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舒雨,王 靜,孫秀麗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 100035)
為探討多樣性心理護理對高級別CIN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本文選擇66例研究對象,進行分組對比研究。現匯報如下。
66例研究對象,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46.7±10.1)歲。腫瘤TNM分期:均為高級別CIN患者;病理類型: 鱗癌44例、腺癌18例、鱗腺癌4例。將其根據隨機原則,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數量為3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疾病類型與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組間差異較小,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術前巡視、飲食指導、術中護理配合、用藥指導等。在此基礎上,再給予觀察組患者多樣化心理護理,護理措施如下:
1.2.1 組建護理干預小組
以護士長為中心,選擇6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優秀護師、護士及心理門診2名心理咨詢師,共同組成多樣性心理護理干預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崗位職責及相關責任。
1.2.2 術前心理評估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 SAS) 、抑郁自評量表( SDS) 對患者的術前心理狀況進行初步評估。利用頭腦風暴進行討論,確定多樣性心理護理具體實施方案。
1.2.3 實施多樣性心理護理
第一,改變患者的認知并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情緒應對方式。第二,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第三,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幫助患者進行自我情緒調節。
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價。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越佳;②采用目前國際通用的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對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質量狀況越好。
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分)
組別 例數 SAS SD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3 65.23±13.90 47.22±6.59 67.55±10.29 45.31±5.28對照組 33 65.92±12.13 56.23±7.62 67.41±10.80 54.69±6.72 P<0.05 <0.05 <0.05 <0.05
經過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護理干預前,但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組別 例數 時間 整體功能 軀體功能 角色功能 情緒功能 認知功能 社會功能觀察組 33 干預前 55.92±11.13 65.92±12.20 61.85±11.36 59.57±9.28 67.98±9.37 57.25±7.98干預后 65.71±10.32 70.88±13.35 76.02±11.89 69.99±12.35 80.00±14.03 65.84±14.58對照組 33 干預前 53.99±11.52 67.20±11.56 58.78±11.81 61.01±9.51 66.90±9.48 57.19±8.02干預后 59.63±9.99 68.98±12.75 68.72±11.50 65.00±12.03 72.56±12.96 63.31±13.69
宮頸上皮內瘤變(CIN) 是宮頸癌癌前病變之一,高級別CIN是指宮頸重度上皮內瘤樣病變,即Ⅱ- Ⅲ級屬于病變,超過30%的高級別CIN患者可在10 年內進展為宮頸癌,嚴重威脅生命安全。對高級別CIN患者開展必要的心理護理,對其治療效果和預后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多樣性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疏導患者的不良清晰,消除其思想負擔與顧慮,緩解其精神痛苦,幫助其樹立起疾病治療的信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理狀態,來正確、樂觀地參與到疾病治療與護理中來。有效地增強患者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對保證患者情緒穩定、正向及治療效果可靠等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在高級別CIN患者臨床護理中,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多樣性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由于患者可以很好地控制自身的行為、情感等,也有助于改善其術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