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積倉
摘 要:地理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鄉土地理是一個以學生居住地為中心的小區域的綜合地理,將鄉土地理資源應用于教學中可以將復雜的理論知識和熟悉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不但可以降低高中地理教學難度,還有助于落實核心素養,從而使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關鍵詞:鄉土資源;地理;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組成的地理核心素養目標。旨在讓學生學會從地理視角認識和觀察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融入鄉土地理知識,可以體現課標中“學習身邊的地理”的目標,還可以使地理核心素養落地、落實,從而使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一、鄉土資源融入地理教學的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地理的興趣濃厚,自然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會更強。學生對于地理的認知經驗都是來源于鄉土地理。利用學生非常熟悉的鄉土資源開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激發學習興趣。而且所有的地理現象都有相同性,利用鄉土資源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掌握地理知識。要讓學生將地理知識學習透徹離不開地理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鄉土資源是學生最好的實踐場地,可以培養學生對區域的認知以及綜合思維能力,在學生考察周邊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行動能力。學生在對鄉土資源考察時,還可以通過綜合分析全面了解家鄉情況,不但落實了學習身邊地理的目標,還有利于學生從地理視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家鄉的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二、利用鄉土資源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一)培養區域認知能力
對學生來說鄉土資源有親切感,結合鄉土資源材料進行教學更能讓學生對地理知識感興趣。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學生家鄉的地理素材對學生進行情景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區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如在區域地理講地理位置時以榆中為例——海陸位置:榆中地處西北地區,是中國陸域地理幾何中心。經緯度位置:東經104度,北緯36度;相對位置:榆中縣在定西市、會寧、靖遠縣以西,臨洮縣以南,蘭州市七里河區、城關區以東,皋蘭縣、白銀市以南。
(二)培養綜合思維能力
鄉土資源、鄉土案例是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最好載體。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對家鄉的農業、工業以及生活等多個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性分析。在地理教學中融入家鄉案例,更符合學生的需要,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提升綜合思維能力。如在必修二第三章《區域農業的形成與發展》一章中我精心設計了“家鄉農業如何發展——榆中高原夏菜種植業”從榆中高原夏菜的區位優勢、存在的問題、今后發展的方向三個方面進行了設計,引導學生查找資料、結合生活體驗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為榆中高原夏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
(三)培養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室外實踐以及野外實踐活動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加深對知識的認知,獲得實踐體驗的成果,這對學生學習地理來說意義重大。參與實踐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貼近生活的鄉土資源可以讓學生在地理實踐中更具有真情實感,更能感受到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如在講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時帶領學生徒步登馬銜山,觀察、感受山地的垂直地域規律,從山麓的闊葉林到半山的高山杜鵑,再到山頂的草甸,體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四)培養人地協調觀
人地協調觀的主要內容就是:人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對人的影響、人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協調。學生通過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了解人類與地理之間的相互作用,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具體建議,加強學生對人地協調觀的培養。比如講農業時引入榆中盆地是引黃河水灌溉農業,主要種植高原夏菜。北山地區為干旱農業,主要發展特色種植如園子百合種植,中連川鄉黃蒿灣村中藥材種植。南山地區是二陰山區,主要種植冷涼型高原夏菜。指導學生用農業區位理論分析方法試著為榆中農業發展做出規劃。再比如在講農業可持續發展時引入全國首批、甘肅首個李家莊田園綜合體,結合該項目的規劃引導學生思考現代農業發展體現出的人地協調觀。
三、鄉土地理資源融入地理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深度研討,吃透教材中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鄉土地理資源,更好地將其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結合起來,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開發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根據國內研究現狀的了解,很少有針對小區域的鄉土地理教材,將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整合為鄉土地理校本課程,能極大豐富一線地理教師的課程資源。
3.在組織學生進行室外實踐時,要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做好學生紀律的組織工作,珍惜學校批準的外出實踐機會,讓學生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1]熊雅麗.鄉土地理資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有效性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2]呂曉丹.培養高中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J].地理教學,2016(17).
[3]鮑涵,崔天順,趙爽,等.高中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6).
[4]袁孝亭,王向東.中學地理素養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注:本文系蘭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規劃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鄉土地理校本課程開發與應運研究》(課題立項號:LZ[2018]GH568)研究成果。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