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偉忠
摘 要:為了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目標,很有必要做好森林保護工作,在此背景下我們要高度重視森林可持續經營,提高中幼林撫育技術水平。基于此,接下來本文先是分析了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內涵,其次分析了森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之后重點研究了森林可持續經營中中幼林撫育技術,以期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森林;可持續經營;中幼林;撫育技術
近年來我國加大保護環境力度,具體表現為在林業方面投入較多,給予了較多的關注與資金支持,這主要是為了改善目前惡劣的生態環境。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且其已經成為森林經營管理的主要指導思想。從實際的工作中可知,只有建立可持續發展經營理念才能有效推動林業的發展,從而有效改善目前的生態環境。因此,接下來本文以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為基礎探討中幼林撫育技術。
一、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內涵
美國最早提出了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即采取的措施除了滿足當代人對林業的需求之外又不會影響后代人的林業需求。這種經營理念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獲得世界各國的認可。目前我國正積極開展林業可持續發展建設,很多林業研究者紛紛投入到森林這一經營模式的研究中。森林可持續經營模式下通過可儲蓄的方式經營管理森林生態系統,在增加森林資源總量的基礎上提高森林質量,嚴格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及提高質量等發展思路,將保護與利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采取分類經營、分類指導策略。
二、森林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
林業建設過程中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僅通過提高對建設森林的重視程度與加大投資力度等方法遠遠不夠,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科學管理林業建設工作,采取科學、先進的理念促進我國森林建設可持續發展。此外,很有必要引進先進的幼苗培育技術與森林保護技術,促進我國森林經營可持續發展,同時推動林業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有效改善目前惡劣的生態環境。
為了提高綜合實力,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基本國策,其中,可持續生態發展也屬于可持續發展建設的一部分內容。森林資源可調節大自然界中的水、空氣等物質,促進其良性循環,讓其釋放氧氣,時刻保持空氣清新,有效避免出現水土流失的問題,改善氣候的同時也能保護環境。由此可見,當前背景下強化森林資源的經營與管理無論對改善生態還是促進森林可持續發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森林可持續經營中中幼林撫育技術
(一)公益林撫育技術
以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為前提做好森林保護工作,為生態林提供健康的生長環境是生態林撫育管理的主要目標。因此,在撫育時注重保護。從我國生態林的分布情況可知,其分布十分分散,且各個地區均有不同的生態防護林。但是在撫育管理中幼林時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定株撫育。結合防護林的功能逐步調整樹種結構結合,分1~2次伐除密度過高的幼樹,若某地段樹種稀疏,應及時補種。第二,生態疏伐,將樹木分為三種,即有害木、有益木與優良木,將有害木伐除,其他兩種保留,保證林分郁閉度大于0.6,伐后林分平均胸徑與伐前相比前者高于后者,且蓄積強度在20%以下。第三,防特林衛生伐。當坡度大于25°,且林分整體健康狀態為不良要的經營及時為“留優除害”,不可造成天窗,保證伐后隱蔽度大于0.6。第四,特用林景觀疏伐。嚴格遵守森林美學時需要立即將受害木伐除,有利于林分的健康以及防護林的穩定恢復等。這一環節中最為主原則,通過改造或塑造新的景觀提高自然景觀的異質性,有效維護生物多樣,切實提高觀賞價值與旅游價值。此外,同樣采取“留優除害”的方法,且保證伐后郁閉度大于0.5。
(二)商品林撫育技術
撫育商品林應嚴格尊重生態優先原則,以安全為前提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實施定向培育與集約經營的方法。按照采伐的方式的差異分為兩種撫育類型,一個是透光伐,另一個是生長伐。第一,透光伐。這主要于幼林存在營養空間競爭以及林木分化時進行;采伐時主要伐掉已經感染病蟲害、林分內生長不良、種植過密的林木。強度的掌握要保證陡坡小于緩坡、北方陽坡小于陰坡、山地小于平地等;保證伐木后人工林郁閉度大于0.6,天然林大于0.5,不可出現天窗。第二,生長伐。郁閉度大于0.7或0.8時下層木樹種幼樹多,分布均勻中齡林的林分中同樣需要遵循“留優除害”原則,保證伐木后郁閉度在0.6以上,撫育株樹強度小于15%~20%,蓄積強度在15%以下。
(三)公益林、商品林中幼林撫育技術
一方面,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林分樹種,實現樹種多樣化目標。中幼林撫育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高度重視喬木與健康灌木,優化林分樹種組成結構,確保樹種多樣性。尤其需要注意天然的闊葉喬木中幼樹木,給其提供健康的成長環境基礎上將其保留下來,使其與灌木中的幼林組成下層木,推動生態穩定,保證森林的正常生態防護功能。另一方面,適當調整林木大小,避免演變為復層林。森林的經營管理需要技術清理具有病蟲害的中幼木,伐除枯萎的樹木。但也要注意留下生長相對滯后的樹木,尤其是雜灌木品種,使其成為下木層的中幼一部分。與此同時,加大力度管理高于主林層的樹木,保證其質量,保留了上下層木后還需要撫育兩到三次,為復層林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
四、結束語
總之,森林的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找到經濟與生態保護的平衡點,在保護森林資源與生態經濟發展的同時確保林業建設中正常的經濟效益。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在管理與保護森林過程中主動借鑒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技術,采取有效的中幼林撫育措施,促進生態環境穩定發展,改善生態環境,這將有利于促進我國生態系統平衡,還能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慕瑜.森林可持續經營中的中幼林撫育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5(3):28-28.
[2]葉增水,金國安,祝榮青.森林可持續經營中中幼林撫育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9(24):176-176.
[3]高衛紅.基于森林可持續經營中中幼林撫育技術探討[J].北京農業,2013,000(A05):P.95-95.
[4]潘爽.森林可持續經營中中幼林撫育技術探討[J].科學技術創新,2014(2):272-272.
[5]石寶榮,劉珊.中幼林撫育的管理技術[J].吉林農業,2014(5):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