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棟巷
一場突然起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藝術品電商再度受到了關注。與過去僅僅關注交易模式相比,現在的藝術品電商更加關注的是成交的情況。
市場分化日益明顯
2012年佳士得與沃霍爾基金合作,通過網絡對全球收藏家公開開放競價,競價物品高達2000多件。第二年,佳士得再次以網絡模式開放,最終成交額高出預期的2倍,其中一件拍品競價次數高達1500多次,競價的200多位買家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藝術品與互聯網最成功的一次對話。
同年 5 月,國內最大的拍賣公司北京保利聯合淘寶拍賣,舉行傅抱石父女專場,也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成為中國藝術品電商市場的標志性事件。
2013年8月,全球零售電商亞馬遜推出了擁有超過4萬件藝術品的在線銷售平臺,宣布進入藝術品電商領域。
2014 年 11 月,央企旗下的“易拍全球”與北美最大的藝術品在線交易平臺達成了戰略合作,獲得了提供價值40億美元的全部藝術品。
然而過去幾年,藝術品電商業態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一些曾經火爆一時的平臺已經從經營序列里銷聲匿跡。藝術品電商的買家群體小眾化,以及標的“非標準化”等特殊性,使得這一行業很難簡單靠資本或者技術去撬動。“懂藝術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又沒資源,有資源的又沒錢”,業內人士的這一描述,真實反映出了藝術品電商所面臨的尷尬。
目前,國內藝術品電商市場基本瓜分殆盡,形成了以藝術品綜合類電商平臺、藝術品專業類電商平臺、綜合性電商平臺中的藝術頻道以及藝術品移動電商為首的4股力量。
關鍵還是要看成交
作為文玩藝術品在線競拍垂直領域的探索者,自2015年正式上線以來,微拍堂聚焦互聯網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在推動文玩產業數字化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借助互聯網技術,傳統書畫的愛好者和書畫師們分享作品時,可突破熟人圈的界限,與同道眾人交流溝通、請教學習。微拍堂平臺內的商家與用戶,不乏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高等院校的教授、學生,也包含浙江畫院等各地專業美術機構的專業畫師。
在歐洲,藝術品交易不斷創造紀錄,這些屢屢登上頭條新聞的交易背后,隱藏著歐洲大陸藝術品拍賣領域正在發生的、不太引人注目卻影響深遠的技術動蕩。隨著藝術品在線交易需求的不斷增加,歐洲拍賣行紛紛試水在線拍賣,奧地利維也納的著名拍賣行多祿泰拍賣行創辦于1707年,拍賣范圍極為廣泛,從汽車到古董到當代藝術品,可謂包羅萬象。據統計,該拍賣行每年舉辦的700場拍賣會中,目前已有70%在線上進行,在線拍賣成為該拍賣行未來發展的首要方向。
德國慕尼黑的科特爾藝術拍賣行創辦于1954年,拍賣19世紀至今的各種藝術品,以德國藝術品為主。該拍賣行從2007年開始進行在線拍賣,并于2013年創建了自己的在線交易平臺,是全球范圍內最早推出在線拍賣業務的拍賣行之一。“我們很清楚互聯網代表了藝術品拍賣的未來。”科特爾藝術拍賣行首席執行官羅伯特·科特爾表示,“因為物流和拍賣手冊等成本的提升,拍賣行無法提供更多的拍賣品,而在線交易恰好可以填補這一空白。“
位于丹麥哥本哈根的布魯恩拉斯瑪森拍賣行首席執行官雅各布·杜邦則認為,近年來,在線交易幫助該拍賣行成為北歐拍賣市場的領先者,該公司目前的商品出口額已經超過全部銷售額的2/3。“我們已經從丹麥的拍賣行轉變為全球的拍賣行。”雅各布·杜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