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芳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醫院,福建 福州 350009)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逐年增加。腹膜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療方法。調查顯示,營養不良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發生率為18% ~75%[1],不僅降低患者生活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并發癥發生率或病死率[2], 因此加強腹膜透析患者的營養管理十分重要。分析認為常規護理模式下,患者營養不良癥狀改善有限,給予護理干預有助于營養不良問題緩解,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本文針對護理干預對腹膜透析并發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狀態的改善進行分析和探討,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腹膜透析并發營養不良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將其分為觀察組(組內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齡42~77歲,平均63.32±6.54歲,透析病程1~6年,平均3.22±0.81年和對照組(組內患者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齡43-78歲,平均63.35±6.64歲,透析病程1~5年,平均3.31±0.71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病情穩定,腹膜透析方案穩定≥1個月;②認知能力正常,可進行有效溝通;③生活自理能力及肢體運動功能正常,可配合研究干預;④飲食及消化功能均無明顯異常;⑤自愿參加本次活動,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符合《營養不良診斷標準:ESPEN共識聲明》[4]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基礎疾病及惡性腫瘤的患者;②活動性肝炎、腹膜炎、肝功能異常等其他感染性疾病;③精神認知障礙患者。剔除研究期間病情突發加重、死亡或者其他原因自動退出的患者。
調取對照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該組行常規護理,告知患者腹膜透析的影響、加強院外營養支持,跟蹤患者,給予指導。觀察組除了進行常規護理,同時實行個性化營養干預、認知干預、延伸護理干預及充分透析干預:
1.2.1 個性化營養干預
①由腹透專科護士成立個性化營養干預小組,使用營養評估量表評估患者營養狀態,參考患者飲食喜好、病情和食物營養成分,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營養飲食護理方案。②住院期間根據患者的體征情況和疾病影響,并根據《腹膜透析營養要求手冊》指定患者的飲食計劃,并對患者進行解釋。③在患者完成飲食時,由患者及家屬對效果進行記錄,并對不良反應進行記錄,對其中不良行為進行改善。④定期授課和考核患者及其家屬,以保證其能掌握正確的的營養干預方法,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并定期電話隨訪或家庭隨訪了解患者飲食方案的執行情況, 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解決。
1.2.2 認知干預
①成立認知行為干預小組:由腹透專科護士成立認知行為干預小組,進行統一培訓和學習,使其掌握持續腹膜透析患者心理特點及認知干預方法。② 個性化訪談: 評估患者的認知情況,進行深入溝通,使其認識到自身信念是引起不良情緒和行為的主要原因,并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引起多種并發癥,不利于疾病康復;與其共同制定解決方案,使其提升自我調節能力,借以改善護理依從性,有效履行營養干預、運動指導計劃。告知患者加強運動,可進行散步、慢跑等運動,提升免疫力。組織病友活動,鼓勵患者之間相互交流經驗,糾正不恰當的觀念和方法。③輔助資料:給予患者及家屬相關輔助資料,如腹膜透析患者營養手冊等,定期舉辦飲食指導講座,鼓勵患者及家屬參與,提高其認知水平。干預過程中為患者進行各項信息記錄,并傳遞給患者,提升干預有效性。
1.2.3 延伸護理干預
①建立遠程干預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多媒體平臺、患者微信管理群、CKD APP管理平臺、科室公眾號慢病管理平臺等定期發布相關健康教育知識進行科普,提高患者對疾病與腹透治療的認知。建立隨訪制度,開展門診、電話、網絡等多種隨訪制度,及時了解患者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與幫助。②腹透專科護士不定期的家訪,向家屬傳遞飲食的原則,指導家屬采取相應方法增進患者食欲和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的技巧、知識,督促患者保持運動并適當增加營養。同時幫助患者革除吸煙和飲酒等不良習慣。③科室定期組織腎友交流會,促進患者之間進行交流,鼓勵患者就自我護理和情緒控制等方面進行經驗分享。
1.2.4 充分透析干預
營養狀態與透析充分性正相關。充分透析可以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的毒素、糾正酸中毒、減輕胃腸道癥狀和減少并發癥,從而明顯改善營養狀況。做好患者及家屬健康宣教,告知其透析不充分可導致各種并發癥,增加治療費用,提高其依從性。本組有3例患者因經濟原因,擅自減少透析劑量導致透析不充分,出現營養不良,經反復勸說,恢復了透析劑量,營養不良得到改善。
對比兩組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肱三頭肌皮厚度及相對體重。相對體重即患者當前體重與標準體重的比值(體重/標準體重*100%),反應患者與健康人員在營養水平上的差異,該指數越低,表明患者營養狀況越差。肱三頭肌皮厚度主要評價受試者蛋白質的營養狀況,該指數越低,表明患者營養狀況越差。
統計學軟件為SPSS 21.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白蛋白水平、血紅蛋白水平、肱三頭肌皮厚度以 及相對體重指標均較為理想,見表1。
表1 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肱三頭肌皮厚度、相對體重()

表1 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肱三頭肌皮厚度、相對體重()
組別 例數(n) 白蛋白(g/L) 血紅蛋白(g/L) 肱三頭肌皮厚度(mm) 相對體重(%)觀察組 45 (36.6±2.3) (91.3±1.6) (19.0±1.7) (61.5±3.3)對照組 45 (32.4±2.1) (85.2±1.4) (17.5±1.6) (52.9±2.9)t-15.371 27.384 12.542 23.782 P-<0.05 <0.05 <0.05 <0.05
腹膜透析因其可以居家治療,對腎功能的保護,可避免交叉感染,所以為更多患者所采納[5]。但是腹膜透析患者的營養不良發生率偏高,這也是導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常規護理模式下,患者的營養指標并不理想,白蛋白、血紅蛋白等水平均較低。給予護理干預后,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水平上升超過3%[6]。肱三頭肌皮厚度、相對體重也有所提升,較常規護理高約2%-4%[7]。且護理干預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我院研究結果與此相似,觀察組患者白蛋白水平、血紅蛋白水平、肱三頭肌皮厚度和相對體重較對照組優勢明顯。
在措施上來說,我院在保留常規護理的內容的基礎上,引入了護理干預措施。護理干預強調結合疾病特點和患者個體差異,給予更具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具體工作中,個性化營養干預作為核心措施,輔助以認知干預,改善患者對疾病和治療、護理的認知,同時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延伸化護理干預和充分透析干預,使患者的機體健康情況可得到持續改善。加強透析干預,針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確保了透析質量。延伸化護理干預則作為補充,進一步確保認知干預得到有效推行。從總體結果上看,觀察組護理成效也優于對照組。與此前學者研究成果相比,本次推行的護理干預措施更注重結合患者個體差異,同時嘗試擴展護理渠道,確保各項措施可行的情況下,有效改善了護理工作質量,可為其他類似工作提供思路和措施上的參考。應注意的是,護理干預模式并不能根本扭轉腹膜透析對患者機體的負面作用,后續工作中,依然需要強調技術進步,謀求降低腹膜透析并發癥發生率,為護理工作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腹膜透析并發營養不良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可改善機體營養狀態。在今后工作中,在了解患者病情、機體營養狀態的基礎上,同時積極進行個性化營養干預、認知干預和延伸化護理干預等,改善患者病情和預后,減少相關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