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平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人民醫院,湖北 黃岡 435500)
在泌尿外科,高齡手術患者占比大,其通常在70歲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風險和護理難度[1]。臨床上,應格外關注高齡泌尿系統手術患者護理工作,確保其順利度過圍手術期[2]。該術式及患者特點決定了綜合護理實施效果好,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使其盡快恢復健康。本課題簡要論述高齡泌尿系統手術患者烏司他丁應用過程中相關護理體會,陳述如下。
本次實驗時間2018年4月~2019年3月實驗對象95例高齡泌尿系手術患者。通過前瞻性雙盲分組方式,劃分A組47例和B組48例。A組男21例,女26例;年齡70~89歲,平均(79.53±2.97)歲。B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71~87歲,平均(79.32±2.74)歲。兩組基線信息(性別、年齡)差異不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納入標準:①年齡范圍70歲至90歲;②臨床確診為泌尿系疾病,需實施手術治療;③患者及家屬自愿配合本次實驗。排除標準:①糖尿病;②心腦血管疾病;③腎功能衰竭;④全身性感染。
兩組均應用烏司他丁(生產企業: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133)治療,在0.9%生理鹽水注射液內溶100000 U,靜脈滴注,單次1~2 h,每天1~3次。依據年齡、癥狀適當增減。A組采用常規護理,控制手術室溫度,對輸注液、沖洗液進行加溫處理。B組實施綜合護理,如下:①成立綜合護理小組:邀請主治醫師、護士長、護理人員參與,把綜合護理方案確定下來,以此為參照,開展臨床護理工作。②病情監測: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落實保暖工作,加強夜間巡視,叮囑患者保持情緒穩定,禁止大便用力,預防心腦血管疾病。③用藥指導:按時發放藥物,輔助患者用藥,向患者講解藥品使用方法、禁忌癥、注意事項,確保其出院后仍能正確用藥。④飲食指導:提醒患者于術前晚間進食,術后恢復胃腸蠕動后,增加水果、蔬菜攝入量,補充蛋白、纖維,禁食辛辣、刺激類食物,增加飲水量,始終保持大便通暢。⑤活動指導:于術后1~3 d,在床上練習坐位,單次30 min,倘若未見頭暈癥狀,可于床邊端坐30 min,由家屬攙扶下床走動10 min,時間不宜過長,后續逐漸增加活動量。⑥皮膚護理:建立翻身登記卡,記錄患者翻身時間、次數,對易發生壓瘡的部位墊棉墊、氣圈。定時用溫水擦身、按摩,加速血液循環。及時更換床單被褥,使患者皮膚保持干燥、清潔。⑦召開小組總結會:定期召開總結會議,交流護理問題,提出針對性改進意見。
①護理滿意度:邀請患者家屬關注醫院官方微信,向其推送滿意度調查問卷鏈接,由護理內容、方法、態度構成,百分制,劃分非常滿意(90~100分)、比較滿意(60~89分)、不滿意(60分以下),分值越高提示滿意度越高。
搜集實驗素材篩選后錄入統計學軟件(版本:SPSS 23.0)處理。研究中涉及的并發癥發生率、滿意度均屬于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以()形式展示,用t驗證。P<0.05提示數據資料有差異。
B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比A組高,比較組間數據有明顯差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雖說,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領域應用普遍,療效確切,疼痛輕,但對于高齡患者來說,在泌尿系統手術中仍存在諸多風險,會對患者的機體代謝、創口愈合產生影響[3]。當前,在高齡泌尿系統手術患者中,綜合護理逐漸替代常規護理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綜上,在泌尿系統手術患者應用烏司他丁的同時,加強綜合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控制并發癥,減少低溫、寒戰問題,無論患者,還是家屬對本次護理工作均非常滿意,說明該護理方式有效性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然而,受限于素材數量、實驗時長,以至于結果普遍性有所缺失,后續研究中,將擴充樣本數,再次開展臨床實驗,提高實驗結果準確性,為后續同類研究提供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