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思婷
大部分人家里沒“礦”,必須靠自己工作賺錢,職業收入就是核心配置,走好職場之路,升職加薪也成了最重要的優化改造。
喜提低配人生沒關系,一步一步來,也能憑本事升級,過上高配生活。實現職場升遷,加強賺錢能力,便是對自己的“改裝升級”,方式包括提升學歷、考取證書、內部升職、跳槽等等。
提升學歷改頭換面
學歷是求職的門面。上班后還能安心下來讀書的只是少數人,用業余時間念一個在職學歷是相對容易的方式。獲得在職學歷的門檻比較低,考試的難度小,學習方式靈活,不會過多占用時間,學費一般上班族也可以承受。當然在職學歷受認可的程度比不上全日制學歷,但至少能在學歷層次上有所提升。在職學歷還可以用來轉換專業,讀一個第二學士學位不會太難,對于轉行、轉崗有一定的幫助。
取得在職學歷的渠道非常多。比如,成人高考曾經非常流行,現在還有很多人參加,考生參加全國統一成人高考考試,達到一定分數線后,就可以被高校錄取然后通過業余或者函授的形式學習,修滿學分即可畢業。另一種方式是自學考試,自考相對成考更加“寬進嚴出”,學員選擇一門專業自己報名自己學習,然后參加國家自考辦組織的統一考試,所有科目通過即可申領畢業證。目前很多高校開放了遠程教育課程,網上學習、網上考試修滿學分就能畢業。在職研究生的層次更高,市面上有五花八門的在職研究生項目可供挑選,其中以MBA、EMBA、MPA等類別最受歡迎,學習內容貼近實際,還可以擴展同行人脈,報考一般需要有2~3年以上的工作經歷。
想獲得含金量更高的學歷,需要付出更多成本,不管是時間上的還是金錢上的。有些職場人士工作幾年攢下一筆存款,然后辭去工作重返校園,就為了提高全日制學歷。這意味著2~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脫產,要放棄眼前的生活還要吃老本,但是成果顯著,可以收獲實打實的文憑和知識。不論是在國內考研還是申請國外大學學位,職場人士回爐重煉都很常見。
考取證書強化技能
考取證書可以精準地增強實力,特別是在一些技術性較強的行業,工作人員的資質被看重,專業技能證書的重要性一點也不亞于學位文憑,向面試官、客戶甩出證書很有說服力。總有一些行業大牛對考證嗤之以鼻,因為他們不需要用證書來證明自己,而對一般職場人士而言,以考證為目標來促進學習是十分有效的,可以幫自己找到使力的方向。
以 IT 行業來說,除了中級軟件工程師、高級軟件工程師、軟件架構工程師等國家組織的資格考試,國內外許多大公司還有自己的技術認證體系,開放給在校生和職場人士報考。比如,微軟公司的MCSD(微軟認證解決方案開發專家)、甲骨文公司的OCJP(甲骨文認證Java程序員),這些老牌的認證是很多開發人員自我升級的選擇。準備考試需要閱讀很多英文參考書和材料,可以順便掌握英文專業術語。再如,華為推出的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全領域認證,包含ICT技術架構認證、平臺與服務認證、行業ICT認證三類,基本上所有通信行業從業人員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方向的認證。由于華為設備覆蓋面廣,技術需求多,認證的權威性也比較高。認證考試難度較大,考生可以報名相應的培訓機構,也可以找資源自學。
還有一些職業資格證書是行業入門必備,想轉行必須考證。比如,現在培訓行業的薪酬待遇好,不少學霸選擇去當培訓老師或者自己創辦培訓班,辦班創業的成功率較高,成本又低,但要先考出教師職業資格證才行。再比如法律職業資格證,考出來就可以解鎖很多公務員崗位。
內部升職磨練大智慧
升職加薪是職場人士共同的目標。升職的決定因素很多,文憑、專業技能、績效、領導力、人際關系、性格等方方面面都會影響你的職場未來,我們需要吸收各方經驗。很多TED演講都關注職場成長,提出了許多建議。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和管理系主任亞當·格林斯基在演講中說,小小的表達能帶來重要的改變。職場中的“小嘍啰”經常會覺得自己人微言輕,于是一聲不吭地被人無視。想在公司里出頭應該要培養出自信心,保持激情,思路清晰地闡釋自己的觀點,想辦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引起別人的注意。
一位名叫蘇姍·卡蘭圖諾的職業咨詢公司領導者在演講中解釋了為什么很多人被卡在中層。她認為,大量女性中層員工一直無法再升職,是因為缺乏商業、戰略和財務智慧。堅定自信、吃苦耐勞、搞好人際網絡能帶你從小白向中層突破,但是這樣還不夠。進一步升職需要有商業思維,能理解公司的業務和未來發展方向,從而認識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要會審視和判斷外部形勢,有戰略意識;要能看懂財務報表所透露的危險和機會,將之轉化成業務需要。
跳槽尋找更好平臺
跳槽已經是一種職場文化。有人說,跳槽一時爽,一直跳槽一直爽。跳槽是快速漲工資的方法,相比于升職加薪更為簡單直接。跳槽使職場人士回到人才市場,重新給自己定價,尋找符合自身價值的薪酬待遇,讓自己跟上市場行情。尤其對于那些實力過硬的人來說,以跳槽來漲工資是再自然不過的做法。
今年的疫情使許多公司的經營問題暴露出來,改變了一些人對工作的看法,促使人們思考行業和個人的未來發展。在這個年后的求職季,面對不確定性,大家的職業心態更趨于保守。脈脈數據研究院的《2020春季職場人求職方式調研》顯示,64%的職場人士表示,可以接受“不漲薪跳槽”,想尋求穩定靠譜的平臺。還有一些人選擇暫不跳槽,想先留在原單位觀望,覺得與其盲目地出去碰機會,不如先把精力用來提升能力,經營好自己的職業形象,為將來的機會做準備。
顯然,短期內的薪酬不是求職決策的唯一考慮因素。跳槽還是應該遵循自己的目標和規劃,三思而后行,選擇可靠的、符合自己特質和理想的平臺,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