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興鳳
(西昌市農業農村局,四川 西昌 615000)
農業植保是鄉村發展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取科學的農業植保措施能夠保證農民增產增收,保證農村糧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為此,應該加強對農業植保技術的研究,強化農業植保措施的貫徹力度,采取合理的病蟲害預防措施,保證農產品的安全和質量。
農業植保技術就是結合農作物生長的特點采取科學的保護管理措施,促進農作物的健康成長。農作物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可能會受到病蟲害的威脅,農作物本身不能有效的抵抗病蟲害的侵襲,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和保護措施,才能保證農作物的產量不會受到影響。為此,采取農業植保技術,能夠有效的保護農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不受病蟲害的侵襲,同時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農業植保技術不僅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對保證農作物的質量也有重要的意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對農產品的營養、口感、耐儲存等方面都進行了提高,這樣才能夠綜合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無論在農作物生長的哪個階段采取農業植保技術,都能有效的保障農產品的質量。然而,一些農民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在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學藥劑,使該類農產品質量不能得到保證。為此,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重視農業生產植保理論知識,在農業生產中利用綠色植保技術,實現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提高。舉例而言,在肥料使用方面,有些農業生產者開始使用沼肥類肥料,替代傳統的氮肥,不僅能夠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求,同時也降低了農作物有害物質的殘留量。此外,使用沼肥類肥料還能夠改善土壤的質量,實現對土地資源的保護。科學的綠色農業植保技術在病蟲害防治方面也起著關鍵的作用,能夠在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的同時防止病蟲害產生抗藥性,避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受到影響。
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是人均耕地面積比較少,對土地資源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農業植保技術能夠有效的改善土壤中的養分,保護我國的耕地資源,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綠色植保技術的應用還能夠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實現對土地資源的保護。在綠色植保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病蟲害的預警和預防工作,減少農藥的施入量。通過農作物病蟲害預警預測措施,能夠讓農民準確的掌握農藥噴灑的時間和使用量,盡量減少農藥噴灑的次數,保護我國的土地資源。
加大植保工作的力度能夠有效的促進植保工作的順利開展。農業發展中的植保工作對象是農民群眾,應該向農民群眾宣傳農業植保技術,讓農民群眾認識到農業植保技術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植保工作的組織與培訓活動中,掌握農作物災害的防治措施,在農業發展中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只有廣大農民的支持,才能更好的保證農業植保工作的順利開展,為農作物提供充分的保護,同時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農民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加強對農藥和化肥的用量控制,避免因為農藥的濫用給生態環境帶來危害。可以說,農業植保工作的本質就是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為此,應該加強綠色植保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綠色農業植保技術為農民的增產和增收提供重要的途徑。為此,應該加強綠色農業植保技術的應用,在引入新技術的同時更好的促進農村現代化發展,同時憑借現代科學技術推動綠色農業植保技術的順利開展。具體來說,加大綠色植保工作的資金投入,完善綠色植保工作監測平臺,為農業發展提供及時有效的農業數據,結合歷史數據進行分析,保證農民能夠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此外,加強對綠色植保工作人員的教育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保證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能夠真正為農民使用綠色植保技術提供幫助。
預報體系的完善能夠有效的推動綠色農業植保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預報的結果能夠及時有效的發布。同時還能夠制定應急預案,確保災情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網絡建設,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保證監測到的數據和圖片在各個部門之間傳遞。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整理之后各個部門能夠采取聯動措施,共同啟動應急處理預案,發布災情報告,保證農業發展中的載體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具體的農業災情報告中需要標注濃重的品種和病蟲害的名稱,明確農作物受災的面積,從而為各個部門展開災情的處理工作奠定基礎。此外,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到一線進行指導工作,保障農業植保工作的順利展開,為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提高。
在鄉村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植保作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對保證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意義重大。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綠色農業植保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在具體的農業生產過程中應該融合綠色農業植保技術,為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和農民的增產增收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