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英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 自貢 643000)
無痛胃腸鏡術是現今胃腸類疾病先進的手術方法,因在手術過程當中需要實施麻醉,老年患者易在術后出現嗜睡或精神亢奮等問題。通過對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術后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老年患者上述問題的產生,患者保證生命健康,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現報告如[1-2]。
研究對象選自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入院就診實施無痛胃腸鏡手術老年患者79例,使用單雙號分組方法,將患者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每組39例患者,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50歲至67歲,平均年齡(56.32±2.94)歲,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52歲至66歲,平均年齡(57.48±1.03)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基礎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常規組患者采用常規術后護理方法:告知患者注意事項,檢測患者生命體征,叮囑患者遵照醫囑用藥;干預組患者在常規術后護理基礎上增強術后護理安全管理 ,詳細方法如下:
(1)術前溝通:在手術前于患者進行細致的溝通,告知患者實施無痛胃腸鏡手術中可能會遇到和出現的情況,并將手術方案和解決突發狀況的方法進行講解,讓患者清楚了解手術細節。
(2)檢查指標:對患者機體各項指標和既往病史做詳細的整理和記錄,密切關注患者血氧、心率、血壓、血糖等生命體征,確保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如患者在手術當中或術后遇突發狀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3)生活指導:患者在實施手術后,對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無痛胃腸鏡手術知識的宣導,規范患者日常作息時間,避免因辛辣、油膩、生冷食物攝入對胃黏膜和腸粘膜產生刺激造成患者術后不適,根據患者各項指標檢測數值,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和體育鍛煉,增強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4)術后跟蹤:對術后患者定期進行電話回訪,告知患者復查時間,詢問患者恢復情況和自身感受,提醒患者堅持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以及術后注意事項。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分析本次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術后護理安全管理的實施效果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表現為P<0.05。
將兩組患者無痛胃腸鏡術后護理評分表各項數值進行對比,干預組老年患者的各項測試評分均高于常規組老年患者各項測試評分,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無痛胃腸鏡術后護理評分表( ±s,n=78)

表1 無痛胃腸鏡術后護理評分表( ±s,n=78)
分組 案例(n) 自理能力 肢體行動 意識反應 生命體征常規組 39 70.62±2.90 65.48±5.26 61.26±2.65 87.54±1.68干預組 39 83.43±1.74 72.21±3.57 79.86±2.09 91.05±4.96 t 23.6545 6.6113 34.4169 4.185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1
老年患者實施無痛胃腸鏡手術,雖然可以減輕患者在手術進行中的痛苦感受,但由于患者年齡和身體機能等實際問題,無痛胃腸鏡手術后若護理不當,依舊存在一定的風險系數,并且會對患者術后的生活產生諸多的影響,所以,提高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手術后護理安全管理,降低老年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機率尤為重要[3-4]。
針對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術后護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術后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發生,在干預組中,對患者實施術后護理安全管理管理后,患者自理能力(83.43±1.74),肢體行動(72.21±3.57),意識反應(79.86±2.09),生命體征(91.05±4.96)等四項測試指標評分均高于常規組患者自理能力(70.62±2.90),肢體行動(65.48±5.26),意識反應(61.26±2.65),生命體征(87.54±1.68)四項測試評分,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術后護理安全管理的實施,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應用意義,值得在臨床上使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