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凌峰,陳嵐嵐,潘明榮,范 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逐漸增強,健身的熱潮吸引了更多的人參與。以往研究證明,經(jīng)過健身健美運動可以有效的改善受試者的身體成分,本質上改善體型、同時運動是改善骨代謝、提高骨密度和預防骨質疏松癥的重要手段之一,幾乎所有研究都提示運動與骨量變化有明確關系,并能改善骨的生物力學性能,另外,健身健美運動在增強自信、緩解心理壓力等方面起到了積極效應。大學時期是青春發(fā)育期的后期,有著強烈的追求美的欲望,無論男女大學生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形體美,而此時他們也面對來自學業(yè)、生活、情感、就業(yè)等方方面面的競爭,心理壓力也較大。因而健身健美運動受到了很多大學生尤其是男大學生的追崇。本研究通過對健身健美組和普通實驗組的對比研究,考察健身健美運動對男大學生體成分及骨密度的影響。為熱愛健身健美運動者提供合理鍛煉的理論參考依據(jù),使健身健美運動這項健康而又時尚的健身項目更好的融入大學校園,為健身健美運動學校體育教學中更好的發(fā)展提供參考。
以某獨立學院社會體育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并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其中將目前訓練計劃每周從事健身健美運動至少3次以上,每次持續(xù)時間一小時以上中等強度的健身運動者歸為健身組,其余歸為普通組。實驗前研究對象基本情況如下: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表
實驗設計:實驗設計包含組間與組內實驗設計。組間為:在健身組進行為期6個月的健身健美訓練方案前與普通組進行體成分與骨密度的比較。組內為:健身組初始體成分與骨密度數(shù)據(jù)和執(zhí)行6個月專門訓練計劃后體成分和骨密度指標比較。因變量為體成分和骨密度測試的各個指標,主要包括體脂肪含量、骨骼肌肉量、反應骨骼強度的骨質量指數(shù)(Bone Quality Index,BQI)等。
本實驗采用InBody 720身體成分分析儀和GE Insight超聲骨密度測試儀對所有受試者進行身體成分和骨密度測試和記錄。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處理。測試值用均值標準差(M±SD)表示。健身組與普通組之間體脂肪、去脂體重、骨骼肌肉量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健身組訓練前后各指標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1 健身組大學生訓練前后體脂肪對比
脂肪在人體營養(yǎng)中占據(jù)重要地位,人體所需總能量的10%-40%是由脂肪提供的。但是若體內囤積過多的脂肪,體脂肪過高,不僅影響形體,且會增加患病風險。所以應將體脂肪控制在合適水平對健康意義重大。

表2 健身組大學生訓練前后體脂肪對比
對比健身組實驗前后體脂肪變化,由表2可知健身組通過6個月的規(guī)律性訓練后體脂肪有明顯下降。通過實驗顯示健身健美運動對減少體脂肪具有顯著的影響,利于人體健康的平衡發(fā)展,并且激發(fā)人們對形體美的追求。然而,體脂過少也會影響人體健康,如大部分大學生為減肥減脂而采取節(jié)食措施,殊不知節(jié)食易導致生理功能紊亂、身體功能失調、面黃肌瘦、人體免疫能力差等,嚴重者也可能導致死亡。因此,采用合理而科學的訓練,能全面有效的去除體內多余的脂肪,尤其是腰腹部位。憑借適度的鍛煉強度和鍛煉方法,增加瘦體重,降低體脂肪率,以達到更好的塑形,從而優(yōu)化各項身體成分的比例。同時通過健身健美運動,骨骼肌含量增加,提高人體的基礎代謝能力,能更好的消耗體內多余熱量以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
2.1.2 健身組與普通組大學生之間體脂肪的對比

表3 體育專業(yè)健身組與普通組大學生之間體脂肪的對比
由表3可知,健身組起始平均體脂肪低于普通組。健身組被試均有健身健美基礎,相較于普通組被試體脂肪更低,從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健身健美運動對形體的改善。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相關人員對人體運動后進行代謝率的監(jiān)測,結果顯示:無氧運動在 l 小時單位時間內所消耗的熱量不及有氧運動,但其“后勁”能夠在 15 小時內繼續(xù)高水平的消耗熱量。研究證明,肌肉型比脂肪型的人每天要消耗更多的熱量。健身健美訓練能夠提高人體的肌肉的重量,從而可以提高男大學生的代謝水平,而且能夠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著這樣的所謂“后勁”狀態(tài),就說明能夠長時間的消耗人體的熱量,體重體脂肪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下降。
2.1.3 健身組實驗前后骨骼肌含量對比分析
人的各種動作都由眾多骨骼肌協(xié)同工作而完成,同時我們能通過體育運動來改善骨骼肌的形態(tài)結構及功能。骨骼肌含量的增加以及骨骼肌形態(tài)結構的改善能更好的滿足大學生的塑形結果,以鍛煉出良好的體形。

