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

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加速的時期。截至2019年,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已達2.49億,占總人口的17.9%,預計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30%以上,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從全球老齡化增速來看,中國已成為全球增速最快國家,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目前已呈現出老齡人口的“高增長”以及年齡結構的逐步“高齡化”的態勢。我國目前存在著大量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即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更加對傳統的“養兒防老”家庭模式帶來嚴峻的挑戰,社會整體面臨巨大的養老壓力。
隨著全社會面臨的養老壓力激增,國家近年來頻頻頒布養老相關政策。政策頻出展現出國家大力扶持養老產業的積極態度。需求端飛速增長,供給端缺口較大,加之國家利好政策助推,催化養老服務機構加速落地。
傳統養老院是由專業的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老人按月繳納費用(通常由床位費+護理費+伙食費組成),養老院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和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程度的護理、膳食、健康管理、生活協助等服務,醫療需求主要依托附近的醫療資源。作為養老服務機構的第一代產品,雖因價格相對親民目前還普遍存在,但對比市面上其他更新換代的養老服務機構,無論是住宿條件、功能配套還是醫療水準方面都已顯得相對落伍單一。
養老地產采取銷售產權盈利的模式,以養老、養生、度假為概念,出售房屋產權為主。在建筑規劃、裝飾標準以及生活配套方面,會進行適老化設計。
大型養老社區是時下熱門的養老服務機構開發模式,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設施和服務,社區配有大面積綠地、景觀、花園等,為入住者提供優美的居住養生環境。社區提供各種日常生活配套設施,如餐廳、超市、健身及各種活動場所等,多數還會配有醫療康復機構,為入住者提供醫療、護理和康復等多種專業醫療服務。
大型養老社區一般采取四類入園模式,一種是出售固定年限使用權方式,年限內使用權可由子女繼承。第二是租賃方式,社區設立一定的入住門檻,然后按月收取服務費(租金)。第三是會員制,通過銷售會員資格,并為會員提供全方位的康養服務,通過收取會員費和服務費實現盈利。第四是租售并舉的模式,社區內既有可出售產權的養老住宅,也有收取租賃費、服務費的養老公寓。
自設醫療機構難,醫療配套仍欠缺。目前的養老服務機構在開發時,考慮配備醫療機構的準入難度和成本投入,多采用的是醫養分離的模式,就是依托附近醫療資源,與機構之間有一定距離。但老年人普遍患有慢性病,且醫療需求高于青壯年群體,需定期奔波于醫院與機構間,仍有很大的不便性。根據衛健委數據,截至2018年,全國醫養結合機構大約僅占總養老機構數量的4%,且其中大部分是公立機構。
養老護理留人難,專業護理顯稀缺。據統計,中國當前養老服務人員的就業需求是1000萬,而已經提供的專業養老護理服務的人員只有50萬,目前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持證養老護理人員不足2萬。辛勞瑣碎的工作內容與捉襟見肘的薪資待遇令多數年輕人望而卻步,也令很多養老機構不得不面對養老護理員短缺的困境。
機構養老地產化,配套服務跟不上。目前大多數的機構養老產品地產屬性過重,而對于消費者來說看中的主要是產權、使用權、會員以及綁定保險等的投資價值,并非養老服務,因此往往只將“養老”作為一個產品宣傳賣點,并非核心價值,因此在后期運營中養老服務質量無法保障。
機制革新——醫養結合。所謂醫養結合,就是將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目前,我國的醫養結合仍在探索階段。
醫養結合可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實現:第一,醫療機構自主開展養老服務,自設養老服務區、康復護理區等。第二,養老服務機構在社區內自主投資設立老年病醫院、專科醫院、護理醫院、康復醫院等專業醫療機構,由專業化醫療護理團隊運營。第三,養老服務機構與附近醫療機構開展協議合作,以建立醫療綠色通道或醫院輪崗派駐醫療團隊進入養老社區的方式,提供專業化醫療服務。
硬件升級——智慧養老。智慧養老是指應用智能硬件產品、搭建智能管理信息系統集成、升級智能養老運營服務的綜合智能化養老。隨著5G時代來臨,國家在政策層面也在大力引導發展智慧康養產業,隨著消費群體的需求數量和質量的不斷提升,先打出智慧養老這張牌的必將是先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養老產品。在養老服務機構中進行智慧化升級可從三方面入手。第一,為入住長者提供各類智能化養老產品,如可以隨時監測生命體征并同步在社區云端數據庫的智能手環,具有消費、門禁、無線定位等多功能的隨身佩戴IC卡,安保陪護機器人,可進行健康監測并實現報警功能的床墊,等等。第二,搭建包含多模塊數據的云端信息庫。第三,養老配套服務智慧化,如醫療服務中,搭建遠程可視化醫療終端。生活方面可嘗試建立室內傳感數據的集群系統、基于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環境監控系統及生活輔助系統等,全方位實現養老服務智能化。
軟件配套——頤養大學。對于養老社區來說,硬件升級了,軟性服務也得跟上老年人需求變化的步伐,應為老年人閑暇的養老生活提供更多休閑活動項目。在這方面,烏鎮雅園的頤養大學做的不錯,在活動方面涵蓋老年人感興趣的書法、繪畫、刺繡等各類課程,以及自發組織的多元化俱樂部、各類主題各異的表演及競賽等,極大程度上豐富了入住長者的養老生活。現在已經有部分新建養老院在設計時以此為對標,加入更多老年人休閑、娛樂、學習的項目。
面對人口加速老齡化帶來的挑戰,全國各類養老機構加速落地,在未來的發展中,唯有不斷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加速推進醫養結合、不斷夯實和升級服務水準,方能打造有競爭力的養老機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