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非洲豬瘟的特點、傳染源及流行病學特征等進行分析,探究動物衛生監督在非洲豬瘟防控中的作用。在積極參與疫情普查工作的基礎上,強化消毒工作的宣傳,加強應急處置工作管理。通過全面的檢疫監管工作,預防疫情的傳播及疫情蔓延,對社會衛生及人們健康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關鍵詞:動物衛生監督;非洲豬瘟防控;疫情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所誘發的家豬、野豬急性、熱性及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非洲豬瘟不具有傳染人的能力,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疾病。非洲豬瘟在非洲、中東歐、俄羅斯遠東和高加索地區等流行,疫情的傳播速度較快,傳播面較廣。豬食用被非洲豬瘟病毒污染的飼料、飲水、泔水等極易被感染,而火車站、國際性航空港等,更是病毒傳播的高風險位置。當前針對非洲豬瘟尚無有效的疫苗防御措施,主要是通過撲殺、無害化處理的方式,預防病情的傳播。一旦非洲豬瘟蔓延,則會對豬養殖業產生較大影響。
一、非洲豬瘟的特點
(一)環境抗性強
非洲豬瘟是非洲地區較為嚴重的動物疫病,在傳染后會快速傳播,且具有較強的傳染性特征。在傳播的過程中,會致使豬身體中蛋白變異,誘發各類全身性反應。病毒還會對豬身體中紅細胞予以侵蝕,致使病原體快速在豬身體中蔓延。同時,非洲豬瘟對外部的侵擾也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其存活率較高。由于非洲豬瘟病毒生長在干燥或者酸性環境下,故而具有較強的抗性。若想徹底清除病原體,需要在高于60℃的環境下才能夠消毒處理,且需要連續消毒30min。
(二)傳播速度快
非洲豬瘟主要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所誘發,病原體長時間聚集在家豬和野豬身體中。若感染病原體,則會快速感染到豬身體的各個部分,主要包含血液、體液等等,豬的各個身體器官均可能會感染病毒。這些病毒會隨著豬的排泄物流出,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且加速非洲豬瘟的傳播速度,增加病毒的危害性,對畜牧養殖業帶來不利影響。
二、非洲豬瘟的流行病學特征、臨床癥狀
(一)流行病學特征
各個年齡段、品種的豬,均可能會感染非洲豬瘟,其中家豬與野豬感染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在一群健康豬中有一只豬患得非洲豬瘟,若未及時發現,在正常飲食起居的情況下,其他豬可能也會患得非洲豬瘟。多數豬死亡或者感染非洲豬瘟,其傳播速度均相對較快。非洲豬瘟作為病原體,可能會在豬身上停留。在非洲豬瘟快速傳播的情況下,需要提升豬飲食的科學管理,預防感染病原體。
(二)臨床癥狀
感染非洲豬瘟后,多會出現高燒不退、皮膚泛紅等臨床癥狀。在為非洲豬瘟屏住實施解剖學分析的情況下,能夠觀察到患病豬內部器官存在出血的反應。結合其發病的程度差異,具體表現在5個方面。其一是最急性型患病豬。在感染后盡管無顯著的癥狀,但是其死亡率較高,在感染后一定會死亡,為100%。其二即為急性型。在感染后具有4~6d的潛伏時間,患病豬多具有食欲不振、體溫上升及皮膚泛紅等臨床癥狀,死亡率同樣較高,為100%。第三種即為亞急性型非洲豬瘟。亞急性型非洲豬瘟的癥狀及急性型類型,但是其潛伏時間更長,通常在6~12d之間,具有高燒、呼吸系統感染、身體位置泛紅等臨床癥狀。其四即為慢性型。這一類患病豬在發病后,多具有短暫發熱的表現,而非持續發熱。患病豬日常見消瘦,感染疾病后的患病豬,其成活率基本為0。最后一種即為亞臨床性。這一類非洲豬瘟無顯著病因,多具有不同程度低燒、食欲不振的癥狀,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但是治療后身體中依然存在病原體。
三、動物衛生監督在非洲豬瘟防控中的作用分析
(一)全面普查疫情,預防病毒侵襲
全面普查疫情,可預防非洲的豬瘟傳播。各個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所,需要對轄區范圍內的生豬養殖戶進行全面排查,以滾動式、拉網式的動物疫情普查模式,全面、細致的予以檢查,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疫情普查工作的重點,主要是生豬規模化飼養戶,對群體、個體健康情況細致予以檢查。
