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敏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海南 海口 571100)
腹股溝疝是指患者腹腔內的臟器通過腹股溝缺陷處想向機體表面延伸進而形成的疝氣,患者發病因素與其腹腔內壓有關,大多數腹股溝疝患者合并多種疾病,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數量較多[1]。本文對個性化護理干預在腹股溝疝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具體見如下。
將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0例腹股溝疝合并糖尿病患者納入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區間為32-73歲;平均年齡為(52.1±10.3)歲。按照就診先后的順序將所有患者區分成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0例,對其基礎性資料予以對比,差異為P>0.05。
參照組患者接受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則接受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請見如下:
(1)心理干預:術前患者不可避免會出現緊張的情緒,該類情緒不利于患者的治療,甚至會對預后效果造成影響,因而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緩解情緒,讓其能夠以最佳狀態接受治療[2];
(2)血糖監測:手術的床上以及麻醉等均會使得患者血糖出現波動,所以術前需要對患者的血糖進行監測,讓空腹血糖保持在7mmol/L以下。患者手術后血糖水平能夠對其代表其恢復水平,通?;颊邥霈F情緒波動,使得血糖數據不準確,所以對患者進行實時監測血糖具有重要作用。對患者血糖的反應進行觀察,并且將其血糖水平穩定在11mol/L以下[3];
(3)飲食干預:為患者制定健康的飲食食譜,多為患者提供纖維素、蛋白質以及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注意控制熱量的攝入,注定叮囑患者禁止食用含糖量較高的食物,進而控制患者的血糖[4];
(4)藥物干預: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進而選擇降糖藥物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在每日用餐前0.5h口服服用降糖藥物,在服用藥物后觀察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反應、低血糖等問題。
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治療后的疼痛評分和住院時間予以對比。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處理,采?。ň鶖怠罉藴什睿祿膶Ρ扔枰员硎?,并t檢驗,結果為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后患者血糖水平對比不明顯,但血糖均有明顯的變化;研究組患者的疼痛評分以及住院時間均小于參照組,數據對比均為P<0.05,具體請見表1。

表1 患者血糖水平、疼痛評分以及住院時間對比
腹股溝疝是腹腔壁和腹腔內腸管缺損的一種表現,隨著病癥的加重,患者的身體逐漸虛弱,使得其腹壁的壓力逐漸變低,肌肉出現萎縮的情況。根據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許多患者為合并腹股溝疝糖尿病,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影響。臨床常用手術治療的方式對腹股溝疝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手術雖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所以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于患者來說具有重要意義[5]。
常規護理干預僅能夠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監測患者的各項臨床體征,無法對患者進行進一步的護理干預,所以護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所以本文對個性化護理干預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本文的護理干預包括心理干預、血糖監測以及飲食干預,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患者個性化護理干預。
本文研究組患者接受個性化護理干預,參照組患者則接受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干預,數據顯示,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不顯著,但是護理后血糖水平均有明顯的改善;經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參照組,數據對比差異均為P<0.05。
綜上所述,對腹股溝疝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中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