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婷


今年37歲的楊濤生活在深圳。經過很多認真準備,去年他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精品火鍋店,打算大干一場。但是,開業約半年來,事業發展沒有他想象中那么順利。
銷售轉型做美食
楊濤大學畢業后到深圳工作,在這里待了十幾年,目前已經結婚生子,把家安在了深圳。
他原本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銷售主管,年薪50萬元以上,但他不是很喜歡自己的工作。“我的學歷不高,也沒有專業特長,做銷售是我能找到的比較高薪的職業,我其實更愛做一些實事。還有,以前做銷售經常出差,我現在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于是,他想到了就地創業。
楊濤平時很熱愛美食,他的夢想是開一家具有自己風格的餐飲店。經過近一年的籌備,去年9月,楊濤的精品火鍋店在深圳鬧市區開業了。他說:“深圳的生活水平比較高,年輕人多,火鍋是很多人聚餐的首選,我覺得市場還是很大的。”
他和朋友蔡先生合伙,起步資金是60萬元,楊濤出了40萬元,擔任餐廳總經理。因為餐廳的定位是精品店,光是基本的裝修、家具、設備等就花掉了30 萬元,200 平方米的店鋪每月租金 3 萬元,人力成本每月在10萬元以上,運營壓力也是很大的。
發展不順面臨考驗
開業的頭兩個月,楊濤設計了一些酬賓活動,再加上親朋好友的捧場,反響還不錯,但是后來生意逐漸冷淡。今年春節期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楊濤的火鍋店基本處于歇業狀態,他非常著急,可是又沒有什么辦法。
楊濤對餐廳的未來還有很多打算,比如要加大網絡營銷、要做會員制等等,只是目前來看一切都還是問號。“進展和我設想的差很多,我們本來以為,秋冬旺季開業再加上春節假期,可以一舉成功,沒想到危機來得這么快,現在真的是遇到生存問題了。”楊濤說,如果不恢復正常營業,公司賬上的錢撐不了多久。他已經辭掉了一些勞務合同工,并恢復了外送服務,正在努力扭轉局面。
一起創業的合伙人蔡先生打了退堂鼓。蔡先生明確表示,不想再增加投資了。楊濤要么找到新的投資者,要么就自己繼續出錢。按照眼下的境況,轉讓餐廳不一定能找到下家,也不一定能賣出好價錢,關掉則意味著之前的投資都打水漂了,楊濤很為難。
楊濤給自己開的工資不高,他的妻子是培訓機構的老師,每月收入1萬元以上,房貸已經還清,日常生活和孩子教育不會受影響,但是家里可以利用的錢少了很多。他定了一個底線:“自己最多再投入10萬元,希望能找到新的合伙人,撐到好轉的時候,好的話一年內收回成本或者以不虧的價錢賣掉,差的話就倒閉。”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希望專家給自己指點指點,現在家庭財務如何打理才能應對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