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蓮,張桂鳳,林顯姮
(廣東省陽江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廣東 陽江 529500)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之一,目前主要采取腹腔鏡手術和藥物進行治療。在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給予其高質量的護理,不僅可以及時了解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時有效的緩解其治療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治療的滿意度;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1-2]。為此,本研究中筆者選取在筆者醫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12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實施效果。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筆者醫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12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后納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臨床資料完整、具有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均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均無精神系統疾病,無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患者,對照組60例患者。
觀察組患者采取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具體操作如下:結合以往護理經驗及患者自身護理要求,建立三級護理管理制度;探討分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供解決方案,各護理人員應落實自身的崗位職責確保患者的問題可以得到良好的解決,注重細節管理,持續增強護理質量;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工作榮譽感,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技能,防止其因操作失誤而給患者帶來安全控制隱患,使患者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護理;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發放健康手冊等方式加強對患者的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落實“首問負責制”,對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落實基本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做好基礎的用藥干預指導、執行醫囑、基礎健康教育等工作即可。自行設置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共計10分,>7分滿意,6~7分一般,<5分不滿意。
運用SPSS 17.0行t或x2檢驗分析,統計學意義以P<0.05確定。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基本護理、文書管理、安全控制、病房護理等評分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分)
組別 n 基本護理 文書管理方面 護理安全控制 病房護理觀察組 60 96.37±3.35 96.34±3.43 94.88±3.68 95.43±4.12對照組 60 87.67±4.26 83.27±3.19 85.13±3.67 86.27±3.35 t-12.435 21.613 14.531 13.362 P-0.000 0.000 0.000 0.000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下床活動、腸胃功能恢復、住院時間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指標比較()
住院時間(d)觀察組 60 9.91±1.65 9.13±2.32 6.48±1.34對照組 60 16.34±2.46 16.33±3.18 8.57±1.29 t- 16.875 14.168 8.704 P- 0.000 0.000 0.000組別 n 下床活動時間(h)腸胃功能恢復時間(h)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是指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培訓及組織免費健康講座等辦法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及向患者普及基礎疾病和治療知識、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效率和護理質量[3]。高質量的護理不僅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和身體負擔,還可以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對患者和醫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4]。
研究結果顯示,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基本護理、文書管理、安全控制、病房護理等評分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基本護理、文書管理方面、護理安全控制、病房護理評分指標反映了患者護理質量的高低,以上指標分數越高代表護理質量水平越高,護理效果越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效果越明顯。下床活動、腸胃功能恢復、住院時間等指標反映了患者術后康復速度,以上指標時間越短,代表患者恢復速度越快、恢復效果越好;更快的恢復速度可以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結果說明,和常規護理相比,給予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可以提高護理質量評分,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同時,研究結果還說明,和常規護理相比,給予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可以加快患者恢復速度,減小患者心理壓力和身體負擔。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和常規護理相比,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可以提高護理質量水平,加快患者恢復速度,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治療的安全控制性,取得更好的護理結果,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