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麗,鐘俊雅,石小琴
(1.重慶化工職業學院,重慶 401228;2.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婦產中心,重慶 401120)
護理教學是當前我國培養護士人才的主要模式,是引導實習護士走向臨床的重要過程,其中婦產科護理的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指導教師應采取何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呢,在本次研究中,對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觀察,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選取我婦產中心2019年06月1日~2020年02月29日期間實習學生62人,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學生31人,對照組學生授予常規教學模式,學生中男性為3人,女性為28人;觀察組患者授予多元化教學模式,學生中男性2人,女性29人。對比兩組護生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學生進行常規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1)系統講解婦產科護理學的理論知識。(2)對常見病例講解后并進行臨床示范,對于不常見、非典型病例,進行臨床觀摩、知識講解及視頻錄影觀看。
觀察組學生進行多元化教學模式對婦產科臨床護理進行教學:(1)進行常規的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2)角色扮演教學法:進行情景教學、情景模擬、情景再現、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流程進行教學。(3)PBL教學法:該教學方法,解決學生的婦產科臨床護理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有目的、針對性的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建立個人正確的臨床思維,及時處理臨床護理問題。(3)多媒體教學法:該法讓學生能更系統、詳細的針對臨床護理中的典型問題進行輔助教學。(4)啟發式教學法:包括課堂思政、教學思想等方法啟發、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具有主動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5)現場觀摩教學法:通過以上的學習鋪墊,讓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直接接觸患者,能更直觀的面對并現場解決婦產科各種臨床護理問題。
(1)教師進行婦產科護理教學過后,對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進行考核,每項總分各為100分。(2)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兩組學生成績“”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學生滿意度(%)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學生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之后,對學生的理論成績以及實際操作成績進行對比后,觀察組的兩組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學生,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的成績(,分)
組別 n 理論成績 實際操作成績對照組 31 93.17±4.23 94.54±3.33觀察組 31 88.67±5.31 89.61±4.29 t-3.691 5.054 P-0.001 0.000
兩組學生教學均結束后,觀察組中有19人對教學模式滿意,其滿意率為61.29%,對照組中12人對教學模式滿意,其滿意率為38.71%,觀察組高于對照組,且對照組總滿意率(80.65%)低于觀察組(96.77%),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對比[n(%)]
婦產科護理是針對孕婦、胎兒及新生兒進行綜合護理,因此需要婦產科的護理人員具有一定的診斷性、細心、慎獨、臨床應變力強等特性,臨床護理實習是護理專業學生的關鍵課程,由此判定婦產科臨床護理在護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臨床護理中不僅需要的是熟練的操作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更需要注重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與關懷,為產婦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護理服務,使產婦有良好的心情與心態接受治療,因此需要培養不一樣的新型護理人員[2]。在多元化教學護理中,以學生動手為主,教師起輔助指導作用,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使學生對關鍵知識點印象加深,為臨床護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臨床思維模式、增強與團隊溝通及協作能力。
綜上所訴,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實踐后,能調動學生實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為培養新型學生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模式教學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