花唄存在的金融風險
3.1? 開通門檻低,用戶信用評價等級模糊
只要是淘寶用戶并有購物記錄,都可以開通螞蟻花唄。支付寶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淘寶用戶消費、余額寶理財等信息,通過分析,以芝麻信用形式將用戶信用狀況劃分為不同等級,等級越高授信額度越大。但互聯網技術收集到的用戶信息并不全面,信息主要來源于用戶基本信息和阿里平臺獨立的消費記錄,完全依賴網絡信息和個人消費行為數據來判定用戶信用等級存在較大漏洞。
3.2? 監管體系不完善,存在惡意透支、套現行為
由于信用監管體系存在弊端和獲取信息途徑單一,使螞蟻花唄無法保證每個商家和用戶的高資質,可能存在套現風險。如果消費者串通商家以虛假交易方式進行套現,增加了支付寶的資金管理風險。發生惡意透支后,追償是很大的問題。花唄平臺用戶分布很廣,會增加追償成本。
3.3? 誘導用戶過度消費
螞蟻花唄受到年輕消費群體的追捧,開通門檻低。通過調查可知,在校大學生和剛步入社會的人群運用花唄消費占很大比重。這個消費群體雖然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但消費欲望強,在螞蟻花唄倡導的“這月買,下月還,超長免息”的消費理念下,容易激情消費。非理性消費行為可能使其處于逾期還款或違約的風險之中,并對個人征信產生不良影響。
3.4? 互聯網技術風險
互聯網金融行業普遍存在技術風險,包括信息泄露、系統癱瘓、黑客攻擊等,一旦發生這些問題,會對用戶乃至整個行業產生巨大的打擊。隨著互聯網金融交易數量持續上升,平臺的軟件和硬件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出現故障,輕則導致數據傳送延遲,重則支付信息丟失、支付信息錯誤。計算機系統由技術人員操作,人為帶來的失誤、惡意操作行為有可能引發風險。
4? 風險防范與監管措施
4.1? 加強內部信用審核力度
互聯網金融平臺應加強內部信用審核力度,研發建立用戶在線信用評估機制,并聯合線下銀行等機構,最大限度實現信息共享,綜合評估用戶消費、還款等情況,對不同用戶的授信額度作出最優界定。做好用戶備案工作,對有過不良信用記錄的用戶在整個行業內通報,對各平臺起到警示作用。
4.2? 健全信用支付監管制度
由于征信體系不完善,導致惡意透支、套現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因此健全外部信用安全支付監管制度刻不容緩。國家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強化金融監管部門職責,重點整治違法違規行為。提高行業企業的自律性,使其合法開展業務并自覺接受社會媒體、公眾的監管。同時,用戶應學習安全支付的相關知識,保護自身利益,共同為互聯網金融的有序發展創造環境。
4.3? 利用大數據技術,做好信息共享工作
互聯網金融行業應合法合規收集用戶綜合信息,建立客戶信用數據庫,實現企業之間合作共贏,共享高效準確信息。通過建模對信息數據進行分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風險,做好應對之策。
5? 結束語
螞蟻花唄上線以來受到廣大用戶的喜愛,給互聯網金融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推動了行業發展。但也存在缺陷和風險。如何應對風險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和制度完善,互聯網金融行業要平衡好收益與風險,開發出更多優秀的產品,給人們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參考文獻:
[1]龐敏,邱代坤.互聯網金融風險產生的路徑與防范對策分析[J].理論探討,2017(4):116-120.
[2]李雯婭,吳偉容.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現狀與防范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34):90-92.
(編輯: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