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林
賭王何鴻燊大殮,殯儀館門口記者云集,他們拍盡了兩岸三地的政要巨賈,竟然沒有發現李嘉誠家族的一個影子。在何鴻燊治喪委員會的名單上,李嘉誠大名在列,可李嘉誠家族為何連個代表都沒有出現?李嘉誠去了哪里?
也許,李嘉誠哪里都沒去,他只是不想面對當天的很多政要商賈,更不想面對公眾。
曾經,李嘉誠腳下的土地各種勢力暗流涌動,李嘉誠在各大報紙上重金刊發“黃臺之瓜,何堪再摘”的廣告。看上去只有短短8個字,每一個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解釋,可是黃臺摘瓜的典故是一場血淋淋的爭斗。李嘉誠成了諸多民眾,甚至政要口誅筆伐的對象。
李氏家族發跡于香港,在通往首富的道路上,衣食住行都在李氏家族的生意網絡中。李嘉誠不是給民眾提供生活便利的救苦救難的菩薩,他同時在攫取高額的利潤。財富的黃臺之上,李嘉誠跟他的朋友們已經將腳下的瓜果摘了無數遍,才有了李氏家族的富可敵國。
任何的風云變幻,在李嘉誠的眼中都是生意。40年前,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李嘉誠聞風而動,北上開疆拓土,成為北京的座上賓,拿下北京長安街最熱門的地塊。那個時候,從西北剛到北京的潘石屹站在長安街頭感嘆,如果有一天能夠在長安街造房子,多好啊。
潘石屹的偶像就是李嘉誠。李嘉誠拿到土地,沒有立即進行開發,而是囤地皮。李嘉誠利用自身財富以及附著在財富身上隱形的權力光環,在全國各地囤地皮,一囤就是幾年甚至幾十年。從2012年開始,李嘉誠家族開始從大陸撤離,那個曾經仰望他的潘石屹也跟著超人的腳步。
任何的風云變幻,在李嘉誠的眼中都是生意。
李嘉誠從大陸撤離的資金開始轉移向歐美,炒地皮、買酒吧、能源通訊,只要是跟老百姓生活相關的,李嘉誠都下重注,短短幾年就砸下了4 000多億元。現在,李嘉誠差不多買下了半個英國。李嘉誠把在香港的戰略復制到了英國,讓英國人給自己首富的王冠增光添彩。
李嘉誠缺席賭王大殮背后,正在倫敦謀劃一個更大的棋局。如果早年在英國的投資只是生意,現在倫敦的香港城項目,李嘉誠已經不再是在商言商,跟唐寧街10號的攀附已經讓商業長出了權力的牙齒。
15年前,英國跟歐盟熱火朝天,李嘉誠看上了亨利八世的皇家造船廠,那是大英帝國海上崛起的根據地,地處泰晤士河畔,緊鄰格林威治,距離倫敦金絲雀碼頭3公里左右,可謂寸土寸金。那個時候,香港的新世界、新鴻基等豪門巨富都在泰晤士河畔跑馬圈地,他們大興土木時,李嘉誠笑看風云,囤地待漲。
直到拿地8年后,才將項目開發計劃提交給當時的鮑里斯倫敦市政府,鮑里斯批準了開發許可。但是項目進展緩慢,到2020年6月李嘉誠才拿到正式的首期規劃許可,旨在打造成千億元規模的“香港城”。
近日,英國政府稱將向香港BNO護照持有者提供移民路徑,李嘉誠的大生意就拿下規劃許可,外界認為這正是為香港移民提供居住地。李嘉誠是為香港移民提供倫敦的避風港嗎?非也,只是李嘉誠賺錢的一筆生意。李嘉誠早年曾經聯合新世界等香港財團到加拿大,搞過同樣類似的項目,為香港移民提供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