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慶匯

帶領市場上漲的主力
科技股在經歷了3月9日“黑色星期一”的急速調整后,3月10日成為帶領市場上漲的主要力量。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在當日的演講中表示,科技股仍然是市場主線。“大盤指數仍然會運行在3000~3300點之間。2019年底的時候我們認為今年上半年指數不會出現3000之下的點位,但是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影響,還是出現了一段時間3000之下的點位。從現在開始,我們認為大盤應該是逐步站穩3000點,然后走向3300點的過程。”
“隨著風險偏好的上升,科技板塊的走勢已經起來了。創業板、科創板的表現,會比主板的表現更好,看好創業50的優質科技股,看好科創板ETF,看好半導體、云計算等細分領域的股票表現。從醫藥板塊來看,風險偏好上升,也會帶動科技醫藥,強過傳統醫藥。關于主題投資,我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主題性投資機會將會迭出。優選醫療信息化、5G、散熱主線、第三方檢測、綠色能源革命等一系列的新興主題。”
對于科技股,黃燕銘有幾點看法。
一是2020年處于市場風險偏好上升周期。2018年,A股市場的整個風險偏好,從高到低,逐級下行。整個市場的表現也是下行的。2019 年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處在一個極低的位置,投資者喜歡的是有業績、風險極低的股票,幾個消費龍頭,美的、格力、海爾和茅臺,表現搶眼。2020年,風險偏好逐步抬升,投資者喜歡成長性好的股票,比如科技股。
二是先看一線科技股,再看二線科技股。他表示,假設我們把科技行業的六大子行業拿出來,按照風險度從低到高地排序,結果是電子、通信、新能源、計算機、傳媒和軍工。由于市場的風險偏好是從低往高走的,因此股票市場上科技股板塊,也是按照風險度從低向高走的,之前我們看到的科技股行情,重點是在電子和通信,其次是新能源、計算機和傳媒,而軍工股表現較少。
隨著風險偏好的逐級抬升,科技股也不是同時所有股票普漲,而是按照風險程度的高低一格一格往上走的。下個階段,科技股的重點將從電子和通信,逐步轉移到計算機和傳媒互聯網等。
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從基本面來看,科技行業相對于其他行業更少受到疫情影響,由于內需市場龐大,也較少受到海外市場影響。
對于海外市場的連續暴跌,市場上有觀點認為,海外市場的調整,主要出于對疫情擴散的擔憂。也有觀點認為,對疫情的擔憂,并不足以解釋近期海外市場的波動,美國 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創出新低,表明市場對于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擔憂加劇。在經歷了歷史上最長的128個月的經濟擴張后,美國陷入衰退的概率在進一步上升,而目前的利率水平,讓市場擔心美聯儲的應對空間不足。
在全球深度融合的今天,海外經濟的疲軟以及市場的持續調整,會從基本面和風險偏好兩個方面影響 A 股市場。A股市場短期面臨的不確定性加大,市場是否充分反映了海內外基本面和風險偏好的變化,還需觀察。相對而言,科技行業受到的負面影響可能是最小的。
未來機會精彩紛呈
實際上,科技產業的內涵十分豐富,比如信息、能源和健康都可以列入科技產業。信息和能源是人類社會物質文明進步的最主要動力,健康是人本身最基本的需求。
華安基金李欣認為,可以將TMT行業用一個二維坐標系進行解構,橫軸是TMT 行業從上游到下游的物理層級,依次是器件、模組、整機,往上是互聯網,縱軸是信息的流轉方向,亦即業務流的流向,分別是端(智能機等終端,實現信息和人以及外界的交互)、管(信息管道,通信設備等)、云(云計算,包括IAAS、PAAS、SAAS)。有了這樣一個二維的坐標系,我們可以將TMT行業的絕大部分細分行業和公司標示在圖上。
2019 年 TMT 行業有 3 個重要的投資方向:第一是在管(信息管道)這個層面上,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是材料(高頻材料)、器件(高頻器件)、模組(天線、光通信等模組)、整機(通信設備等)。2019 年是 5G 大規模建設的元年,以上這些產業環節都充分受益;第二是在上游(主要是器件)這個環節,以華為產業鏈為代表進行了國產替代,相關公司充分受益;第三是在中下游模組和整機環節,蘋果智能手機和 AirPods 帶來創新性使用體驗,蘋果產業鏈量價齊升。
從這個角度來看 TMT 行業在 2020 年的機會。第一,在終端這一產業環節上,今年是5G手機的換機大年,相應的產業鏈如射頻等可能會有機會。第二,云端的機會,尤其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在線辦公、在線游戲、在線醫療的普及進程。整個云計算產業鏈,不論是從器件到模組再到服務器的硬件領域,還是云服務提供商,包括 IAAS、PAAS、SAAS 等,都有機會。第三,今年上游產業尤其是器件依然有較好的投資機會,而且其邏輯相比于去年又有了一些新的演繹和升華。
同時TMT行業除了硬件領域的通信和電子以外,今年在 軟 件 領 域 會 有 很 多 進 展 和 突 破 ,例 如 華 為 的 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和鴻蒙操作系統正在完善自主可控的生態系統,相應的數據、應用、服務提供商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5G的角度,在通信網絡和終端基本普及之后,商業模式創新會大量涌現,包括云游戲、車聯網、物聯網、VR/AR等等。
能源領域,包括能源的產生(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能源的傳輸(智能電網和能源互聯網)、能源的應用(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環節,都有一些新的發展方向,帶來相應的投資機會;還有健康領域,包括創新藥、醫療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