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翠,王棟梅,呂文彩
(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神經導航系統是神經外科診室應用率較高的工具之一,保證手術成功率,降低手術風險。顱內腫瘤手術難度高,部分患者出現抵抗情況,實施護理服務有著重要意義[1]。本文針對顱內腫瘤病人應用神經導航系統手術時開展整體護理服務,觀察護理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近1年70例顱內腫瘤患者,將患者分為兩組,各35例。
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齡(54.28±1.78)歲。
研究組: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齡(54.36±1.81)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患者自愿接受神經導航系統手術;②患者或者家屬簽訂此次研究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者;②感染性疾病;③凝血障礙;④精神障礙。
對照組:開展基礎護理服務:告知患者手術流程,讓其不必過于緊張,保持樂觀心態接受治療,對其所提出的疑問,護理人員認真解答。加強對患者各項指標的觀察,有任何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師。
研究組:實施整體護理服務:制定針對性預防護理措施,醫師制定好手術方案后,告知護理人員神經導航手術流程與注意事宜,保證手術默契度。術前,對患者剃頭,保持頭部清潔,應用皮膚坐標定位好手術位置,應用頭顱MRI薄層掃描,實施矢狀連續掃描和無間隙冠狀掃描,告知患者不可將標志物移動,保持平穩的心態接受治療。
術中:觀察心率、血壓指標,有任何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師。
術后:由于神經導航系統定位準確,對機體損傷程度小,從而縮短手術時間,降低相關并發癥。此外,護理人員加強巡視,對患者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進行觀察,特別是患者神經系統檢測與瞳孔情況,如果術后24 h后神志不清,可能發生顱內血腫情況,建議進行CT檢查,根據患者機體狀況開展相對應治療。
導致患者基礎的肢體活動,讓患者握手、抬腳,從而分析患者機體狀態,以免發生握手無力、肌力下降情況。術后1-2d保持禁食狀態,可適當應用小勺喂食,以免出現嗆咳情況,降低吸入性肺炎、窒息的發生。針對出現焦慮、煩躁情緒的患者,一定盡早進行疏導,調節其心理狀態。當患者情緒狀態、相關指標處于穩定狀態后,對患者進行宣教,告知其日后生活中相關注意事項,遵醫囑服用藥物,定期復查。
觀察整個護理操作時,患者是否有相關不適反應發生。本院自制問卷表格,讓患者與家屬對本次護理質量、護理人員態度以及護理技巧等方面評價,分為滿意與不滿意。
研究組護理滿意率97.14%,對照組護理滿意率7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n(%)]
對照組:尿崩癥4例,腦水腫2例,昏迷2例,總發生率為22.86%;
研究組:尿崩癥1例,腦水腫0例,昏迷0例,總發生率為2.86%;研究組患者出現尿崩癥、腦水腫、昏迷情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顱內腫瘤手術風險度高,對患者的心理與生理存在影響,手術后易出現焦慮、煩躁等情緒。病房環境、機體狀態都會導致患者情緒發生變化。為保證治療效果,開展護理服務有著重要意義[2]。
整體護理服務是在常規護理服務基礎上形成的,可改善負性情緒,增強其適應能力。良好的心理疏通可提高患者治療與護理配合度,促進機體康復[3]。整體護理服務還可對患者開展康復、指導其正確咳嗽咳痰,提高其生活水平[4]。術后加強生命指標、神經功能的觀察,及時開展康復訓練,減少機體不適癥狀發生,保證其生活水平[5]。
此研究實施整體護理服務患者的護理滿意率97.14%,實施常規護理服務患者的護理滿意率71.43%,實施整體護理服務患者出現尿崩癥、腦水腫、昏迷情況低于實施常規護理服務;表明了整體護理服務的優勢性,可有效減少機體不適反應的發生,保證神經導航系統手術效果。
針對顱內腫瘤病人應用神經導航系統手術時開展整體護理服務即可保證手術效果,還可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縮短在院時間,獲得患者與家屬認可,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