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芹
(江蘇省宿遷市鐘吾醫院,江蘇 宿遷 223800)
小兒支氣管肺炎主要是由于病毒、細菌等感染導致的疾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以及憋喘等,嚴重時會引發心力衰竭等癥狀。由于患兒年紀較小,在治療過程中難度較大,患兒依從度較小,為提高患者的治療效率,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配合相關的護理工作對患兒進行安撫[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針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采取優質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研究報告如下。
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采取計算機隨機選號法選取本院兒科中接受治療的12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進行回顧性研究,將其平均分為常規護理組(n=60)和優質護理組(n=60)。其中,常規護理組患兒平均年齡(5.15±2.89)歲,優質護理組患兒平均年齡(5.84±2.39)歲。排除標準:排除資料不全、患有其他重大疾病患兒。具有可比性(P>0.05)。
1.2.1 常規護理組
對該組患兒采取常規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嚴格監測患兒的各項指標,遵醫囑嚴格執行各項治療措施,患兒在進行輸液及霧化治療時觀察患兒的臨床表現。
1.2.2 優質護理組
對該組患兒進行優質護理。(1)依從性護理:由于患兒年紀較小,在遇到陌生的醫護人員時會產生緊張情緒,甚至出現畏懼心理,對醫護人員排斥心理較為嚴重。為了能夠有效提高患兒的依從性,護理人員通過著裝較為溫和的工作服,將白大褂更換為粉色,降低患兒的恐懼感;每位護理人員均有一個可愛的通俗易懂的名字,比如蘋果姐姐、香蕉阿姨,同時根據自己的名字在工作服上有相應的標識,便于患兒的認識,增加親切感,拉近與患兒的距離;認真學習兒童心理學,掌握與兒童溝通的正確方式,通過與患兒進行積極的溝通,安撫患兒等,使患兒對護理人員產生信賴心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環境護理:將治療室及病房進行改造,在墻面繪畫一定的卡通圖案等,吸引患兒注意力,降低患兒在陌生環境的緊張情緒,緩解患兒的各種不良情緒;病房安裝電視及無線網,播放患兒喜歡的音樂及電視節目,分散患兒的注意力,能更有效的配合治療的完成;調節治療室的溫度和濕度,使患兒能夠在放松的環境下接受治療。(3)心理干預:通過對患兒進行語言激勵,并贈送患兒一定的小玩具對患兒進行鼓勵,提高患兒治療的信心;制作各項治療護理微課小視屏(如霧化吸入,拍背排痰等),以動漫的形勢展現,減輕患兒的恐懼,促進患兒對治療的配合。(4)同伴教育:護理人員不定期的選擇病房內治療效果較好,語言溝通能力較好,性格開朗外向的患兒,通過與其他患兒的互動,以此增加患兒治療疾病的信心,減輕恐懼感。(5)臨床護理: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通過演示等方式,指導患兒學會正確排痰,必要時利用吸痰器將患兒呼吸道中的痰液進行吸除,減輕痰液堵塞患兒呼吸道;嚴格監測患兒的各項指標,對患兒進行藥物護理、霧化護理等[2]。
對比兩組患兒的護理依從性和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根據患兒在臨床上的配合程度將其分為非常依從、依從和不依從。臨床癥狀觀察指標為:氣喘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
將數據納入SPSS 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在本次研究中,優質護理組患兒的依從率為96.67%(58/60),常規護理組患兒的依從率為75.00%(45/60),兩組患兒的依從度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兒的依從度[%(n)]
優質護理組氣喘緩解時間為(3.15±1.15)d,常規護理組氣喘緩解時間為(5.96±0.84)d,t=10.546,P=0.001;優質護理組咳嗽緩解時間為(3.48±1.07)d,常規護理組咳嗽緩解時間為(5.84±1.08)d,t=10.742,P=0.001;優質護理組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為(3.71±1.17)d;常規護理組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為(5.98±1.27)d,t=10.549,P=0.001。
在本次研究中,優質護理組護理依從性和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由此可見,優質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具有良好的干預作用。
綜上所述,對小兒支氣管肺炎采取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兒的依從度,改善患兒的各項臨床癥狀。因此,該護理模式在兒科護理中具體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