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芳,胡黎敏
(江南大學附屬醫院 ,江蘇 無錫 214062)
乳腺癌患者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生理應激反應和心理應激反應。接受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術前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更嚴重,不利于手術治療。為降低乳腺癌手術患者的生理、心理應激水平,本研究實施手術室護理,取得了較滿意的干預效果。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組名分別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中均無男性患者。對照組患年齡26~63歲,平均(48.01±5.06)歲。試驗組年齡25~60歲,平均(47.96±5.03)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在獲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后進行。
對照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配合手術醫師常規操作。試驗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給予手術室護理:(1)患者進入手術后,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流程、手術大約用時等信息,使患者對手術情況有大致了解。協助患者麻醉準備,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囑咐患者不要緊張和恐懼[1]。(2)保持手術室溫度在22~25℃,準備手術用品時,盡量保持動作輕柔,避免患者聽見醫療器械碰撞的聲音產生恐懼,在患者失去意識前,盡量減少交流,避免患者產生疑慮。(3)麻醉后調整患者體位,在患側肩下和上肢下放置軟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肢體暴露,預防感冒,保護隱私。(4)術中注意配合醫師調整患者體位,清潔患者皮膚,做好患者的肢體保暖,預防因使用液體過多發生低體溫[2]。(5)手術醫師結束手術操作后,護理人員及時清理患者術區皮膚,幫助患者穿好衣物,妥善安置各管道,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將患者送回病房。
比較對照組患者和試驗組患者麻醉蘇醒后2 h的生理應激情況和心理應激情況。
生理應激反應的評價指標為血壓和心理,血壓為平均動脈壓。
心理應激反應的評價指標為焦慮和抑郁,分別應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進行評價。焦慮量表的評分0~56分,評分≥7分時考慮存在焦慮癥狀。抑郁量表的評分范圍為0~54分,評分≥8分時考慮存在抑郁癥狀。
兩組麻醉蘇醒后2 h的血壓、心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上述指標均較試驗組高,見表1。
兩組麻醉蘇醒后2 h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上述評分均較試驗組高,詳見表2。
表1 試驗組、對照組麻醉蘇醒后2h的生理應激情況比較()

表1 試驗組、對照組麻醉蘇醒后2h的生理應激情況比較()
組別 血壓(mmHg) 心率(次/min)試驗組 92.30±3.98 79.15±3.22對照組 101.17±4.52 85.06±3.19 t 8.588 7.603 P 0.000 0.000
表2 試驗組、對照組麻醉蘇醒后2h的心理應激情況比較(;分)

表2 試驗組、對照組麻醉蘇醒后2h的心理應激情況比較(;分)
組別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試驗組 16.77±2.05 13.08±2.44對照組 21.93±2.14 16.89±2.38 t 10.153 6.518 P 0.000 0.000
研究表明,人體的生理應激反應和心理應激反應互為對方的誘發因素。心理應激反應處于較高水平時,可引起機體生理狀態改變,生理應激反應較高時,可產生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導致心理應激水平升高[3]。同時存在的較高水平的生理應激反應和心理應激反應是導致機體健康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乳腺癌患者的生理應激反應主要由疾病所導致,心理應激反應多由擔心疾病預后引起[4]。如何有效減輕乳腺癌患者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值得進行研究和探索。
我院觀察發現,乳腺癌手術患者在術前產生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對疾病治療有明顯影響,而術前過早采取干預措施多難以獲得較理想的干預效果。基于上述現狀,我院為乳腺癌患者制定手術室護理措施,本研究發現,給予手術室護理的試驗組患者麻醉蘇醒后2 h的生理、心理應激程度均輕于對照組患者。分析原因為:手術室護理在進入手術室后即為患者提供身、心方面的全方位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術前、麻醉蘇醒后的負性情緒。結合心理應激和心理應激關系進行分析,心理應激的降低必然會減輕對生理狀態的影響,加之術后患者病灶已經被清除,因此,生理應激程度也會明顯降低。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生理、心理應激水平,有助于手術治療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