針對不明原因的大面積豬死亡情況,需要高度予以重視。普查人員需要積極與養殖戶溝通,了解生豬飼養的情況,掌握動物疫情動態,對不明原因的患病、死亡情況進行上報,等待進一步確診。一線動物衛生檢疫監督人員工作需要堅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嚴格遵守無菌消毒制度,且保證消毒全面,預防疾病的傳播。
(二)加強科普宣傳,正面引導輿論
我國自2018年開始,出現了第一例非洲豬瘟疫情,且隨著互聯網的傳播,引起居民社會群眾的廣泛關注。因為非洲豬瘟源自其他國家,危害比較嚴重,需要提升宣傳指導的重視程度。在日常科普宣傳中,需要引導人們健康飲食,正確防范病毒,避免人們過于緊張、擔憂。當前很多防疫部門開始研究諸多非洲豬瘟的預防管理對策,在檢查與管理中,也增加了力度,將如何正確預防非洲豬瘟的相關知識,傳播到各個養殖場等,有助于降低非洲豬瘟的發生率,也能夠盡可能減少疫情對養殖戶的影響。
鄉鎮動物衛生管理期間,需要積極開展畜牧養殖相關知識的科普宣傳工作,增強養豬戶的病情預防意識、消毒管理意識。對于進入養殖場的車輛、人員及物資等,均需要全面予以消毒,嚴格予以把控,避免交叉感染。積極應對疫病,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監測、無害化處理患病豬。
(三)注重檢疫監管,控制疫情源頭
動物衛生檢疫監督部門在工作中,需要做好應急物資的準備及更新工作,保證物資充足,且由專人予以管理,做好日常防火防盜的工作,且認真開展應急演練工作,保證應急隊伍能夠持續處于實戰狀態下。在突發各類異常問題的情況下,各類防疫物資能夠及時供應,專業人員能夠快速出動予以管理。
動物衛生檢疫工作人員需要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人員的交流,詳細了解環境衛生的情況、公共衛生管理的細則等等。加強相關問題的分析,進而更好地為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奠定基礎。動物衛生監督部門需要做好畜牧場的消毒檢查工作,對各個部門下達工作任務。同時,可以在大中小型的養殖場中,設置舉報電話。若出現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則需要及時予以舉報,更好地預防非洲豬瘟病情。針對廚余飯菜的處理,需要按照國家規定展開。監督部門需要對各大酒店實施嚴格地監督管理,保證所采購的豬肉符合國家標準,嚴禁隨意購買,不給非洲豬瘟的傳播留隱患。
各地省市縣區動物衛生監督部門,需要加強動物防疫檢查站管理,保持24h均有人值班,確保進入省、市、縣區的畜禽及其產品質量安全。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完善檢疫管理制度。將管理制度與管理細則相互融合,制定跨省引進動物實行報批報驗制度,加強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的管理,將疫情控制在源頭。
四、結束語
非洲豬瘟對豬養殖業所帶來的影響較大,需要提升衛生檢疫管理的重視程度。現階段需要在明確常見影響因素、問題的基礎上,做好消毒、預防工作。動物衛生監督中需要加強非洲豬瘟防控知識的科普,控制疫情源頭,降低非洲豬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蔡偉強.建構重大動物疫病社會治理體系初論——以廈門市翔安區非洲豬瘟防控為視角[J].福建畜牧獸醫,2019,41(05):33-35+40.
[2]郝雪華,趙景世.非洲豬瘟防控期間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湖北畜牧獸醫,2019,40(04):40-41.
[3]江猛,王萬.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對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考驗[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06):29-30.
[4]高英,李杏媛,李靜.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對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考驗[J].中國豬業,2019,14(02):38-39+42.
作者簡介:蔡繼陽(1992-11-3)男,土家族,大學本科,助理畜牧師,籍貫:貴州省沿河人,主要從事:從事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