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慶


商品貿易、休閑服務、交通運輸、百貨、超市、酒店、景點、餐飲、航空運輸、院線原本為存量市場,疫情沖擊下有中期負面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將逐漸顯現。
國泰君安認為,在短期(3個月),股票市場的走勢受到由于疫情發展帶來的市場預期和風險偏好變化的影響,股市會有一定波動,結合對沖疫情的政策組合拳,疫情在一定程度上為經濟政策演進的過程加速;在中期(2~3年),股票市場的趨勢取決于基本面支撐,疫情帶來的風險偏好影響將被消化。
增速下滑
“大面積的停工和封城將對一季度企業業績造成重大的影響?!睎|吳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
自下而上來看,若疫情在3月底才完全結束,全A(剔除金融和石化)一季度凈利潤增速預計將下滑2.18%。
消費板塊由于農林牧漁板塊中養豬公司由去年大幅虧損轉變為巨額盈利,此外醫藥和必選消費一季度的業績預計將保持穩定,因此在行業整體營收負增長的情況下帶動消費板塊在歸母凈利潤方面有所上揚。
TMT板塊受到行業景氣度提升以及大部分企業都已復工的影響,是唯一一個板塊營收和利潤都有望保持正增長的板塊。
制造業板塊由于分散較廣、差別較大,主要受制于下游產業鏈需求,因此若疫情持續到3月,對制造業的負面影響將是最大的,凈利潤增速將達到-29.97%的負增長。
本次疫情期間市場關注度較高的科技和電動車板塊中不同產業鏈所受到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較大的分歧。
對于電動車企業而言,一季度業績依然樂觀,上游原材料公司的開采皆處在海外,開工并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電動車產業仍然處在淡季之中,疊加之前的庫存消化,這次疫情只會將剩余的海外需求延后,因此對于電動車產業鏈仍然比較樂觀。
對于科技企業而言將有所分歧,研發設計類科技企業如傳媒和計算機行業,遠程辦公并不會影響公司的產出。然而對于下游勞動密集型工廠,受到疫情和管制的影響,預計會出現較大的缺口,特別是若在3月底疫情才結束開始全面復工的情景下。
預計本次疫情對休閑服務、交通運輸、化工、輕工行業的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從國內需求來看,交通運輸、餐飲、飲料以及家居板塊預計在疫情結束一個季度以內將會強勢反彈。然而景點旅游和酒店板塊由于對病情的恐慌其所受到的負面影響預計將在三季度才有所恢復。
從海外需求來看,紡織服裝、機械、光伏、船舶、有色金屬、家居等行業中海外業務營收占總營收比例較高的公司預計二季度將會迎來強勢的復蘇。
3類行業
瑞銀證券認為,可以將行業劃分為“冰凍”“較熱”和“微溫”3類。1.冰凍行業:汽車經銷商、乘用車制造商、重卡、客車、鐵路客運、收費公路、酒店及旅游行業的業務運營被嚴重擾亂。這些行業可能會在2020年二季度逐步復蘇,并在2020年下半年正常化。2.能通過網絡遠程進行活動的較熱行業:盡管整體消費下降,但網購滲透率提升應會使得電商平臺的需求更好。目前為止公用事業行業受到的影響甚微。3.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微溫行業:某些運動服飾生產商和科技公司;工業自動化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可能在30%~50%。
國泰君安認為,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主要來源于兩個維度:供給層面(受限于交運)和需求變化。其中,疫情對供給端的中長期影響有限。在供給層面,由于交運限制,湖北及其他地區復工時間推遲,制造業中大多數行業產量大幅下降,近日隨著湖北之外各地陸續復工,基本能實現正常水平的50%以上產量水平,待疫情結束全面復工之后,影響將大幅降低。
