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剛,宋顯軍
(山陽縣板巖鎮農業綜合服務站,陜西 山陽 726400)
茶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茶葉種植為茶文化的發展創設了條件。種植過程中,科學的種植技術一方面提供了優良的茶葉品種,另一方面給茶農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茶葉質量和種植技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此,加速推進茶葉種植技術的推廣,讓越來越多的茶農認識到茶葉市場的重要性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茶葉種植技術的科學性和系統性也顯得極為重要。
茶葉種植前期的準備工作的開展,是做好茶葉種植的前提保證。一般情況下,茶樹種植前的準備包括了地塊選擇、土壤管理以及種苗的選擇。在選擇地塊的過程中,需要聯系不同的茶樹品種進行區分,需要確保地塊中水土情況能夠滿足樹種生長的基本需要。如果坡度大于15度,需要考慮建成梯田的形式,保證茶樹能夠享受到足夠的光照;如果坡度大于25度,不適合種植茶樹,因為在種植過程中,如果出現了水土流失,將會給茶樹的生長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在進行土壤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土壤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盡量坡地要選擇平緩的位置。此外,確定土壤肥力時,需要盡量選擇雜草覆蓋的形式,將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選擇茶樹種苗的過程中,要在苗高20厘米左右的位置進行生茶苗的種植。茶樹的種植時間性比較長,所以種植之前就要確認好適合的品種,種植之后需要做好科學的管理,這樣才能確保茶樹的種植能夠為茶農帶來巨大的收益。
茶樹的施肥管理會對茶樹的質量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茶樹種植的肥力來自于基肥和追肥。在施加基肥時,在之前就要做好挖溝的工作,提前將肥料埋在溝內,時間和水分的共同作用,種植茶樹的地塊的土壤肥力能夠明顯提升。追肥施加的主要是農家肥和化肥,農家肥的施加是目前亟待關注的課題,需要提升農家肥的施加效果,盡可能不要對土壤和地下水帶來不良影響;施加化肥時,需要聯系土壤本身的情況,確定土壤中缺少的元素,合理的選擇品種,對化肥的施用量進行控制,將過度施肥帶來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病蟲害的出現會對茶樹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茶樹病蟲害有很多類型,在種植過程中,為了不影響茶樹的產量和質量,就要加強病蟲害的管理和防治。在治理過程中,要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將化學、物理等防治手段巧妙的結合起來,減少農藥殘留。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基本原則。即使是沒有發現病蟲害的情況下,也要提前進行預防。
縱觀目前茶樹的種植情況,茶農在科學種茶這塊意識上還存在有明顯的不足。一些地區,茶樹種植中,完全是憑借著茶農日常的經驗,自然茶樹種植過程中會存在有諸多問題,為了能夠做好茶樹種植技術的推廣,就需要建立起科學的種植意識。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第一,茶農需要多弄政府部門進行交流,政府需要發揮出宏觀調控的作用,組織研討會,聘請有經驗的專家,解答茶農在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茶農的種植工作進行科學指導;第二,要在當地形成示范基地,起到帶頭作用,讓普通農戶能夠認識到科學種植的重要性,單憑傳統經驗是不能增加收入的,科學合理的種植才能為茶葉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進而為茶葉種植技術的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茶樹機械化設備的運用能夠為茶樹種植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從目前的發展來看,茶樹的種植更多的是依靠人力來實現的,這種方式有著明顯的落后性,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未來的茶樹種植,需要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種植、采摘、制作等環節都可以運用機械化設備,加速推進了技術的推廣,提升了效率,將勞動力解放出來,為現代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保障。此外,機械化的運用還能夠提升茶農科學種植的意識,為茶農和茶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國茶葉產業文化有著一定的底蘊,現今還需要文化部門充實和豐富茶文化底蘊,提升茶葉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而更好的促進茶葉種植技術的推廣。作為政府可以考慮組織一些茶文化的活動,將喜歡茶葉的人聚集在一起,促進了茶葉種植技術的推廣,也帶動了類似于旅游業在內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創設了巨大的經濟收益。而且還可以積極的讓茶葉種植技術走出國門,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茶文化,能夠對茶葉種植技術加深了解和認可,能夠更加主動的研究更加先進的種植技術,更好的推動茶葉文化的發展。
在長期的推廣過程中,我國的茶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規模明顯擴大,也形成了獨有品牌,茶葉的種植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是在過程中還是存在有諸多問題,包括市場競爭力大等問題,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動茶葉種植技術的發展,作為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對推廣體系加以健全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茶葉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