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紅,黃靜麗
(1.扶綏縣農業農村局,廣西 扶綏 532199;2.扶綏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監督管理站,廣西 扶綏 532199)
作為我國一種主要的經濟作物和糖料作物,甘蔗在我國整體農業結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1]。伴隨農業現代化與智能化進程加快,甘蔗全程機械化已成為甘蔗種植業的必然發展趨勢。為此,甘蔗種植經營戶必須增進對于甘蔗全程機械化的認知,掌握甘蔗全程機械化的具體內容。與此同時,政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甘蔗全程機械化進程,力求有效地加快甘蔗全程機械化進程,提升甘蔗種植業經濟效益。
甘蔗全程機械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1)耕地整地機械化:主要指應用機械農具目標甘蔗種植區域展開深耕、翻耕、細碎、松土等土壤作業,有利于優化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保濕能力以及提高土壤的肥料吸收能力;(2)種植機械化:種植機械化是甘蔗全程機械化中促進甘蔗生產品質提升的一項關鍵技術措施,同時也是人力資源成本飛速上漲背景下改善甘蔗生產狀況的重點策略;(3)中耕管理機械化:主要由培土、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組成。實現培土作業機械化,有利于增強土壤透氣性、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雜草,進而改善肥效;其次,借助無人機,能夠實現施肥與農藥噴灑機械化,這種作業方式能夠增強甘蔗的抗倒伏能力;(4)收割機械化:傳統甘蔗生產模式下,甘蔗收割工作是勞動力需求量最高、用工成本最多的一項活動。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下,通過應用高效收割機展開甘蔗收割工作,能夠有效地展開大面積甘蔗收割作業,一次性完成整套甘蔗收割流程(既包括切梢、砍頭及剝葉等基礎性作業,又包括清理及集堆等后續作業),能夠切實提升甘蔗收割效率。
甘蔗全程機械化的實現,必須以充足的資金為支撐。然而,當前在甘蔗全程機械化方面,資金支持力度顯然不夠到位,特別是對甘蔗全程機具研發上投入不足,導致甘蔗種植戶無法有效獲得甘蔗全程機械化所需的機械農具,因而無法展開相應的機械化生產實踐。事實上,甘蔗全程機械化在資金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機械農具和用于噴灑農藥的無人機成本均較高,但由于相關部門缺乏科學認識,因而沒有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甘蔗全程機械化進程的推進。
甘蔗全程機械化涉及諸多復雜的技術,唯有充分做好技術示范工作、幫助甘蔗種植戶了解和掌握相應技術原理,才能真正有效地推進甘蔗全程機械化。然而,當前在技術示范工作方面,相關部門存在落實不力的問題,未能有效地幫助甘蔗種植戶掌握相關技術原理,因而導致甘蔗全程機械化進程滯后。
甘蔗全程機械化的實現,除需要應用相應的機械技術之外,還需要配套農藝技術做支撐,包括田間管理、種植時間選擇等多項技術。然而,在配套農藝技術推廣方面,目前也缺乏實效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甘蔗全程機械化進程推進。
甘蔗全程機械化,離不開相應的資金支持,只有當資金落實到位時,相應的農業生產機械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推廣[3]。為此,政府部門應提高對于甘蔗全程機械化的重視力度,對耕地整地、種植、中耕管理及收割等關鍵機械化作業環節給予相應的資金補貼,確保農業機械能夠落實到位,有效推進甘蔗全程機械化進程。與此同時,政府部門應重視投入資金加強甘蔗全程機械化宣傳工作,通過與媒體展開合作,有效宣傳甘蔗機械化生產技術,增進農戶對于甘蔗全程化的了解,有效獲得農戶的支持與配合,加快甘蔗全程機械化進程。
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相較于傳統模式而言,在技術與方法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政府部門應建立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通過這一基地展示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中每一個環節對應的機械操作及實際效果。與此同時,政府部門應重視組織甘蔗種植戶定期前往基地進行參觀學習,進而有效地增進他們對于甘蔗全程機械化的認可,幫助他們掌握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過程中的相應技術要點,進而有效地達成技術推廣的目標。在建設這一基地的過程中,政府部門應重視與本領域的專家與具備實踐經驗的機械化作業人員展開合作,以此打造一支具備專業素質的工作隊伍,有效地在組織農戶參觀時為他們進行相應解說,有效幫助他們理解各項機械化技術。
甘蔗全程機械化實現,需要在配套農藝技術的支持下進行,主要包括土地備耕、甘蔗種處理、種植時間選擇、田間管理等多項技術。政府部門在宣傳甘蔗全程機械化的過程中,應著力推廣配套農藝技術,以此構建完備的甘蔗機械化生產模式,全方位促進甘蔗品質改善、生產效率提升,切實達成高產和優質的目標。
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背景下,全程機械化已成為甘蔗生產的必然趨勢。具體而言,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主要包括耕地整地工作機械化、種植機械化、中耕管理機械化以及收割機械化四個方面,甘蔗種植戶應對這些方面建構起全面的認知,充分理解機械化的意義與相關技術應用效果。有效加快甘蔗全程機械化進程,需要政府部門加大相應資金支持力度、建設示范基地并推廣與甘蔗全程機械化相適應的農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