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芳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002)
乳突根治術是根除乳突、鼓竇和鼓室內的病變[1],將三者與外耳道相通,形成一復蓋上皮的空腔手術,適用于骨瘍型、膽脂瘤型中耳炎,合并各種耳源性并發癥者,能顯著減輕患者痛苦。予以有效手術配合護理,能促使手術順利進行,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本研究對手術過程中的手術配合與護理效果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行乳突根治術的3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30例、對照組30例。實驗組男23例,女7例,年齡23~63歲,平均(35.07±2.09)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2.08±0.65)年;對照組男22例,女8例,年齡23~62歲,平均(35.01±2.10)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2.12±0.67)年。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兩組均予以乳突根治術治療。于上鼓室入路,將上鼓室、乳突腔、鼓竇等開放,對面神經嵴磨低,清除鼓室、乳突腔、鼓竇等病變組織,遂填塞碘仿紗條,對切口予以縫合。手術期間加強手術配合,即術前儀器準備、術中儀器電源設備配合、體位干預、麻醉效果觀察、出血處理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常規護理。即術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如腸道準備、耳邊毛發剔除等、術中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監測、術后加強患者出血、疼痛觀察,積極做好止血止痛護理、加強患者分泌物清除、體位指導等。
實驗組綜合護理。(1)術前護理。心理護理。手術前訪視患者,將麻醉、手術方式、手術環境提前告知患者,消除患者內心疑惑,積極面對治療。通過與患者言語交流、行為等評估患者心理面貌,發現患者是否存在潛在心理問題[2],對其進行細致分析,針對性干預。如針對擔憂疾病影響自身聽力,影響日常生活者,可從手術治療優勢入手,減輕患者內心恐懼,必要時可邀請治療成功案例予以安慰,使其建立治療信心,積極樂觀面對治療,保障手術順利進行。(2)術中護理。環境護理。患者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主動詢問患者溫濕度環境是否適宜,若不適,積極予以調控。并發癥護理。術中護理人員除積極配合術者完成手術器械傳遞,加強生命體征觀察外,還需加強患者出血情況觀察,針對異常出血者,及時上報術者,予以針對性干預,避免因神經損傷發生面癱等,降低患者生活質量。(3)術后護理。心理護理。術后將手術效果第一時間告知患者。
(1)觀察兩組臨床相關指標。主要觀察焦慮、抑郁評分、滿意度評分、住院時間等臨床相關指標。焦慮、抑郁采取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HAMA、HAMD進行評定,分值越高,患者上述負面情緒越嚴重。滿意度評分采取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量表,滿分100分,從護理人員護理服務態度、操作技能等方面進行評分,分值越高,患者滿意度越高。
(2)觀察兩組護理效果。主要從完成手術人數情況,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綜合評定護理效果。
實驗組焦慮、抑郁評分、滿意度評分、住院時間等臨床相關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分) 抑郁評分(分) 滿意度評分(分) 住院時間(d)實驗組 30 6.76±0.76 6.08±0.56 94.75±3.65 10.65±0.54對照組 30 7.98±0.54 8.07±0.65 80.67±3.31 12.65±1.23 t-6.639 12.704 15.651 8.155 P-0.000 0.000 0.000 0.000
實驗組手術過程中均順利完成手術,發生繼發性感染1例、鼓室神經損傷0例、出血0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33%;對照組均順利完成手術,但手術過程中有2名患者因情緒過于激動出現血壓升高等現象,經安撫后遂趨于正常,完成手術,發生繼發性感染4例、鼓室神經損傷2例、出血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6.66%,兩組并發癥發生率組間比較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x2=4.320,P=0.038)
乳突根治術是耳部疾病時采取的一種切除外耳道后上骨壁,使鼓室,鼓竇,乳突腔外耳道想通與外界開放的一種耳部手術方式,能有效減輕患者痛苦。值得注意的為,行這一手術治療時,若手術配合不當,患者聽力會受到一定損害,嚴重者可出現致聾。因此,加強對乳突根治術患者手術配合與護理意義重大[3]。
本次研究觀察護理效果發現,實驗組在焦慮、抑郁評分、滿意度評分、住院時間等臨床相關指標及并發癥方面均較對照組更優(P<0.05),可知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效果更佳。
對乳突根治術患者予以綜合護理配合,能有效促使手術順利進行,減少并發癥發生,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