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潔

60 歲的資深財務人員老趙先生,于今年退休之際接受了公司的返聘,從業 40 載,夫妻兩人略有積蓄,過著有房有車無貸的小康生活。
合理的資產配置是影響家庭整體收益的關鍵因素,什么樣的家庭資產配置方案適合老趙家庭呢?分析表明,老趙家庭的資產配置不夠理想,應考慮減少高風險資產所占比例,慎重選擇保本、穩健型理財產品,多管齊下,合理配置、組合家庭資產。
一、緊急備用金老趙目前有活期及現金5萬元,建議這部分資金可以投資活期存款、貨幣基金或余額寶等流動性高的產品,這樣既保持了高流動性,又能提高資金收益。
二、投資規劃對于老趙來說,由于其家庭已有 50 萬元投資于股票、基金類資產,我們認為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高風險資產占比過高,可以調整部分資金配置一些保本、穩健型的理財產品。
三、保障規劃老趙夫妻除了普通醫保外,未配置任何商業保險,家庭的保障明顯不足,萬一有意外事故或重疾發生將會嚴重影響家庭生活。
因老趙夫妻年輕時無保險意識,未配置任何商業保險,而健康險有年齡限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所需要繳納的保費也隨之增加,加之老趙患有慢性病,諸如重疾、定期壽險、終身壽險都可能被加費承保、除外承保或拒保。
故對于老趙而言,因健康問題無法購買重疾險,可以替換為防癌險,另外可以選擇配置一份意外險來抵御將來意外傷害可能帶來的風險。
四、養老規劃
1. 利用基金定投為養老規劃添磚加瓦
基金定投就是在固定期限投資固定金額,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在時間復利效應下,攤低了投資成本。如果老趙家庭從現在開始從每月結余資金中拿出3000元,做3個定投計劃,每個計劃每月投資1000元,用于夫妻倆的養老。按照10%的年復利計算,那么在15年后,養老金將積累到125萬元。
2. 利用現有房產規劃養老生活
兒子一家在外地工作、生活,無法時時照顧老兩口。如日后老趙夫妻年事漸高,可選擇入住養老社區頤養天年,相關費用以租金+退休金支付。現在越來越多的養老社區集居家生活、美食餐飲、醫療護理、文化娛樂、健身運動等全方位的服務與功能于一體。這樣老趙夫妻既可以和同齡人一同社交,擺脫住在自家時的孤獨感受,又可以減輕兒子照看的壓力。
針對上述的情況,結合退休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我們提出如下的資產配置調整建議:
(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上海浦東分行私人銀行中心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