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瑜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胰腺癌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目前,臨床上的診斷和治療難度都比較大。其發病的原因尚不清楚,有研究顯示可能與患者經常吸煙、喝酒以及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等多種因素有關[1]。臨床上的治療手段以手術為主,但是由于胰腺所處的特殊位置,解剖的結構比較復雜,因此,手術后對患者的損傷比較嚴重,是患者的恢復效果不太理想。本文對快速康復教育路徑用于胰腺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價值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隨機抽樣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本院100例胰腺癌圍手術期患者為研究對象。抽簽法分組:對照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34-75歲,平均(54.4±6.7)歲。研究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35-76歲,平均(55.4±6.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保持同質性(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手術的實施辦法,減輕患者的恐懼感;護理人員要提前做好手術的準備工作,告知患者手術前一天不能飲食,不可擅自使用止痛藥物;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在手術前給患者補液,保證患者的術前體液和離子正常;研究組患者采用快速康復教育路徑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入院宣教護理
①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要熱情的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紹主治醫生和醫院的手術設備以及疾病的相關知識,指導患者放松心態,樹立患者進行手術的信心;②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和生活習慣,看是否有吸煙喝酒的情況,之前有無消化道系統疾病;
1.2.2 手術前宣教
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的過程及手術后會出現的不良發應和預后的情況,使患者提前做好準備;多向患者介紹手術成功的案例,樹立患者治療的信心;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并進行相應的心理的暗示,使患者的心態放松,以最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減少手術過程中的應激反應。
1.2.3 手術護理
①手術前的消化道準備:手術前一天告知患者禁食禁水;術前2小時給患者服用葡萄糖溶液;②手術過程中的護理:手術前進行氣管插管對患者全身麻醉;患者手術過程中需要的液體進行提前加溫,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對患者進行適量的補液;③手術后的護理:患者清醒后,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后需要注意的問題,并指導患者可以進行適量的床上運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體機能;如果患者出現惡心、疼痛以及頭暈的癥狀,護理人員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并告知患者產生這些癥狀的原因,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恢復情況,可以拔除患者的引流管和尿道管;對患者開展腸內營養支持,可從流質食物逐漸向正常食物過渡。
1.2.4 出院護理
患者辦理出院后,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及家屬在家如何進行傷口的護理,要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并叮囑患者按時復查。
以SPSS24.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x2檢驗對比。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術后康復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康復水平進行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康復水平進行比較(±s)
住院時間(d)研究組 50 51.35±12.96 24.75±2.05 12.42±1.45對照組 50 63.24±11.25 34.40±3.60 16.23±2.34 t 4.899 16.471 9.787 P 0.000 0.000 0.000組別 n 首次排氣時間(min)下床時間(h)
研究組(n=50),VAS評分(4.28±1.02),對照組(n=50),VAS評分(6.25±1.15)研究組患者的術后3天的疼痛水平(VAS)低于對照組(P<0.05)。
快速康復護理模式近年來廣泛應用在外科手術的圍術期之中,可以通過聯合麻醉和手術方式以及優化疼痛和術后的康復護理等方面減少患者的術中應激反應,縮短患者術后恢復的時間[2]。因為胰腺癌患者的圍手術期的心態和對疾病的認知情況直接影響著患者手術過程中的應激水平,因此,要加強在護理的過程中以手術不同時期對患者的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以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和護理效果。
本文對快速康復教育路徑用于胰腺癌圍手術期護理的價值進行了研究,通過在入院時和手術前以及手術中和手術后對患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以較快的護理康復水平和術后較低的疼痛評分完成了治療,提高了治療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胰腺癌圍手術期護理中采用快速康復教育路徑可以提高患者的術后康復水平、降低患者術后的疼痛評分,值得在臨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