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雪,李韶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中心手術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醫療儀器設備發展迅速,尤其是精密、復雜的儀器設備逐漸增多。在手術室的儀器設備中,種類越來越多,且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各異,這就使得手術室儀器設備的質量管理越來越重要[1]。積分制管理指把積分制度用于對人的管理,以積分來衡量人的自我價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綜合表現,然后再把各種物資待遇、福利與積分掛鉤,并向高分人群傾斜,從而達到激勵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3],我院手術室首次將積分制應用于儀器設備的管理中,自2019年1月實行對儀器設備積分制管理模式,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年手術量6萬余臺,目前共有手術護士120人,開放手術間45間,其中介入手術間2間,數字化手術間1間,機器人手術間1間,設備總數210件(臺),年維修次數約70次。本研究采用歷史對照設計的方法,選取2018年1~12月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數據為實施前,2019年1~12月應用積分制對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數據為實施后,實施前共有198件儀器設備,實施后共有 210件儀器設備。2018年不良事件9件,其中因儀器設備引發的有3件,2019年不良事件6件,其中因儀器設備引發的有1件。
成立以手術室護士長、副護士長及12個專科組長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管理細則的制定、執行和評價結果的確定等事宜。小組成員接受專項培訓了解積分制管理如何應用。在推行積分制管理前,通過部分試點、全面鋪開、穩步推進手術室儀器設備積分制管理模式。
積分制計分標準主要有三部分組成,即基礎分、加分項和減分項構成,其中基礎分指標包括儀器設備使用年限得分,加分項指標主要是指儀器設備主動性管理得分(維護、保養、預防性維修),減分項指標主要是指儀器設備被動性管理得分(維修、故障)。儀器設備所得積分為上述分值的累積分值,即總積分=基礎分+加分項+減分項。以儀器設備積分值為依據,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的效能,保持手術室環境安全。
對比實施前后的手術室儀器設備維修率、故障報損率、不良事件發生率,其中因儀器設備導致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因儀器設備導致的不良事件數/總不良事件數×100%。
應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用x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積分制管理模式后,手術室儀器設備的維修率和故障報損率均有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儀器設備維修率、故障報損率[n(%)]
實施積分制管理模式后,因儀器設備導致的手術室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即實施前為33.33%,實施后則為16.66%。
醫療設備種類繁多,規格復雜,其保管條件、存放地點、使用情況和維護情況各不相同,這些信息都需要設備管理部門及時、準確地掌握和處理[3。依靠傳統的設備管理方法,設備管理人員需手拿設備賬本核查實物,全程均為人工操作;核對設備的名稱、型號等有關信息費時費力、準確度低,盤點工作量極大。積分制實現了對儀器設備進行量化考核,進行儀器設備成本效益核算,為維護保養提供數據。
目前,醫院對手術室醫療設備的管理也予以了一定的關注,手術室儀器設備價格較昂貴,若儀器設備出現損壞,不僅影響臨床治療,也給醫院帶來經濟損失[4]。
積分制管理模式在手術室儀器設備管理中是可行的,減少了儀器設備的折損率,降低了醫院成本,為護理管理者提供了數據化的管理方法,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擔,為手術醫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手術平臺,同時,為患者提供了高效優質的就醫手術護理,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保障醫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