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霞
(富順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富順 643200)
桑樹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除平原是理想的栽桑土地外,丘陵、山地、魚塘基、灘地以至田邊、路邊和房屋前后的空地等均可栽植,應該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遠離污染的地方,要求能灌能排。一般選擇陽坡建園,以等高線為行挖穴定植。
山地整理:改善造林的立地條件、清除灌木、雜草和采伐剩余物。
深耕土壤:促進心土氧化,增強通氣性和透水性。
整地:開挖排灌溝。整地要求精細,無雜草廂面平整。每8米開挖排灌溝,深度深40厘米左右。
品種及苗木選擇:在品種選擇上主要考慮生產用途和品種搭配。根據四川氣候特點以及各果桑品種的試驗觀測,推薦在我省主要種植川桑98-1,強桑1號,農桑14,川826(小蠶用桑)。購買嫁接苗時要求苗高≥100cm(商品苗剪去端部留50-60cm),主干地徑≥0.6cm,根幅≥15cm,不帶病蟲。
根據四川富順縣氣候條件,將植苗時間確定為9-11月進行秋季栽植,12月為冬季栽植。
種植前應將苗木根系進行修剪整理,減去過長根、卷曲根和絞結根,切除破損部分,以避免傷口腐爛,但應特別注意以少剪多留為原則,盡量保持根系的完整。整理好的苗木可用2%-5%石灰水浸根5-10分,進行苗根消毒,現浸現栽。有輕度萎焉的失水苗木可將苗根浸于泥漿中一天左右使其回潤,提高成活率。
株行距為6尺×2尺×2尺畝栽750株左右。
按上述株行距拉線或打石灰線開挖定植穴,穴深寬為50-60cm。心土和表土分開堆放,栽植前一星期左右回填,回填株施腐熟的土雜肥6-8Kg或腐熟的雞(豬、養)糞4-5Kg(干糞1.0Kg),或油枯0.5kg;同時摻50-80g復合肥,充分摻和均勻后準備施肥,后蓋土,表土在下、心土在上。定植時根莖不埋入土中深度為8~10cm左右,定植時一定要栽直、栽正、栽穩,把桑苗放正位置,并與縱向行列對齊,先用細碎表土埋沒根部,邊回土邊輕提苗干,使苗伸展,根尖向下,土粒填滿根系間隙,再將根部踏實,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再分層填土、壓實,最后用心土填滿種植穴,回填土需稍高出地面10-15厘米,踏實后淋足定根水。
桑苗周圍50cm內用稻草、雜草或者黑色地膜復蓋,保水防旱,減輕植株失水,抑制雜草叢生。
保持土壤適宜的水分是新桑成活和生長的關鍵,土壤干旱及時淋水,多雨時及時排水。
桑園缺株會影響產量,發現缺株應及時補種。在種桑時應留一些預備株或密植處間出部分植株,用來補缺。同時加強管理,促使其生長跟上。
開春桑樹萌芽時進行植株剪定,剪去梢端,留株高3-4厘米(留好2-3個飽滿芽以便發枝使用)水平剪截掉(剪口稍傾斜)。
經過一定時間后,特別是雨后土壤容易板結,結合除草進行松土,利于桑根生長。
在3月初,桑樹發芽時施底肥,離桑樹15-20cm的地方,每株復合肥50-60克,尿素20-30克或者每株施腐熟人畜糞尿15-20千克,適量灌水。
桑芽萌動時可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2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第三次施肥后再噴一次。
在剪枝、施足底肥、除草完成后,用1.5米寬的黑色薄膜覆蓋,四周扎緊,桑苗處稍低,便于雨水滲入。覆膜的目的是抑制雜草生長和保水保肥。
6月初至8月底,每隔40-45天,施一次氮磷鉀全肥,每次每株施三元復合肥30-40克,以促進枝梢發育老熟充實。施肥后可根據雜草生長情況,噴草甘膦等除草劑一次,注意不能噴到桑苗。施肥挖窩應離桑苗10-15cm遠,以免燒死桑苗,要開溝深施回土。注意小樹階段每次施肥量不宜過多,應該少量多次。
桑芽萌動時可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2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第三次施肥后再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