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聚焦當下,著實壓控“兩金”,防控“兩金”占資過高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短缺、資金成本高昂和資產負債率攀升,是國企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面對的抉擇,也是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逐浪弄潮改革者強。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生存面臨的挑戰更大,發展的要求更高,需要企業主營穩健、現金流充裕。兩金壓控是實現“兩個一流”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倒逼企業管理水平和核心能力提升的具體要求,本質上是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序展開,各地生產、流通與消費逐步恢復,需求的聲音也變得清晰。隨著復工復產向多個領域推進,兩金壓控工作要避免一刀切,精確掌握需求信息尤為重要:如疫情導致鋼鐵、汽車等行業庫存上升,而醫藥、防疫消毒用品及化工原材料等行業則需求陡增。眼下,一些行業去庫存是當務之急,另一些行業則需要增庫存。“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吻合是檢驗復工復產、兩金管控工作的重要標準。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從雨雪紛飛到春暖花開,再到蟬鳴螢飛,湖北和武漢逐漸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重現人聲喧鬧,重展生機活力。然而,北京疫情的反復,意味著疫情并沒有離我們遠去,難關還在。但機遇和挑戰并存,面對疫情的持續影響和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我們更需要堅定信心、正視困難、不畏艱險,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落實落細“六穩”“六保”工作部署,打贏“兩金”壓控攻堅戰,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