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通
摘 要:隨著人們對環保意識的提高,森林資源作為我國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對森林的培育與管理是提高森林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就加強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生態效益,進行探討與分析,以供森林管理者的參考與評價。
關鍵詞: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生態效益
森林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對我們的生活環境的持續性改善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增長的不斷加速以及農耕用地的不斷加大,使得我國大量的森林資源都遭受到了特別嚴重的開采,從而導致可用的森林資源越來越少,由于人類的開采與破壞,使得我們現在的生態資源變得非常的脆弱,針對這一情況,森林管理者采取了加強森林培育的方式來提高森林生態效益,以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一、實施分類經營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只有對森林資源進行分類經營才能保證人們對林業資源的需求與應用,森林的分類經營是林業資源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與要求,要想確保林業資源能夠更好地進行經營管理,就要對森林的類型進行精細化的區分與分類,首先我們根據森林資源的凈化能力以及凈化特點分為商品林區、重點生態林區、綠化林區、一般生態林區,根據其種類的不同森林所應用的功能也不同,大多數采用生態林來進行水源的固定,防止水土流失,凈化我們生活中的空氣,科學合理地進行氣候的調節以及保證物種的豐富多樣化,使人們在一個空氣新鮮的環境中健康的成長;人們將綠化林通常應用在公路或者是水渠等環境中,其目的是用來減少汽車所排放的尾氣以及生活中的噪音,從而達到綠化的效果與目標;人們通常將商品林進行經營與活動中,其目的是為國家提供優質的木材,因此,林業管理者想要做好對森林的分類與管理工作,就要科學的對森林進行分類管理,提高森林的管理制度與管理技術,用科學的眼光去進行森林培育的管理,增強森林的使用壽命,并且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預防,從而使森林資源能夠進行可持續性的發展。
二、合理地確定采伐強度
森林管理者要想對森林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培育與保護,就要科學合理地進行采伐,這關系到森林生態環境的調節力度與方向,并且對森林中幼苗的保護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森林砍伐的過程中,要注意森林采伐的強度變化,這種強度變化不僅可以導致森林中樹木的生長發生改變,也可以使得森林的營養資源也為之改變,因此,合理地進行砍伐樹木是非常重要的。
森林開采者在采伐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陽光照射的條件以及森林營養的資源,如果采伐制度制定的不合理,則會導致森林的光照條件差,營養吸收不平衡,從而降低了光合反應的作用,不利于森林的生長,如果砍伐的不合理導致營養空間過大,最終導致樹木枯死,針對這種情況,森林管理者要根據樹的種類、樹的生長條件、樹的年齡類型以及樹的特點在保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采伐。對于成熟的林木進行分批次的采伐,并且對于防護林和具有非常強用途保護生態環境的樹木進行撫育并且更新性質的進行采伐,嚴禁砍伐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林地的林木。
三、合理地確定更新方式
(一)采伐跡地清理
采伐跡地的清理是指樹木在砍伐、修剪、造材料的過程中所遺留的木頭,比如,枯木、枯樹枝、病變的枝葉等,這些木頭殘留物留在森林中不僅不利于森林的種植與培養,反而會給森林帶來一些病蟲害的危害,而且這些干枯的木枝也容易燃燒,從而會給森林帶來大火等危害,阻礙了森林培育與種植的可持續性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森林管理者必須要對采伐跡地來進行清理,并且將這些枯木枝進行科學合理的堆積與處理,使其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并且為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的施肥,促進了森林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森林更新
在對森林資源進行開采過后,森林管理者為了保證森林中的木材資源可以再次進行生長與利用,以及能夠發揮森林功能的防護作用,就要對森林的培育運用自然資源或者是人力資源來進行,根據森林的更新來說,可以將森林資源分為天然更新與人力更新兩種方式,其更新的方法也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形式,可以分為砍伐前的森林資源更新、砍伐中的森林資源更新以及砍伐后的森林資源更新等,如果按樹種起源的更新方式,可以將更新方式分為有性更新與無性更新。
在這些更新方式之間,天然的更新方式指的是將樹的種子播散到空氣中,隨著風飄落到土壤中來進行森林的更新,目前我國針葉樹都依靠這種方法來進行傳播與更新,這種傳播方式要考慮森林的附近是否存在天然的母樹與母根,通過母樹來進行傳播,而森林砍伐之前進行樹的分類則是以白樺樹為主,白樺樹的生長趨勢非常的健壯與頑強,而且其種子生長速度較快,繁殖能力較強,對于天氣的各種變化也有著較強的抵抗能力,所以在那些生長環境不是特別好的地區可以廣泛地進行天然的種植與傳播,耐陰樹種所指的是云杉等這種樹,云杉的幼苗要求在陽光不充足的地方生長,在開采的過程中也要進行選擇式的砍伐,從而加速其森林的更新速度。人工更新則是運用人的種植來進行森林的培育發展,不依靠天然的樹種傳播進行,比如,我國最近流行的植樹造林,通過在一些水土流失較快以及干枯的地方,通過植樹造林來涵養水源,并且利用科學技術進行培育與種植。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隨著人類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森林資源對我們人類的生存與生活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他可以防風沙、固水源、為人們的生活提供非常新鮮的空氣,減少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及保證水土不易流失。森林資源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被廣泛地砍伐與利用,針對這一情況,森林管理者采用加強森林培育的方式來提高生態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參考文獻:
[1]張偉.加強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生態效益[J].農家參謀,2020(04):120.
[2]尚武云,高和軍.加強森林培育維護提高森林生態效益[J].吉林農業,2019(12):94.
[3]劉資亮.淺談加強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的生態效益[J].中國農業信息,2015(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