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彤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不僅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的理論基礎,同時創新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的理念,是新時代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行動指南,其具有鮮明的理論品格。習近平黨建思想的理論品格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指向明確的目標導向,二是憂患強烈的問題意識,三是防患未然的底線思維,四是深厚真摯的人民情懷,五是嚴謹清晰的法治理念,六是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這六方面理論品格開辟了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新境界,為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建設偉大工程,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關鍵詞:習近平;黨的建設;理論品格
中圖分類號:D630?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8-0169-0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緊緊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怎樣建設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一黨的建設根本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有關黨的建設一些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形成邏輯縝密的黨建思想體系,進一步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中國共產黨建設規律的認識[1]。其從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度,認識把握中國和世界的問題,既有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又充滿時代氣息和實踐創新的特點、理念和理論品格。
一、指向明確的目標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目標導向,突出體現在黨的建設要始終圍繞一個總目標,即確保黨始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十九大中提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2]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指出,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就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作出重要制度性安排。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黨的領導對黨、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極端重要性。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黨和國家的根本命脈所在,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保證。我們必須把正確的認識到黨的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強調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并認真學習理解習近平黨建思想,徹底厘清對黨的領導的含糊認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全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
二、憂患強烈的問題意識
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是習近平總書記管黨治黨思想的方法論,也是其黨建思想的突出特征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3]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4]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聚焦“進京趕考”時代課題,堅持以重大問題為導向,以關鍵問題為抓手,推動黨的建設向縱深發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黨的領袖的高度清醒和自覺。
針對思想上存在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弘揚共產黨人價值觀,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加大管理黨員干部的力度等;針對作風存在的問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鼓勵黨員們都積極參加黨組織針對黨內實際存在問題,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專題教育培訓工作,來進一步提高自身政治思想覺悟;強調“老虎蒼蠅一起打”;激活基層黨組織,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三、防患未然的底線思維
堅持底線思維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也是認識把握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加強黨的建設,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5]在推進黨的建設實踐中,總書記不斷給全黨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堅守組織紀律底線。嚴格按照法律、政策和制度辦事,做到“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紀律不放松”[6],這是對每位領導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堅守服務大局底線。黨的建設要緊緊圍繞為全黨中心工作服務,只有這樣才可以體現出底線思維的價值,黨的建設才會有正確的方向和目標,不會偏離方向,失去它本身的意義,堅守為民務實底線。黨建工作中無論是設立干部選拔機制,還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都要以為民務實為底線,做到一切都要為民服務。
四、深厚真摯的人民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他反復強調,要為人民做事,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求全黨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以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作為檢驗一切工作取得成效的標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大力正風肅紀,是因為“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服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以重拳反腐,是因為“人民群眾最痛恨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最痛恨各種特權現象,這些現象對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最具殺傷力”,“腐敗問題對我們黨的傷害最大,嚴懲腐敗分子是黨心民心所向。”這些重要思想,深刻詮釋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增強了全黨同志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從而增強全黨的戰略定力和政治自覺。所以說,習近平黨建思想植根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旗幟鮮明地表明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人民根本立場。共產黨員必須深入群眾、深入實踐,了解掌握實情,在工作中講真話,辦實事,言行一致。人民痛恨什么,我們就堅決懲治什么,人民喜歡什么,我們就始終堅持什么。因此,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黨自身存在的問題,黨中央堅決“零容忍”“全覆蓋”,“老虎”“蒼蠅”一起打,實行“巡視巡查”“回頭看”,強調“嚴紀律”“守規矩”等,都體現了鮮明的人民立場。
五、嚴謹清晰的法治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強調要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堅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體制、法治的程序開展工作。在理論層面,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要推進制度體系建設,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黨治黨、執政興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全黨建設要把紀律擺設擺在首要位置,要在全黨形成講紀律、守紀律的良好局面,要全面推進管黨治黨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新理念,指導我們黨制度治黨邁出堅實步伐。在實踐層面,要求全體黨員必須認真學習、嚴格遵守,依據黨章、黨規黨紀規范黨組織和黨員的行為,為依法治國提供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針對黨內破壞規矩的種種現象,提出要把紀律挺在前面,推動依規治黨和制度治黨,突出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通過嚴抓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帶動其他紀律的執行;針對有些黨員領導干部法治意識淡化、特權思想嚴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不論職務多高、資歷多深、貢獻多大,都要嚴格按法規制度辦事,堅持法規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規制度沒有特權、執行法規制度沒有例外。”[7]
六、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
戰略定力是一個政黨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也是一個政黨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戰略思維和戰略定力,他指出:“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和堅定信念,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8]特別是在黨的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保持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定力,就是要告訴全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決心是不會動搖的,力度更是不會減弱的,我們全黨都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抓緊抓好;就是提醒全黨要牢記,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共產黨人要做到守紀律、講規矩,在利益誘惑面試保持警醒,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只有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積小勝為大勝,才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太明,卜紅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維度[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9,(5):52-56.
[2]? 習近平.黨的十九大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299.
[3]? 習近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248.
[4]? 習近平.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497.
[5]? 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論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43.
[6]? 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2444.
[7]? 習近平.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03.
[8]? 習近平.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4.
[責任編輯 曉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