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洪
摘 要:病蟲害是影響林業工程建設的重要因素,在實際中,為了促進林業產業持續發展,就需要全面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在以往的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經常采取化學藥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殺滅了病蟲害,但是很容易殘留化學藥劑,造成森林、土壤等資源污染,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對此,在實踐中,必須積極地探索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
隨著退耕還林、綠色造林工程的全面實施,我國森林覆蓋面積持續增長,林業產業發展也進入到新階段。在林業建設中,防治病蟲害是十分重要的一項任務,如果病蟲害防治不到位,就會極大地影響到林業持續發展,所以在實踐中必須對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研究。
一、實現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意義
對于林業產業其具備雙重效益,一方面通過培育、開發林業資源,獲取相應的木材、林木產品,以此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另一方面還需要結合林木自然特性,做好保護工作,以此維護良好生態環境。在林業建設中,注重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能有效保護林農經濟效益,增加林農收入,能為社會提供更加充足的木材資源,有助于經濟建設。在以往的林業病蟲害防治中,過于使用化肥、化學藥劑,導致病蟲的抵抗能力、適應能力會逐步提高,很難從根源上抑制病蟲害危害,同時化學藥劑中本身具有大量化學有害物,在大量使用化學藥劑中會導致有害物隨著林木進入到土壤、河流中,造成了土地、水資源破壞。應用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技術,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降低對林業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同時還可以更好地發揮出林業在維持生態環境平衡、減少水土流失、凈化自然空氣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采取無公害防治技術十分重要。
二、林業病蟲害產生的原因
在實際中,為了更好地治理林業病蟲害,就需要充分了解到林業病蟲害的產生原因。在林業建設中,病蟲害的種類有很多,同時很多病蟲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繁衍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病蟲害防治效果。
從人為角度看,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我國每年會消耗大量的木材資源,這也使得很多天然林被砍伐,雖然近些年我國對于生態環境保護重視力度逐步提高,為了減少天然林損失制定了一系列鼓勵造林措施,人工林面積逐步擴大,但是人工林存在種類單一、自我修復能力弱、抵抗病蟲害能力差的情況,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擾。
從林業管理模式看,在病蟲害防治中是需要構建完善的防治系統,并落實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原則,以此獲得好的病蟲害防治效果。但是從當前林業管理部門實際情況看,在病蟲害防治中,更加偏向于出現病蟲害以后的治理,對于前期的病蟲害監測、防護不到位,導致有的病蟲害沒有及時預防,錯過了最佳控制時間。同時現有的病蟲害檢測技術還比較落后,對于一些新型病蟲害難以及時檢測出來,這也影響到林業病蟲害防治。
三、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策略
(一)制定病蟲害預防機制
在實際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林業病蟲害防治效果,保證林業健康發展,就需要結合現實情況制定科學、規范的病蟲害預防體系。林業管理部門需要對當地林區環境進行全面調查分析,包括土壤、地形、氣候、水資源等,充分了解當地自然狀況。同時林業管理部門要結合當地林區往年發生的病蟲害情況,分析引起病蟲害的關鍵原因,對癥下藥,健全病蟲害防治體系,強化病蟲害防范。此外,在清除病蟲害以后,林業部門還需要加大對林區的監測力度,如果出現新病蟲害,需要及時對其進行控制。通過健全林區病蟲害預防機制,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病蟲害帶來的損失,有助于林業發展。
(二)生物防治技術
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術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無公害防治技術之一,應用這種技術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林區病蟲害防治效果,還能全面降低林區的病蟲害防治成本,能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在實際中,當地林業部門首先對林區的病蟲害類型進行全面檢測,然后根據林區情況,引入病蟲的天敵,通過病蟲天敵來消滅害蟲,降低害蟲對林區的危害。同時在林區病蟲害防治中,還可以利用一些菌類新陳代謝的產物進行病蟲害防治,如真菌、細菌等。通過生物防治,可以在林區構建病蟲害防治屏障,不僅可以豐富林區生物多樣性,還能在極大程度上提高林區的病蟲害抵御能力。
(三)完善營林育林技術
在林業建設中,還應該結合林區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增加樹苗種類,豐富林區樹木類型,構建多樣化的林區環境。在種植林區樹木時,應該有效檢測樹苗的存活率、病蟲害抵抗力,確保林區樹木能更好地對病蟲害進行抵抗。同時,在種植樹木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類型樹木,進行穿插種植,改變病蟲害帶來大面積損失的情況。同時在種植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到樹木距離,確保所有的樹木都能吸收充足的氧氣、水分,在林區日常管理中,要注重定期對樹木進行修剪,結合樹木生長情況及時補充肥料,并將生長的雜草清除干凈,以此保證林木健康成長。在林區建設中應用科學的育林技術,不僅能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還可以增強林區的經濟效益。
(四)建立病蟲害檢測系統
在以往的林區病蟲害治理中,經常會忽視前期的病蟲隱患檢測,只有當病蟲害徹底爆發以后,才會采用各種手段進行治理,這種防治手段十分滯后,會對林區帶來巨大損失。對此,在實際中,林業部門必須改變這種情況,要樹立預防為先的病蟲害防治觀念,注重前期檢測工作的開展。要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其林區進行定期巡邏,充分掌握林區狀況,發現病蟲害隱患以后,需要及時上報,并對其影響范圍、引發原因等進行分析,制定科學的方案進行預防。同時工作人員還需要定期做好自然環境監測工作,為病蟲害預防提供依據,如果出現區域氣候、水源等環境改變,要及時上報并及時隔離出現變化的林區,降低病蟲害對林區造成的破壞。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做好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踐中,必須充分了解病蟲害發生原因,并結合現實情況,靈活運用各種無公害防治手段,有效控制林業病蟲害的傳播、蔓延,保持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學光.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J].種子科技,2019(8):128.
[2]陳良.淺談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8(19):116.
[3]栗永紅.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措施[J].吉林農業,2019(3):101.
[4]于弘遠.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措施研究[J].綠色科技,2018(15):245-246.
[5]陳恩山.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對策[J].廣東蠶業,2018(7):8.