表4 健身組實驗前后骨骼肌含量對比分析
由表4可知,健身組骨骼肌含量在實驗后有顯著增加(P<0.05),差異明顯。通過健身健美運動不但能增加骨骼肌含量,還能改善骨骼肌形態(tài)和功能,使人體各部位的肌肉比例協(xié)調,有勻稱感。肌肉重量和圍度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人的力量同時給人以美感,力量和美的追求是男性大學生所向往和追求的健康目標。健身健美運動能夠很好的增加肌肉的質量和力量,同時還能夠鍛煉出好的形體,同時肌肉的增強會提高人體的基礎代謝的能力,基礎代謝的提高又能夠消耗人體更多的熱量。綜上所述,健身健美運動對人體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2.1.4 健身組和普通組大學生之間的骨骼肌含量對比分析

表5 健身組和普通組大學生之間的骨骼肌含量對比分析
由表5可知,實驗前普通組與健身組之間骨骼肌含量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原因主要是兩者都具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實驗后健身組平均骨骼肌含量有明顯增長,并且形體變化顯著。健身健美運動加強了肌肉力量,肌肉力量的提升和骨骼肌肉量的增加必不可分。

表6 健美組實驗前后骨密度變化對比
由表可知,健身組大學生訓練前后骨密度變化不顯著(P>0.05),說明骨礦物質含量基本沒有起伏,6個月的健身健美運動對于骨密度的影響不大。究其主要原因與干預時間長短有關,大部分研究表明運動對骨密度的影響效應是建立在長期規(guī)律運動的基礎之上。另外,通過查閱其他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在籃球,足球等對跟骨附近肌肉壓力較大的運動項目所測得跟骨處骨密度值相對于其他運動而言骨密度值較大。本實驗所設置訓練計劃對跟骨附近肌群刺激并不明顯,這可能也是造成訓練前后跟骨處骨密度值差異不顯著的原因之一。再者,健身健美運動相對于籃球和足球的訓練時間稍短,在短時間內的訓練強度相對較大,相對較少的訓練時間可能也是造成骨密度值無明顯變化的原因之一。
1.本研究表明經(jīng)過6個月的健身健美訓練后男大學生體成分方面有較大改善,表現(xiàn)為健身組比普通組有更高的骨骼肌肉量和更低的體脂率。提示科學的健身健美運動可使人體成分中的骨骼肌肉量得到提升、人體體脂含量減少,達到優(yōu)化身體形態(tài)的作用。
2.6個月的規(guī)律性健身健美訓練方案使骨密度得到了一定增長,但與訓練前相比未見明顯變化,提示運動對骨密度的積極作用并不能在較短的研究周期內顯現(xiàn),需要更長時間的累積才能產(chǎn)生量的變化效應。
3.有一定健身健美訓練基礎的健身組訓練前體成分、骨密度各項考察指標與體育專業(yè)從事其它項目的普通組之間并無顯著差異,表明不同形式的運動對體成分與骨密度均能產(chǎn)生積極作用,具體程度上的區(qū)別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現(xiàn)在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增長,生活方式發(fā)生重大變革,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大學生往往存在飲食習慣不良、靜態(tài)生活方式過久等諸多健康問題,而長期缺乏體育鍛煉是導致身體素質逐漸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幾年大學生體質測試也表明男生力量素質尤其薄弱。因而建議在校園內定期開展形體健美知識講座,宣傳健身健美運動的科學性,加強大學生形體健美教育的培養(yǎng)。引導大學生樹立起較強的健康意識,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更加熱愛生活。
2.高校應加強基礎健身房與健身場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引進、聘請校外專業(yè)形體健美教師或教練員兼職,共同探究并制定科學的健身課程體系,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專業(yè)性和普適性的健身健美選修課程,滿足各個層級水平學生的健身需求。另外,高校也可定期開展不同水平、不同年級、不同院系、學校之間的形體健美比賽,成立俱樂部,完善健身房的管理和設施配備,促進學生課外自覺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