中長期影響
在對行業是否受疫情影響的分類中,國泰君安認為主要考慮中長期影響。其中由于疫情原因導致汽車、家具、家電等消費需求后移,但中長期視角下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不大。
與疫情相關行業中,醫藥生物、傳媒、化學制藥和醫療服務行業在疫情之前為增量市場,在疫情沖擊下有中期正面提振效應。
而農林牧漁行業則在疫情沖擊下,由于養殖業以及海鮮農貿市場管制嚴格化、檢驗檢疫標準提升,可能會導致生產貿易成本上升,有中期負面作用。
輕工制造、通信、商業貿易、非銀金融、乘用車行業在疫情沖擊下轉為中期提振。其中通信由于5G產業發展加速以及遠程辦公需求提升有可能轉為增量市場。輕工制造內部需求結構變化,藥品包裝行業需求量上升。而非銀金融中的保險行業和乘用車行業也將因為疫情帶來的消費者重視健康的觀念而帶來產業增長。
相反,商品貿易、休閑服務、交通運輸、百貨、超市、酒店、景點、餐飲、航空運輸、院線則原本為存量市場,疫情沖擊下有中期負面影響,因為疫情過后居民出行聚餐以及去公共場所意愿的降低而較晚恢復正常需求。
在與疫情無關的行業中,電子、計算機、鋰、光伏設備、白酒、半導體為增量市場且增量在中長期將得到保持,而食品飲料則存在由增量轉為存量的風險。其中,電子、計算機、光伏設備、半導體由于 2019 年的強勢表現則增量持續。白酒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征,行業有清晰的內在發展規律,“消費升級”與“行業集中度提升”兩個核心保持不變。
在存量市場中,家電、汽車、汽車零部件、公用事業、建材為存量市場,現階段行業洗牌開始。銀行業方面,疫情出現使得貨幣政策寬松力度加碼、節奏前移,導致銀行凈息差收窄壓力增大。
公用事業則由于環保產業正處于量增價漲的黃金發展期而發展迅速。家電整體則因為白電、黑電、廚電和傳統小家電整體上已經進入成熟期或正在進入成熟期,需求以存量市場為主。
建材市場大多細分市場處于壟斷階段,市場正在走向集中,但是行業洗牌尚未結束。
電子行業增長可期
對于目前市場追捧的電子行業,國泰君安認為,信息化、智能化是經濟發展大趨勢,在消費電子、通信、計算機、汽車等多行業拉動下,各類電子產品需求不斷提升。
當前科技創新大潮已至,5G換機潮、智能物聯時代開啟,迎接消費電子、智能硬件新一輪創新周期。半導體去庫存周期2020年落幕,多元應用拉動成長,且貿易戰加速進口替代,科創板助力半導體公司壯大。5G建設提速,2020年大規模上量,基站端PA、濾波器、天線迎來變革,PCB行業迎來5G發展大機遇。
預計消費電子、PCB 等領域 3 年以后增速略轉向下,但不改增量格局;半導體預計未來至少 5 年以上仍保持高速成長。
在具體布局上,可以分消費電子、半導體、PCB 幾條主線。
5G開啟消費電子新一輪創新周期,射頻前端價值量大幅提升,國產化加速;手機天線迎來變革,LCP和毫米波天線快速增長;手機光學創新不斷,攝像持續升級,3D成像普及;以 TWS、手表、VR/AR 為代表的智能硬件快速增長。推薦消費電子優質龍頭:立訊精密、東山精密、歌爾股份;受益:藍思科技、領益智造。
2020年以需求端“5G+AI+汽車電子”多輪驅動,供給端進入補庫存周期為特點的半導體景氣周期正拉開序幕,重點推薦卓勝微、兆易創新、北方華創;受益:聞泰科技、韋爾股份。
目前 A 股上市公司中的 PCB 企業根據其對應需求所在領域,分為終端以電子為主的鵬鼎控股、東山精密等,終端以各類通信設備為主的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等,這些龍頭企業由于技術上引領整個行業的升級路線,在產能方面也是規模排前列的國際知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