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弘楠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黑龍江 虎林158418)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水稻是我省農業生產中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水稻生產長期存在耗水量過大,化肥、農藥過量等問題,已成為制約綠色水稻發展的主要因素。為此,在今后的水稻生產過程中,要求嚴格控制水稻生產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降低水稻生產成本,緩解水稻生產過程中對農業環境的污染問題。目前,我省已形成較為成熟的水稻機械化生產模式,其中育秧、移栽、收獲環節的機械化作業技術相對成熟,而施肥、植保環節仍處于技術轉型期,急需發展機械化節水、節肥、節藥技術,提高水稻生產相關環節的作業效率。水稻優質高產節水節肥栽培技術模式的應用,可促進水稻生產的綠色生態、可持續性及稻米產品的加工、食用品質的提升,對保障我省水稻產業健康發展、國家糧食安全及食品安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選用生育期適宜、高產,多抗的常規品種或雜交粳稻組合。如:龍粳31、龍慶稻3號、綏粳27等。浸種,用16%咪鮮·殺螟丹可濕性粉劑與25%氰烯菌酯懸浮劑混合,按說明用水稀釋進行種子消毒。水溫18~20℃浸種60h即可。每天早晚要各翻攪一次。然后催芽,將種子撈出控干水后堆放在催芽室內,同時利用加溫設備進行加溫,提高種堆溫度。當種堆溫度上升到30~35℃時種子開始破胸,此時要翻動種堆,每隔2~3h翻種1次,并進行溫度控制,使種堆內溫度穩定在20~25℃之間。種子催芽以種子破胸露白,芽長不超過0.2cm為宜。當95%的種子破胸時取出降溫晾芽,待播種。
當棚溫穩定通過12℃時即可播種。本地區一般4月下旬開始播種。
機械插秧,每盤播種千粒重25g左右品種,播干籽100~110g;小于24g品種,播干籽100g左右;大于26g品種,播干籽110~120g。
機械自動化流水線播種,一次作業完成裝土、澆水、播種、覆土過程。每盤裝土大致3.0kg,厚度保持在2.5cm左右,澆水后盤內營養土全部潤透,盤底部稍有滲水。覆土厚度0.5cm,種子蓋嚴不外露。
每667m2秧田用60%丁草胺乳劑175g對成300倍液噴施,或用丁撲粉劑封閉滅草,按照說明書使用,防止產生藥害。除草劑封閉后,要覆蓋好無紡布,以保證出苗所需的溫度和濕度。
播種后到葉片完全展開,棚內最適溫度25~28℃。出苗后第一葉變綠時可撤掉無紡布,床土過干適量噴澆補水。兩葉齡期,適宜溫度20~25℃,水分不足適量噴澆補水。適齡秧苗從移栽前5~7d開始,適當蹲苗壯根。并視秧苗生長情況,可適當施用磷酸二氫鉀、硫酸銨、硫酸鋅等肥料。提倡帶藥下田,防治蟲害,移栽前可噴施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可有效防治移栽后發生的潛葉蠅、二化螟等蟲害。苗期青枯病和立枯病的防治,一是要控制好水分和溫度防止秧苗徒長,二是用好藥劑進行防治。在1~2葉期,及時用30%的甲霜噁霉靈水劑30g,對水200倍,噴灑16m2,噴后洗苗1次。可有效預防病害發生。
一般外界氣溫穩定通過15℃即可移栽。本地區5月下旬為移栽適期。
偏散穗型品種,適當稀植,密度30cm×16.6cm,每穴3~4苗;半直立穗型品種密度以30cm×(13.3~16.60)cm,每穴3~4苗為宜。
機插秧要求:保證田間基本苗數,插秧深度在2cm以內,秧苗栽得正,插行要直。機插秧每穴苗數、行距、穴距要均勻一致。
培肥地力、配方施肥。以增施有機肥為基礎、測土配方施肥為核心,大力推行秸桿還田。每667m2施農家肥2000kg,N14kg,P2O55kg,K2O6kg,硫酸鋅1.5kg,磷肥全部做基肥,鉀肥50%做基肥,50%在幼分期施用,氮肥按基蘗穗肥4∶5∶1的比例施用,蘗肥6葉期施用,穗肥倒2葉施入。
水分管理采用淺—濕—干間歇優化控制灌溉。
插秧至分蘗期水分管理。插秧至分蘗期水分管理插秧時采用淺水,一般水層要保持3cm左右。返青后實行3cm淺水活灌,并適時進行短期排水露田,可達到以氣養根、以根促苗的效果。分蘗盛期灌溉以濕為主。
夠苗曬田。田間莖蘗數達到收獲穗數20萬~22萬/667m2的90%時,開始由輕到重逐漸曬田。曬田應掌握適度,一般以不陷腳,有微裂,冒白根為宜。鹽堿地要保持水層切不可斷水曬田,以免返堿。
穗分化期。淺濕干間歇灌溉,灌1次水維持3~4d水層,待水層自然落干,田間保持濕潤狀態時,及時灌下1次水,這樣反復進行下去。
抽穗揚花及灌漿期。淺水勤灌,田間保持3~5cm水層。乳熟期灌溉以濕為主,灌水后自然落干1~2d,再灌下一次水;蠟熟期,灌溉以干為主,灌一次水自然落干3~4d,再灌下一次水。一般在黃熟期停水,即齊穗后40d左右,或收割前7~10d停水為宜。
防治原則為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搞好預測預報,盡量用農業措施,生物農藥,低度農藥,循環交替用藥等措施防治。稻瘟病防治,每667m2可選用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0g/667m2,對水50kg噴霧。紋枯病發病初期,每667m2用5%井岡霉素水劑。稻飛虱用25%噻嗪酮粉劑30~40g/667m2對水30kg,一般防治2次。二化螟可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生物防治可采用田間釋放赤眼蜂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