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有寬

摘 要:由于獨特的地域特點,西北地區縣域內高中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嚴重的聽力焦慮感。這種焦慮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課堂內外的教學效果,導致該地區高中生英語成績整體長期處于較低的水平。旨在通過研究,使英語聽力焦慮感保持在較佳的水平,以對英語教學起增益作用。
關鍵詞:英語聽力;焦慮;研究
一、研究意義
一般來說,市區的高中具有較好的生源,其英語成績和英語水平較之于縣區的學生要高很多。實際上,近年來,由于尖子生向較大城市輸入,縣域內的高中生英語水平愈發顯得薄弱,存在著嚴重的英語聽力焦慮感。這使得他們對英語學習力不從心,甚至產生了恐懼和厭惡。而西北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當地的方言混雜,使得這種情況尤為加劇。與此同時,隨著教研教學的發展,各個地區的教師都針對自己的特定學生展開了英語教學的研究,那么,西北地區縣域內高中生英語聽力焦慮感的研究也就迫在眉睫。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問題
(1)西北地區縣域內高中生的英語聽力焦慮感現狀;
(2)聽力焦慮感和英語成績的相關性;
(3)西北地區縣域內高中生英語聽力策略的使用情況;
(4)西北地區縣域內高中生的英語聽力焦慮感和聽力策略的關系。
2.研究對象
研究團隊選取了永登縣和正寧縣500名高中二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一是這個地區的學生都屬于縣區,可以較好地區別于其他市屬城區學校的學生。二是選用高中二年級的學生相比較具有穩定性,也更能代表高中生的實際水平而且具有現實意義。因為高一新生更多具有初中特質,而高三一方面學業繁重,另一方面是他們即將畢業,后續實驗因為時間限制會受到影響。最后一個原因是研究團隊的成員皆來自這兩個縣,選取這兩個縣的實驗對象便于開展研究。
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有:(1)英語聽力焦慮測試量表;(2)英語聽力學習測試量表;(3)聽力測試高考題全國試卷兩套,分別選取了2016和2017年的試卷;(4)SPSS20.0;(5)錄音筆若干支。
4.研究過程和方法
4.1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2)訪談法;
(3)SPASS數據分析法。
4.2研究過程
(1)分別制作聽力焦慮感量表和聽力策略調查問卷;
(2)從永登縣和正寧縣的幾所高中選取500名高中二年級學生,由教師發放聽力焦慮感量表和聽力策略調查問卷;收集量表和問卷,匯總和分析數據;
(3)為500名已被選取的高中生發放試卷進行英語聽力學習水平測試,收集試卷和分析結果;
(4)選取約260名學生進行訪談調查,用錄音筆或筆記的形式,探究其采用學習策略的優先、多寡,以及不采用策略和采用策略后的焦慮狀況和感受等;
(5)進行SPASS相關性分析,即英語聽力焦慮感和聽力策略分析,英語聽力焦慮感和成績分析;
(6)分析數據;
(7)得出結論和建議。
三、數據分析
1.英語聽力焦慮感問卷得分的分析
根據問卷分值,將實驗者分為高、中、低三組。按百分制計算,根據中國焦慮標準50~59分為輕焦慮組,60~69分為中度焦慮組,70分以上為高度焦慮組。分析結果發現,高度焦慮感組的人數占總人數的58.6%,中度焦慮感組占31.4%,輕度焦慮感組占10%。另外,結果中80分以上的人數達到了195人,占比39%。
2.聽力策略量表分數的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統計分析得到了相應結果。按每50分分組,A組51~100分,B組101~150分,C組151~200分,D組200分以上。英語聽力學習策略平均成績158分,按策略量表得分,A組48人,B組221人,C組158人,D組73人。
3.英語聽力焦慮感和英語聽力水平測試成績的分析
選取高考英語聽力試卷2016年I卷,從中選取四個班級260名學生進行測試,將取得的成績與聽力焦慮感分數做相關性分析。通過使用SPSS 20.0對兩組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相關性分析、效度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等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學生的聽力水平與焦慮感水平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呈顯著的負相關(r=-781)。
4.聽力策略量表得分與聽力水平測試成績的相關性分析
現在,我們再把聽力策略得分和聽力水平測試成績做一相關性分析,結果發現,聽力策略量表得分和聽力水平測試成績在特定范圍內呈現共同上升和下降趨勢,但是,在部分區域呈現截然相反的趨勢。這和葛明貴、晉玉等學者先前研究的結果一致。
5.不同聽力學習策略對聽力學習焦慮感的影響
通過選取260名學生,對他們采取的不同策略得分和英語聽力水平測試成績做相關性研究,結果如圖所示(不同英語聽力學習策略和英語聽力焦慮感相關性圖)。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際策略對降低英語學習聽力焦慮感的作用較大,而其他三個策略的作用較低,且作用大小近乎相等。
四、研究結果
1.西北地區縣域內的高中生存在較高程度的聽力焦慮感;外語聽力焦慮感總體情況人數對比:高度焦慮感組>中度焦慮感組>輕度焦慮感組。
2.學生的聽力水平與焦慮感水平之間呈顯著的負相關(r=-781)。
3.該地區高中生的聽力策略使用頻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認知策略、社會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
4.聽力策略的選擇對聽力焦慮感有影響。其影響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社會情感策略。
五、結語和不足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通過選擇使用英語聽力學習策略,從而降低英語聽力焦慮感的方法是有一定合理性和可行性的。但是,降低焦慮的方法還有很多種,能不能直接采用這些方法來降低焦慮,促進教學,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注:本文系甘肅省蘭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西北地區縣域內高中生英語聽力焦慮感及其策略的研究——以永登縣和正寧縣為例》成果,課題立項號:LZ2019-0360。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