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芬
摘 要:我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對畜牧行業的發展尤為重視,直接關系到我國地區經濟的較快發展,但是重大動物疫情的頻發,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管理法律法規預案,比如豬鏈球菌、口蹄疫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的有效控制,這在較大程度上為疫病應急管理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這對疫情應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較大促進作用。但是,目前我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管理現狀依然存在問題,比如法律法規不完善、管理體制不健全以及運行機制問題等。為此,本文對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管理以及責任體系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管理體系;責任體系
隨著我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的出臺,重大動物應急處置工作逐漸完善,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規范化,地方政府以及相關單位的責任意識不斷增強。但是,一些部門以及個人存在職責不明、工作配合度不高等問題,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將相關部門及個人的職責清晰化,并且在此基礎上在應急處置期間政府、部門以及個人之間需要大力配合,以此確保重大動物應急處置工作質量的提高。
一、管理體制
我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工作主要是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完成相關工作,實行政府領導、部門負責,構建責任制,其中政府負責人應對防疫工作進行管理,直接責任人是分管領導。此外,在進行疫情應急處理期間一般情況下是分級管理,疫情等級主要建立在應急預案的基礎上,由政府采取相應應急措施,并且在此基礎上根據本預案規定,進行地區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的全面制定。
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責任體系
(一)地方政府職責
地方政府主要職責是:應急預案的制定;完善預防控制體系;應急物資的儲備;應急管理人員之間,其中預備隊員的構建主要是由不同級別負責人以及專家、動物防疫人員等構成;實行封鎖,發布封鎖令。在疫區邊界交通道口設立消毒哨卡,封鎖疫區,并且在此基礎上對疫區動物產品交易市場進行關閉。
(二)獸醫部門與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職責
獸醫部門與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職責主要有以下幾點:制定方案,構建啟動預案;對疫情進行全面監測、報告以及認定;公布疫情;對疫區、疫點以及受威脅區進行有效的劃分;制定疫區、受威脅區等的處理方案,并且對其進行跟蹤調查;檢驗檢疫、無害化處理以及免疫接種等;疫情通報。應當制定疫情報告制度與疫情報告網絡,以此能夠消除疫情,將疫情危害程度降至最低。獸醫部門與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之間要做好疫情處置的協調和分工,其中獸醫部門作為行政部門,側重于疫情處置的統籌、協調,尤其是做好對上、對下防控措施的對接、部署、監督、檢查,與其他職能部門協調、綜合;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作為技術支持部門,側重于疫情處置技術指導、支援,結合疫情階段發展情況提供技術性意見供政府決策。
(三)部門職責
首先,林業部門。林業部門與獸醫部門根據職責進行有效的分工,需要對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實施全面監測。此外,林業部門應結合查源結果,若主要是候鳥帶疫造成,則應劃出候鳥遷徙路線,提出將相關區域設為禁(限)養區域建議供政府決策參考。其次,出入境檢驗檢疫機關。對重大動物疫情信息實施收集,并且在此基礎上價錢進出境動物及產品檢疫工作。衛生部門:監測疫區內易感染人群,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并且與獸醫主管部門相互通報。
三、法律責任
(一)地方政府法律責任
在對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的過程中,如果違反《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不履行自身職責、不根據規定進行疫點、疫區采取必要的預防與控制以及不配合上級疫情調查等行為,上級政府應當對其進行深入的調查,并責令批評并改正,同時對主要負責人進行處罰,比如記大過、降級以及撤職等,如果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挪用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經費或者侵占、挪用應急儲備物資的行為,應當按照《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規定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二)獸醫主管部門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法律責任
對于違反《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的行為,獸醫主管部門以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如果有以下行為之一的,需要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政府部門責令改正:不履行疫情報告職責,隱瞞重大動物疫情;在對疫情進行報告的過程中,沒有進行臨時隔離措施,致使動物疫情出現擴散的情況;不在規定的時間內對疫點以及疫區進行劃分的行為;沒有向本級政府提出啟動應急指揮系統建議;在撲殺以及銷毀動物的過程中,沒有技術指導或者指導不力,沒有實施檢驗檢疫與消毒;沒有履行該條例規定的職責,致使動物疫病傳播與流行,并且對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行為。
(三)地方政府其他部門法律責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中的有關部門如果沒有履行應急處理職責,沒有對疫區以及疫點等區域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沒有對疫情不夠重視,并且不配合上級政府的疫情調查,同時拒絕、阻礙行為,需要有該級政府或者上級政府通報批評并進行改正,在此基礎上對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罰。
(四)技術單位、飼養戶以及個人的法律責任
拒絕以及阻礙防疫監督機構進行重大動物疫情監測,發現動物群體發病,不向上級報告的,防疫監督機構需要對其進行警告,并在此基礎處罰其罰款,一般情況下罰款金額在2000~5000元,如果情節嚴重構成犯罪,需要追究其相應責任。此外,私自對動物疫病病料進行采集,或者在對其進行分離的過程中沒有根據國家安全規定的行為,需要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進行警告,同時進行不高于5000的罰款,如果構成犯罪,應當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五)其他法律責任
如果發生了重大動物疫情,在此期間若有欺騙消費者、哄抬物價以及散布謠言等情況,需要有公安機關、工商行政部門以及價格主管部門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如果疫情期間造成社會以及市場秩序穩定性降低,也應當由公安以及工商管理等部門進行行政處罰,如果情節嚴重,應當追求其刑事責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畜牧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伴隨著一些疫情的頻發,極易導致畜牧產品安全事件的發生,致使動物疫病對畜牧行業以及人類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為此,需要對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管理體系進行有效的構建,以此對疫情進行全面控制,從而避免疫情的蔓延與擴散,這也是進行動物疾病防疫較為關鍵的部分,不但能夠保證人們健康生活,而且對提高我國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具有較大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仁青卓瑪.淺談重大動物疫病應急處置建議[J].畜禽業,2019(007):116.
[2]賈松濤,劉煒.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的幾點體會[J].中國動物保健,2018(11):8-9.
[3]孟凡曜.縣區級重大動物疫病應急物資儲備管理[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